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州八景中,它是目前唯一最热闹的景点,它没有从原有的单位独立出去,处在永州三中校内,又没有砌围墙围住,虽然它同华法寺同作为宗教场所,但它比法华寺还不完整。
它雅称为“恩院风荷”,原有碧去庵、碧云池、亭等建筑。现在的碧去庵是2001年迁建池南岸,文革时期它是旧社会的象征,那时候的口号是“破四旧,新四新”,在打倒封建旧习俗的大气候下,它成为“零陵县教育印刷厂”,也就是“永州报社”的前身,专门印制学校作业本,文革结束后“零陵县教育印刷厂 ”搬迁到东门岭,虽属于永州市文物管理所管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文物管理所没有管,由于在三中校内 ,成为三中老年人活动室,它占地东西长21.3米,南北长11.6米庵为19.5米*8.6米,走廊为3米*19.5米,悬山砖木结构,双落水蝴蝶瓦屋面。 正大门上有一牌匾,上书“碧去庵 ” 三字,两边园柱上各有一牌匾,为一对联,东边联书“碧云一脉道来风荷濂溪” ;西边联书“恩院八愚文起山看子厚 ”,均为2004年秋书 。东边联碧云、风荷指仅存的碧去庵、碧云池,濂溪是指周敦颐,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諡号“元公”,字茂叔,号濂溪先生,中国宋代(北宋)大儒,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7位。生于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长于衡州(今衡阳);西边联“恩院”是已毁的“思范堂”建筑,“思范堂”由宋代张栻所建,以祀范纯仁,张栻的知名度不高,但他的父亲为南宋“中兴”贤相张浚,张浚极力主张抗金,而被贬到零陵,现零陵区七层坡菜市场旁有他的旧居,正在维修,不日将开放,张栻是他的长子,张栻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史称“东南三贤”,卒谥宣公,著有《南轩易说》、《孟子说》、《论语解》、《南轩文集》等。八愚是指“八愚诗”,但已失传,即柳宗元笔下的(冉溪)“愚溪”带出了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了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亭,中为愚岛。子厚就是柳宗元(公元773—公元819)。
已毁的“思范堂”又名“报恩院”,是张栻以祀范仲淹次子范纯仁,范纯仁的知名度比张栻还低,但他的父亲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佑四年) 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望亭)人,但他的一篇《岳阳楼记》上了我那时读初中时,初中语文课本,凡是读过《岳阳楼记》的人无人不知晓。“先天这下优而优,后天之下乐而乐”,抒发他自己的胸襟和政治抱负。
现保存完整的是碧云池,碧云池,又称“东湖”。据有关资料,唐刺史李衢曾在此建芙蓉馆。范纯仁谪居永州时,常在这里游览,其后兵燹久废,池南北长43.2米,东西长66米,四角为园孤,占地面积为2800平方米,池深2.1米,中有一13.6*13.6一正方磴,占水面积为185平方米,磴上有亭,名“洗甲亭”,现亭已毁,架石为桥,桥拱为三孔3.3米的单曲拱桥,桥宽2 米,长14.8,南北各有一石桥成对称,南北两岸与池中方磴相连,在池中与方磴呈“中”字形,池中种荷花,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它生于碧波之中,花开于炎夏之时,叶似碧玉盘,茎似绿翠柱,花如出水芙蓉,清香远溢,凌波翠盖,周敦颐的《爱莲说》称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恩院风荷”有一首诗:“ 恩院松竹静,荷塘风月摇,求学当努力,立志在今朝”。 古松垂柳与殿堂亭榭交映成趣,夏日荷香馥郁,诚城中幽胜之处。好一个风摇荷影,幽雅宜人的读书环璄,但现在没有见松和竹,取代的是桂花树和香樟树,池中磴上“洗甲亭”原址是夹竹桃。
当我离开“恩院风荷”时,碧云庵的门已打开,里面三中的老老师正在里面娱乐,球场上的学生们正在锻练,游人在碧云池周围及池中方磴玩耍,碧云庵左边立了一个碑,正面刻有该景的雅称,2003年5月公布为永州市级保护单位,后面刻有该景简介,还有保护范围为碧云池北岸往北为30米,东岸往东45米,西岸往西40米,南岸往南80米,组成一个封闭方形。但目前北岸往北不到30米就新建了一个科技楼,东岸往东不到45米有一座住宅,西岸往西不到40米就是一个教学楼,南岸往南只有几米就是篮球场,我想如果以后将打旅游产业,如该景点恢复,达到那保护范围,这些木已成舟的建筑物如何办?当时规划决策者在审批这些建设项目时,是否考虑有那么一天这个永州八景之一会成为旅游热点?
周敦颐像
风荷院正面(北面)
西面悬山墙垂脊
南边为篮球场
叶似碧玉盘
对联:恩院八愚文起山看子厚;碧云一脉道来风荷濂溪。
碧去池和碧云庵俯视
对称的两池中间南北呈“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