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来自明清古寨的高椅的知青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会同知青 → 清港古镇(二)

湖南知青网历年论坛链接: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您是本帖的第 75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清港古镇(二)
乡里二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农民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753
积分:11698
注册:2006年3月19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乡里二姐

发贴心情
清港古镇(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街中间的水井 — 芦花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井水水位远远高于芦江水位。什么原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沿街的家家户户都是木质门楣、木质花窗,配上红灯笼、木质路灯、吊挂的花盆。
这种外装饰造价不高,但自然、生气勃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棕编织的花钵,很有意思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红灯笼、古色吊灯、吊挂的盆花。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代音乐茶座的门楣上飘着古代招牌---茶幡。
靖港街上许多店铺的招牌、广告都是如此。古今结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家旅店挂的这块招牌是媒体广告的热点,也许是色彩显目,在许多摄影栏目都能看到它的照片。它的确是小镇诸多招牌中的别具一格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用三种文字标明的木质指路牌。古朴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6 10:52:38
乡里二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农民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753
积分:11698
注册:2006年3月19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乡里二姐

发贴心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宁乡会馆。建于1861年。
  
    宁乡会馆又名八元堂、八音堂,坐落在靖港古镇保健街上,为晚清建筑,木质结构,灰瓦青砖。
    收费15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会馆内古戏楼(下载照片)。
    “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唱大江东去,九天烟雾,好凭管弦吹开”对联也是对当年戏楼的写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曾国藩靖港水战遗址。建设中。
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初九太平军占领靖港,四月初二石贞祥率部征湘军大败曾国藩水师于靖港,曾国藩在靖港对岸铜官两次投江,被人救上,湘军水师彭玉麟、陆师塔齐布等合力攻击太平军,四月初八太平军自靖港退守岳州。史称靖港是曾国藩人生的转折点。
曾文正公一生的作为、他留下的文字是一座挖之不尽的‘中国文化’仓库。希望规划中的《曾国藩文化园》不负我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
文革藏品展览馆。
      
票价15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对面的宣传牌 (两张照片拼接成全景)。
     从靖港旅游平面图上看,这块宣传牌似乎遮挡了‘临河戏台’。
  
   民俗馆恐龙馆的广告贴在门上,开着的小门正好被摄入镜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陶承故居。 
陶承(1893—1986)在丈夫欧阳梅生和长子欧阳立安为革命牺牲后,继续把两个孩子送去参加革命。小儿子欧阳稚鹤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名副其实的“革命母亲”。
       中学时,读过她写的《我的一家》,很朴实的一本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毛主席手迹展览馆 
       据说在手迹展览馆,可以看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贺龙彭德怀等领导人的真迹,真的吗?
  
    ‘手迹’、‘故居’、  ‘恐龙’ 在一起,三处一共 收费20元, 为什么在靖港古镇设恐龙博物馆?奇怪。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难忘当初眷恋时,焚香叩拜化龙池。附庸倭寇亡家国,魂到黄泉恨悔迟。”
   据说 挂在墙上的这首诗是与汪精卫生死相恋的近代名妓陈丽娟得知汪沦为汉奸后写下的绝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宏泰坊。
    建于清雍正十年(1733年),是长沙最后一家清代妓院,其建筑保留至今已200多年
。网上看到了许多修复前的照片,规模的确可观,现已将其修复、改建成一座青楼历史文化博物馆。收费15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观音庙,据说建于雍正戊申年(1728年)。我现在看到庙内的观世音坐像金碧辉煌,似乎是近年修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杨泗庙建于清雍正七年(1730年)。2003年在其基础上增建一座新殿,正中供奉观世音关帝爷和杨泗将军三身佛,佛像左右为陶制二十四尊诸天菩萨。
南宋农民起义首领杨么(杨泗)实行“等贵贱,均贫富”的主张,受到人们尊敬,网上查到,其庙遍及洞庭湖滨各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保粮街看连在一起的两座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杨泗庙前、芦江岸边的复兴塔。建于雍正年间。
复兴塔还是杨泗塔?(塔边的说明牌上标的复兴塔,但许多史料说是杨泗塔)。原塔文革中被毁,现在的塔是1986年修复的。
塔似乎有点倾斜?呵呵,如果不倒,若干年以后就是闻名于世的‘靖港斜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庙、塔、民房亲密的比邻而居。
写着‘阿弥陀佛’‘有求必应’的香炉窝在中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望江楼鞋厂旧址
  
  望江楼鞋厂的前身是 1938年一私人老板开的 “新美丽鞋厂”。直到80年代,望江楼生产的布鞋因外观秀美大方,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欧式风韵,并且穿起来感觉松紧适度,而销往香港、英、法、美等地区和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可惜的是,昔日辉煌的鞋厂已经被改革掉了。现在此处改做望江楼宾馆,非常漂亮的苏式建筑,还可以开发做别的用吗?
“湖南望江楼鞋厂”的牌匾由前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题写。
  王首道,浏阳人。1930年代任中共湖南省省委委员,和其妻王绍坤姐妹一道在靖港中共湖南省委工作。1930年11月,王绍坤姐妹在靖港被捕,17天后被杀害于浏阳门外识字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谁能对出这‘不知何人所撰几十年未得对句’的下联?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6 11:11:00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