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非常流行“裸”字,什么“裸奔”、“裸捐”、“裸体官员”、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裸考”,不一而足。惊叹现在人们的创新能力,如今又整出来个“裸婚”来。查了一下,“裸婚”与“裸体婚纱照”完全不搭界的,指的是在金融危机下,年轻人在没有房子没有汽车、没有钻戒、没有蜜月旅行、没有婚礼、没有婚宴等等条件下就领了结婚证,完成了人生重大变革。
想了想,我们中的许多人当年不正是“裸婚”吗?而且堪称“赤裸裸”。现在年轻人“裸婚”起码还租间房子,可我们当年连房子都没租。俺当年领结婚证时请了半天假,中午吃完饭就直奔办事处,工作人员正在午休,还没上班呢。我们便去逛商店打发时间。那时的商店里人少,商品少,我们兜里的钱更少,看了又看,实在没什么可买的(严格说是可买的起的)。老公过意不去,便主动提出给我买瓶搽脸用的杏仁蜜,价格是2.5元。出了商店门看见有卖红星苹果的,老公又给我买了一书包苹果,由于我背的是军用挎包,只装了1.5元钱的苹果就再也装不下了。领结婚证倒是非常简单,拿出双方的介绍信,一句废话没有,工作人员就给了每人一张和奖状差不多的结婚证,盖上章就算完事了,上面连张照片都没有。电视剧《金婚》里文丽两口子住旅馆没带结婚证遭到了盘问,还是编剧不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是拿上结婚证也无法判断两个人是否真是夫妻。
为了庆祝领结婚证,我们决定改善一下伙食,于是花5毛钱买了5个火烧,花1元钱买了1斤熟猪头肉,在老公的宿舍里大快朵颐一把。然后出门左转弯回到自己住的女单身宿舍,牛郎还是牛郎,织女还是织女。半年后,老公同宿舍的一个人入赘到女方家,另一个人主动搬出去和别人挤着住,我们才有了一间只有我们二人的单身宿舍。同事们帮忙把两人的单人床搬到一起,我下乡时凭插队证明排了半宿队才买到的木箱是嫁妆,这大概就算是结婚了吧。这才是裸婚呢!连瓜子和糖都没有。
我问老公:如果咱们要庆祝结婚纪念日的话,是按领结婚证那天算呢?还是按搬到你的单身宿舍那天算呢?还是按登你家门喊你父母为爸爸妈妈那天算呢?老公说:这三天都算!咱们一年庆祝三次!
对于这样的“裸婚”我从没有感到遗憾,因为我始终认为婚姻的质量与房子、钻戒、婚宴、婚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