
圆桌记
记得1973年,春节快到了,晚上躺在知青点的床上想:自己会做蜂箱,那么做衣箱更不在话下,何不利用浏阳的好杉木,做一对衣箱运回长沙?继而一想,长沙时兴独腿圆桌,何不再做几张圆桌,拆散放进衣箱,运到长沙拼装后卖钱,以发展自己计划多日的养蜂事业?
选好材料,精心打了两只大衣箱,然后开始做圆桌。
没有车具,刨子难以将独腿出成圆圆的花瓶状,只能成六角型,三只弯曲的趴脚配上六角型独腿,倒是别具风格。我将桌面拼好刨得溜平,打上砂纸,再将其拆散装进大衣箱,两只箱装了三张圆桌的散件。
回家后,我连夜将圆桌拼装好,第二天一早即背了一张摆在了黄兴路上。不久人群围了上来,有的说做得好富实,有的说是真材实料。此时有一人摸着桌子问价。我开价一十八元,此人二话不说,付了钱扛起就走。
高兴地从家中背出第二张桌子,吸引了一个工人模样的人,谈好价十八元,结果此人翻遍身上口袋,只搜出十五元,怏怏欲走。我想此人也许急着结婚,何不成全他?“十五元拿去吧!”我慷慨地说。那人显出惊喜的神色。
两张桌子卖得十分顺利。我兴奋地背着第三张出去,正端端正正摆在大路边时,过来一位带红袖章的人:“好啊!大白天在这里搞投机倒把!”我连忙回答:“我一个知青,自己在乡下做的桌子。”
“怎么,知青就能搞投机倒把?居然还摆在这正街上,你还有不有王法!”那人说着要搬圆桌。
“我这是犯的哪门子王法!一年到头,口袋布粘布,自己好不容易做了张桌子卖,这也算投机倒把?”我理直气壮地回答。
“你这是搞资本主义的投机倒把。”此人将大帽子越戴越高。
我使劲护主圆桌,不让他搬走。僵持中,有旁人插话:“你家里或你的亲戚朋友难道就没有当知青的,你这人做事何必这么认真?”
真是一句中的,那人慢慢将搬着桌子的手松开,一挥手:“你莫摆在这里,让我过不得门。”
我将桌子背回家,再无心去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