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7时准时出发赶到月亮湾拍摄,深秋美丽的月亮湾少了油菜花的陪伴失色不少。
今日婺源的天气绝对是对得起我们的,一早太阳知道我们需要它,又带着它那始终如一的笑脸带给我们同样需要的温暖和阳光,这几天听说长沙的天气不好,到婺源当心的就是天气,没有阳光拍不好片子,能碰到这么好的天气是我们的幸运啊!
拍过月亮湾来到李坑,哈哈!是我家的那个坑嘞!
在那里有山有水的地方都叫“坑”,村人多姓李,则叫李坑。
来倒这个在旅游书上、网络上、电视上已久闻大名的婺源的著名景点,熟悉的皖南民居,小桥流水人家,一袭溪水蜿蜒穿村而过,溪边两岸见证千年历史变迁的石板路、溪水上古朴的石拱桥、街两边鳞次比的店铺、川流不息的游人,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除了以往的古朴也增添了些许的现代商业气息!
入村的石板路在申明亭前一分两半,确切的说是一大半直穿申明亭而过,而那可怜的一小半则绕过申明亭拌溪坎边而行。申明亭是村里的公共活动场所,每月初一、十五村民在此举行集会。而那在申明亭前一分为二的石板路窄的那边是给没有裹脚的女人过的,宽阔的、穿亭而过的是给男人们及其路人过的,而今天我这个大脚的女人从申明亭中昂首阔步走过时不免为那旧时女人而悲哀,也庆幸我们今天作为女人的幸福,所以我多么希望女人们都能珍惜今天的幸福,还是守住我们那些应该守住的优良传统吧!
李坑的建筑沿溪两侧而建,溪水上每隔几十百把米就有或石桥、或木桥临架其上,民居或店铺一层层,显得很有层次,据说是有礼让三分的意思,进门的台阶也是一步,是生意人有一本万利的理念。看!在李坑好多人在卖这种用樟木锯成的片,放在衣箱里、橱柜里不长虫子,其实在那里没有哩?樟树可是我们长沙的市树嘞!
还是李坑人会做生意,难怪才有他们的先祖给他们留下这千年古村供我们今天游览。
汪口---真的有一汪清澈的江水沿村潺潺流过,大白鹅、花水鸭在浅浅的江边游弋,真正是红掌拨清波耶!江面比较宽,有年轻的媳妇在江水里洗物件,我问她这条江的名字---她说叫汪口,我说村庄叫汪口,江也叫汪口吗?她笑笑不知怎么回答。沿江边的人家都有亲水码头,石板垒成的,石板磨得光光的,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里的水运相当的发达,这里在历史上是个相当发达的古镇。上得码头来,便又是一条米吧宽的石板路,一条街到头,两边高宅深院,每走三五十步左边便会有一条条幽深的小巷。而右边就是通向江边的石阶码头。汪口两河交汇处的俞氏宗祠宅院深深,规矩多多,精美的木雕、浓厚的宗族文化,站在祠堂的大院里,我仿佛被一种大家族绵长庄严的气氛笼罩着,沉寖在历史的长河中。
江湾---在做婺源的功课时已经熟悉了这个名字,而来到江湾看到仿古建筑上高挂着大大的红色横幅“欢迎中外游客来江泽民主席的祖籍游览观光!”感到意外,只知道胡锦涛祖籍是徽州的,却不知道江泽民也是徽州人。一条宽阔的仿古大街,我不知道是来看今天的江湾还是看历史的江湾,只有广场上的一座戏台吸引了我的目光:精美的雕刻、古朴的梁柱,飞檐翘角---凭我在建筑学院滚打几十年,怎么看它也是一座古戏台呀!怎么会在这个新建成的广场上安家落户呢?叫住一个挂胸牌的像是工作人员的年轻人解惑,他说戏台是老东西,原来在祠堂里,现在祠堂在翻修,戏台在里面不合适,就把它迁到了广场上,我不明白戏台在祠堂里几百年,现在怎么就不合适了哩?
从广场的右边我独自一人沿山边的小路进入民居内的小巷,在一个挂着可游览的牌子的门口想拍照,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欧在向我招手,我纳闷?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把我让进了她的老宅。老宅面积很小,破破烂烂,屋里的摆设也很零乱,老人指着厅堂和天井的槅门,上下拉动着合页门,笑着告诉我像这样的装置很少见吧?我点点头,老人又回过身,指着小方桌上的一首饰盒说:“这是我陪嫁的!”接着又指着旁边的一个更破烂的洗脸架告诉我这也是她的陪嫁,其实他的这个洗脸架比我婆婆家的那个还破哩!老人和我叨叨着,有些方言听不懂,我只是一个劲的笑着点点头。接着我问她:和江泽民是否有亲?她说:是本家。指着墙上挂照片的镜框里的照片,告诉我她
李坑图片
1 村口的牌坊、路亭、文昌阁。
2 溪水穿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