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马赛跑”会是怎样
最近一次教育论坛上,人民大学附中的一位副校长语出惊人,他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比作 “马”和“牛”,称中国的教育 体 制 是 逼 着“牛”“马”赛跑。此言一出,引发众人关注。
目前在我国,学生成才的途径依旧单一。而这条道路上的 “通行证”,就是各科考试综合成绩得高分。家长为了让孩子成为“骏马”,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成本。但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马”的潜质。有的学生具备其中某一两项特长,但在学科考试中并不能体现出来,于是他们便成了“牛”,在升学选拔中处处失利。
不科学、不合理的比赛,让“牛马”赛跑,以“马”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牛”和“马”,当“牛们”努力向“马”看齐,最终就会舍弃了自己力量上的优势,而只追求速度上的提高;结果往往是“骏马”没有当成,连“牛”也做不成了。
杨福家院士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名美国中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凭他的成绩可以进入哈佛大学,然而他最终却选择了一所烹饪学院学习厨艺。原因很简单,这所烹饪学院产生过许多世界级烹饪大师,该学生父母也非常尊重孩子的意愿。当“牛”有着充分的发展空间和适合他们的评价标准时,他们的潜力才会爆发出来。
只有让 “骏马”和“壮牛”都能获得尊严,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摘自 12月 4日《解放日报》作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