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让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创出一条DV通道,这就是湖南知青的公共频道。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 【公共读吧】 《语文随想录》【知青公共频道】

您是本帖的第 55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公共读吧】 《语文随想录》【知青公共频道】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7247
积分:264510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访问友情周末的主页

发贴心情
【公共读吧】 《语文随想录》【知青公共频道】

语文随想录

http://bbs.yuwenonline.com/dispbbs.asp?boardid=10&Id=32708

★从“习惯说”想到的--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语文,和数学、物理等等,究竟差异在何处?为什么语文很难形成向这些学科那样完整的“体系”?

--“习惯”说倒是给我一个思考的方向,是不是可以这样看:数学以训练思维为主,掌握方法是其主要的目标;物理化学等以掌握知识为主,学会知识为其主要目标;而语文,主要养成习惯为主,习惯的养成与否为其主要目标。

--“知识”可以系统传授;“方法”可以系统训练;而“习惯”的养成,很难“系统”,它是要靠点点滴滴的积累、巩固的。

★语文考试中的测不准现象

为什么要把“成绩”和“学好语文”对立起来呢?
我感到这里有有一个误区存在:似乎追求语文成绩就一定要牺牲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其实,有了扎实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考试成绩会差到哪里去呢?现实是:某个或某几个教师认为“语文素养和能力”好的,未必在考试中有上佳表现,相反,被我们语文教师感到不怎么样的,却有好的表现。
这一现象怎么解释呢?

--这一现象确实存在。我们都知道:数理化教师往往能够比较准确的估计出学生考试的成绩,而语文教师却常常处于“测不准”的状态。
--我们往往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之于“阅卷”特别是“作文的阅卷”。但这种指责,在多大程度上是准确的呢?是不是有道理呢?

★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红楼梦》为例

我想,至少说明这样几个问题:

1、“王熙凤的语文”和“林黛玉的语文”有联系,也有差异。

2、在治理贾府这个“社会实践”中,“林黛玉的语文”基本上不管用,但在调节人际关系、满足贾府公子哥儿等的精神生活方面,她又是大有用处的。在丰富贾府的精神生活方面,“王熙凤的语文”基本没有用,但要管好贾府,离开她还真不行。

3、“语文”的形式,不仅仅是书面语言,还包括口头语言。王熙凤基本不识字但口才极佳,因此“王熙凤的语文”更多地富有口头色彩。可见,语文不等于书面语。我们在研究“社会需要的语文”时,也不应只局限于书面语。“王熙凤的语文”自然也不是“文学”,所以,“社会需要的语文”也不应该仅仅只盯着“文学”。

4、整个贾府,除了“王熙凤的语文”和“林黛玉的语文”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语文呢?例如贾府上下日常交流时都说些什么、用什么“工具”来实现的呢?--这至少说明,“王熙凤的语文”和“林黛玉的语文”还不能包括语文的全部。

语文学科的承载内容的一个笔记

从理论上讲,任何“基础学科”都可以承担很多内容--包括价值观、知识点、操作技巧等等--但是,每一门“基础学科”在承担这些内容时。都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视角、特有的形式和符合学科特点的方法。

语文过去被“政治”“篡位”,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对“基础学科承载多项内容”规律认识不足所造成的。由于“语文”课程内容和历史渊源,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规律、还不懂得如何利用好这一规律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相反,我们常常在自觉不自觉中充当了“篡位者”帮凶,从而使“语文”至今争议不断。

课文的作用

课文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是学习的对象呢,还是学习的例子?
--包括一些语文老师在内总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有哪些可以讲的。须知:这恰恰是没有办法回答的。因为所谓“课文”,在作家写作之时,并没有当“课文”来写,因而,一篇课文就像一张语文知识技能的“全息”照,当我们拿来当作课文时,可以这样说:从任何一个角度切入都不会有大错。但也恰恰如此,反而变得无从下手。
按照“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的观点,现行的教材,每篇文章都是被组合进一定的单元里的。从整体教学来讲,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重点(当然现在这方面的还够完善,这另当别论)。每一篇被组合进“单元”的课文,都有实现“单元”目标的特定功能。现在,你孤零零地提出这篇文章,并且把这篇课文本身作为学习的对象,又怎么能讲得清楚呢?
--而这,恰恰是我们许多人(包括一些语文教师)不理解的。

常有人问:怎样“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的看法--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
1、“阅读水平”不是可以“快速提高”的。
2、你所说的“阅读水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究竟怎么算“高”和“不高”?不清楚,又怎么说的清楚呢?
3、你所说的“学生”究竟是什么情况?他们的年龄层次、学段、兴趣爱好都不明晰,即使想提供一些“办法”,又怎了说得清呢?

--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可以几个建议:
1、“怎样快速提高阅读水平”--首先让学生读起来最重要。在操作上要确保每天不少于1000字。
2、“怎样快速提高阅读水平”--让孩子保持持续地阅读兴趣最重要。在操作上要多观察、少规定,善诱导、不强迫。
3、“怎样快速提高阅读水平”--不要太早灌输“主旨”呀、“段意”呀这些似是而非的所谓“阅读技巧”,而是扎扎实实的让他们记诵尽可能多地语言素材。

--说到底,一句话:马上读起来!

关于“语文的科学体系”的一点笔记

在我看来,语文课程教材的体系,和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一个“线性”的体系。
我们不管教哪一个年级,都有一个体会:数理化,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从“零”开始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是从“不懂”开始的。语文,却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从“似懂非懂”开始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开始语文学习时,不是“从零开始”的。这一现象,一直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因此,我们一直试图构造一个类似“数理化”一样的“语文科学体系”,但迄今为止,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文章的“魅力”来自何方?

一篇文章要有魅力,至少应该有这么几个要素:
第一,有一个明确主旨,也就是通过这篇文章所要达到效果是什么?这里不仅仅是内容,还包括类似情感等等的目的。
第二,有明确的对象,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写给谁看的?怎样才能唤起他的共鸣?
第三,选择最能实现目标和打动读者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
第四,精心编排这些材料,形成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表达方式。
第五,选择最恰当的表达语言。

--人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循规蹈矩”的一步一步的“构思”“动笔”等等,但这些步骤实际上早已内化在他的胸中。

“有定法”和“无定法”的辩证关系

“有定法”和“无定法”之间,也不是那么“界限分明”的。
我曾经有过一个观点,“世界上没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不管是优质的还是劣质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教材、教师、学生等诸要素,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呈现不同的样式。但这决不意味着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没有意义了,而是应该在“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以及“如何认识和应用研究成果”上有新的思路。
这一思路,在我看来,不是简单的给出评价、进行模仿,而是要具体并充分认识形成某一次“成功”或“失败”的环境要素、主体行为、预期目标、偶然因素等,从中梳理出规律--这些“规律”才是真正的“定法”。
在应用这些“定法”于新的教学实践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分析所面临的教学对象的基础上,从“适用范围和边界条件”的研究入手,创造性的应用,并对原来的“定法”作出补充,使其日臻完善。
--我以为,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这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有定法和无定法的辩证关系”。

关于“议论文”的一点遐想……

传统意义上“议论”为基本功能的“议论文”可以进一步分为:
1、论证文:为了说服读者接受自己观点,严格运用多种逻辑方法(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辩证逻辑等)对所阐明的观点进行证明的方式所撰写的文章。
2、阐明文:为了表述自己某一见解、某一感想、某一情怀,运用直接阐述而略于证明的方式撰写的文章。
3、讽喻文:出于特定环境或特定表达内容的需要,运用艺术化手段(包括讽喻、借题发挥等)阐述对社会、人生的某一看法的文章。

--如果这个认识没有大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讨论:
1、任何“议论文”都应该注重“逻辑证明”(注意:这里不仅仅是指形式逻辑,下同),否则就不成其为“议论文”;但在实际行文中则可以表现为“显性化”和“隐性化”两种处理方式。
2、“显性化”处理方式,要求作者行文时,应基于严密内在“逻辑证明”基础上的完整准确的表达文章的逻辑脉络;“隐性化”的处理方式,则允许作者在基于“逻辑证明”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阐述观点。
3、对于“以说服别人接受自己观点为唯一目”的“论证文”,“显性化”的逻辑证明才是必要的;而对于“阐明文”和“讽喻文”则未必。
4、西方文章传统侧重于“论证文”,而中国文章传统偏重于“阐明文”和“讽喻文”。如果我们放在一个比较大的历史范畴来考察,这两种传统各有利弊,我们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事实上,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进程,这两种传统正在走向融合。
5、值得研究的是:对于具体的作者而言,选择何种方式撰写“议论文”他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更有助于表达的需要。
6、按照“两种阅读和写作”的语文教学观,我们在进行“为有效率地交流的阅读和写作”研究和教学时,应该强调“论证文”的教学--也就是不仅要告诉学生们怎样进行有效率地思考,更要注意教学学生怎样有效的把这种隐性的思考显性化,怎样更简洁、更准确、更严密的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以理服人”。
7、按照“两种阅读和写作”的语文教学观。我们在进行“为学会鉴赏和艺术表达的阅读和写作”时,则不仅应该告诉学生怎么思考,而且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怎样更明确表达自己看法以引起注意和同情。

“唤醒”学生的“议论本能”

议论文,这种划分是很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

我们首先应该把握究竟要通过所谓的“议论文”教学,想从哪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或者叫语文素养),才有可能讨论教什么和怎么教!“知识”还是“能力”入手,并不是主要的!按照新的“知识观”,这本来就是一体的。

对于一个学生来讲,“议论”或许是比“叙述”更早学会的!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本能”。小孩子就会“议论”!甚至于比他们学会“描述”更早!有效的“议论文”教学,当以“唤醒”学生的“议论本能”开始!

说明文怎样教学才有趣?

--应该重视挖掘说明文内容自身对学生的魅力!
--应该重视挖掘说明文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结的“实用美”!
--应该重视让孩子们在对客观事物准确描摹和解释的实践中体验语言表述的成功!

关于“现代文分析”为什么“难”?

在老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代文分析难”的印象,往往和考试、考试时的“标准答案”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除非你是命题者或者事先得到了“标准答案”,否则,如果“答案”和“标准答案”一致才怪呢。更何况:这些“标准答案”至多只能是命题者们的一家之言,未必就一定是正确的。所以,“现代文分析”的题目,就存在着“测不准”的问题,因此,大家都说难。这个问题,不是靠哪一个人、靠某一两种“方法”“秘诀”就能解决的。

在我看来,“现代文分析”考试的实质,应该是考察学生能否“迅速地根据所提出的任务的需要,从指定的文本中发现、筛选有用的信息,来完成指定的任务”,因此,抓住这根主线,以不变应万变。不要拘泥于某一两次考试时和“标准答案”的“完全一致”,注重于平时大量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在现代文教学、课外阅读训练时,经常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所创设的情境,分析给出的任务,依据这些对“文本”进行阅读、梳理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问题自然会缓解的。

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一位有志于成为语文教师的网友问:什么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我的回答是——
我以为,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有:
1、较强的语言敏感性:同样读书看报,能比较敏锐的发现其中在文字应用和句子表达方面的问题。
2、比较好的记忆力:我曾经提到过“学好语文的四条标准”,其中相当一部分和“积累”有关,因此,教师本身应在这方面有所特长。
3、比较强的好奇心:这是语文作为“百科之首”的地位所决定的。课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不保持这样的“好奇”,是很难得心应手的。
4、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毋庸多言的。只是,这种“阅读”应该(特别是初为语文教师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定量的指标,并且要确保达到。我在“初为语文教师”时就曾给自己定过一个“五千、五百、二百五”的指标(即每天读不少于5000字,做笔记不少于500字,写随笔感想不少于250字),坚持了几年,收获不少。
5、随时写些什么的习惯:这个习惯对语文教师的意义,也是毋庸多言的。

——以上这些只是我自己当了多年“语文教师”后的一些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与某网友谈教育科研及论文的写法

任何“好论文”,首先应该建筑在研究上,没有经历这一“难”,是很写不出来的。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三个方面:
1、观察、梳理、积累——根据你所确定的研究方向,继续观察相关对象,搜集有关证据。
2、读书、请教、学习——根据你所确定的研究方向,阅读和请教,寻觅前人研究成果。
3、思考、尝试、验证——在上述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开展尝试,验证初步结论。
以上三个方面,应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课题研究”。
上述这个“反复循环”的过程,每一轮都应该做一些“小结”,留下一些痕迹。经过了若干轮后,当你感到你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有令人满意的结果时,你就可以动手写“论文”了。
由于有这许多翔实的“研究”垫底,“好的论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

——应该说,这只是形式上的“研究”,确实很重要。从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来说,还应该注意:1、保持对已经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关注度”,时时观察、思考;2、保持对自己所研究方向的“敏感”,时时搜集相关的信息、前人的成果等;3、保持书写记录的习惯,注意及时记下思维的火花。
——除此以外,从“内容”上的“研究”来讲,此时,作为研究者,应该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一个初步的、或许是朦胧的看法——不妨称之为“初步观点”。因此,在研究中还应该注意:1、不仅搜集和发现与自己的“初步观点”相一致的“正例”,更要注意搜集和发现“反例”(即和自己“初步观点”不一致的例证),并尝试给出解释;2、不仅阅读支持自己“初步观点”的文献、资料,也要注意阅读和反对自己“初步观点”的文献、资料;3、同样,经常从不同的视角对自己的“初步观点”进行喆疑问难,并将这些思考记录下来。
——这个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本身,就为你最后的“好的论文”的诞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如果有了基础,接下去就是“写”。在写之前,还有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很具体,可以说:各人有各人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根据我的经验,这些“各人”的问题,大致可以这样分:
其一,“基础型的问题”。例如:由于写作能力的缺陷,对怎么写一篇“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不清楚,不知从何下手。
其二,“材料筛选的问题”。例如:我有很多有趣的材料,但不知道哪些对于“证明我的论点”有更大的价值。
其三,“构思中的问题”。例如:我究竟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才容易引人注目。
其四,“论证中的问题”。例如:根据我所占有的资料的特点,用怎样“论证方法”才更有说服力。
其五,“行文中的问题”。例如:我运用怎样的“语体”才更恰当。
……
可能还有许多。若要讨论,我觉得还是应该细化才好。
——至于“什么时候动笔”,我的体会是,不管是“平时”还是“假期”,成熟了就写;暂时没有成熟就想。这个东西是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的。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qq:1045480100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1 12:14:54
利拉乖乖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利拉
等级:版主
文章:12248
积分:79391
注册:2007年1月12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利拉乖乖

发贴心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http://www.56.com/p67/v_MTQzNTc2MDg.html QQ群:35084010*http://v.youku.com/v_show/id_ck00XMTgyMzUwNDg=.html zhuguliang QQ邮箱71138270@qq.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2 18:44:19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