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玩家”王世襄
他斗蛐蛐养鸽子皆能玩出文化,曾被故宫开除却称“因祸得福”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28日9时25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依王世襄本人生前愿望,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家中不设灵堂。追思会于12月4日在京举行。这也是继谢稚柳、王己千、刘九庵、史树青、启功等老一辈文物鉴定权威谢世后,中国文史界陨落的又一颗“星辰”。
一把古琴拍出天价
1914年生于书香门第的王世襄今年已95岁高龄。记者昨日采访与王世襄有多年交往的京城佛教文化音乐制作人李劲风获悉,王世襄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已有一年多,今年5月又曾跌倒一次,此后一直处于半植物人状态。此时谢世,亦是解脱。
人称“中国第一玩家”的王世襄也玩藏古琴。昨日最早向记者透露他去世消息的,便是与他因琴结缘的南京古琴名家陶艺。2002年,陶艺曾赴京城,为其外公的唱片《刘少椿古琴艺术》请王老题字。王老欣然应允。
2003年,王世襄袁荃猷夫妇收藏的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在嘉德拍卖会上以891万元拍出,创造了中国古琴拍卖世界纪录。
据陶艺介绍,袁荃猷原为王世襄在燕京大学执教时的学生,两人属于师生恋。袁荃猷善抚古琴,14岁即师从汪孟舒先生学琴,造诣极高,后又经古琴国手管平先生亲授,琴艺精到。袁荃猷弹琴,王世襄则为其服务,自称“琴奴”,对妻子的深情可见一斑。
“雕虫小技”玩成大雅
先生的晚年,眼力不济。李劲风因此帮他做了一些书的校对,包括《明代家具珍赏》修订版、《锦灰不成堆》回忆录等。而此前,他的专著不下四十本,涵盖中国书画、中国音乐、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各方面,内容之庞杂浩大,令人惊叹。
更让人感叹的是,他玩的很多都属于旁门偏道,却又把这些属于民俗范围的“玩意”玩出了大名堂。十多岁时他就开始养鸽,然后开始养蛐蛐。有一个少年时的段子他后来常挂在嘴边:“一连数周英文作文,我篇篇言鸽。教师怒而掷还作业,叱曰:‘汝今后如不改换题目,不论写得好坏,一律P(即poor)!’”但这种爱鸽研鸽的爱好,他竟延续了一辈子,最后著成了《北京鸽哨》、《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等鸽书。2005年,他把自己这两本鸽书转呈温家宝总理,温总理看到书后,很快亲手给他写了回信。晚年的王世襄曾自嘲:“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不过别人的评价可不同。黄苗子先生说他“玩物成家”,启功先生说他“研物立志”。他把架鹰走狗斗蛐蛐这些“游手好闲”的东西加以描述和总结,使之升格,一变而成为了文化。而他玩得最精的当属明式家具。曾出版《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髹饰录解说》等大部头著作,成为国内外专家和爱好者研究古典家具的经典。据李劲风介绍,王老一生收藏的79件明式家具,全部以半卖半送的方式将其送进了上海博物馆,“上博外厅的那批家具都是他的收藏”。
曾被故宫开除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世襄曾参加文物清理损失委员会,代表国家追还抗战时期被劫夺的文物2000余件,其中不乏国宝。这件事情,也是他一生引以为傲的事。
但1952年国家各机关开展大规模的反贪污、反盗窃、反浪费运动,由于他有追还大量国宝的特殊经历,被关押了十多个月。他是这样自述这段经历的:“审查结果,没有贪污盗窃问题,释放回家。但同时接到文物局、故宫博物院通知,我被解雇,开除公职,令去劳动局登记,自谋出路。这岂不是把追还大量国宝,认为是严重罪行,否则怎会如此处理!就这样我在家养病一年后,勉强地接受民族音乐研究所李元庆、杨荫浏所长要我参加工作的邀请。失去了视为第二生命的文物工作,离开了曾以终身相许的故宫博物院。”
不过到了晚年,王世襄觉得他当年无奈之中离开故宫,实在是因祸得福。用王世襄自己的话来说,他本来就喜欢小文物,释放回来后,他反而买得更多了。
大概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后来成为“老运动员”的王世襄有了应对的经验。1966年,“文革”的风暴席卷之初,王世襄耳闻目睹京城红卫兵“破四旧”的“壮举”,已经预感到家里多年精心收藏的明式家具、佛像、铜器、鸽哨、古籍善本和自己的手稿,都会遭到灭顶之灾。于是他主动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来抄家。这种明智的选择使他的珍品躲过了一劫,并在日后又重新收回了绝大多数的心爱之物。
1969年,已经55岁的王世襄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 ”干校参加“劳动改造”。不过,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不仅没有压垮他,反而使困扰他近20年的肺病不治而痊愈。百家讲坛主讲人、收藏家马未都在11月 29日发表的博文里怀念与王先生相识与交往的情况,并回忆说:“王世襄先生昨日作古,次日火化升天,使我们后辈未能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夜深人静,我满脑子全是王老健步如飞,神采奕奕的影像,实在不能接受他远行这一事实。”
本报记者 冯秋红(转自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