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老屋的日子
从塘蕂往白屋走,人称杨梅冲,而曾家老屋就处在中腰,大门口的门边上贴着一副对联:座西朝东,身在杨梅冲,下联是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或许更本就没有下联。
海忠青年组是全公社第一个分家的知青组。李家兄弟去了立山,小马去了塘蕂,猴子去了苗圃,我们兄妹谢家兄弟王德培戴祖安就留在了包山队。不久大队部房子有他用,我们又集体搬到了曾家老屋。
老屋有些岁月了,高高的堂屋黑黑的土砖墙,进门有一眼天井,中间植着一些香蒲草。天井两侧的屋檐下,各放着一部风车,蓑衣斗笠犁耙锄,农具十分齐全,看就知道这大屋里住着老把式。北屋里住着王姓人家,两口子有一个养女,屋里收拾得很干净,男人队上人称祥老子,话语不多,总是笑眯眯的,他婆娘姓李,很能干(家务事),无子嗣,过继了亲戚家的女孩叫红菊子,长得应该算漂亮的。他家还住着一个外乡人-刘泥水,这个冲里就这一个泥水匠,有点手艺,赚得一点活钱,大概也就贴补到王家了——这在山里很正常,女人不风流她就不是好女人了:没人喜欢的。南屋里住着寿老子一家,曾姓,宪字辈的,在这一带算得上长辈了,叫叔公的很多。我们去时他有一子一女,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还把最小的儿子过继给了祥老子——肥水不流外人田,寿老子管祥老子婆娘叫表姐呢。寿老子婆娘姓李,长得不错,而且还是从宝山嫁过来的——塅里人嫁到山里,鲜见啊。那婆娘很老实的,就是做事太慢了,一天忙到晚的,还不如她表姐收拾得利落。老屋的上首有一个院落,看上去还比较新,要算得上这冲里的殷实户了,男人也姓曾,辈分小一点,管寿老子叫叔,是个兽医,有两个儿子,小的是残疾,女人话不多,也是塅里嫁来的,老实,为数不多的没有绯闻的女人。
堂屋是属于寿老子的,有一个大石磨,竹竿上挂着烟叶,应该是够一年烧的,桌椅板凳扫把撮箕一应俱全,有些东西遭了浩劫,这是后话。
山里的男人喜欢在天井边洗澡,也不管旁边有人没人男人还是女人,有一次收工晚了一点,进门的时候已经点灯了,我和王德培从天井边走过,寿老子喊了一声“小王”,培姐随口应了一声,顺着声音看过去“妈呀”一声尖叫,原来寿老子赤条条地在冲凉呢。打那以后,天黑经过天井总要留意一下有没有人洗澡,“那老头痞里痞气的”培姐说。其实真怪不得人家,就是这生活习惯,没上过生理卫生课,就权当是补课好了。时间长了也就不以为然,你就装着没看见就是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