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读“沪平”《永远的不老松》随感:
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的理论寿命应当为120-150岁。当前年过70的人们仍活力充沛,年届80-90岁者并不稀奇,百岁寿星也日渐增多。高龄纪录在不断突破,长寿理想渐成现实,可见百岁愿望也并非虚妄。这也许与人类“生命过程”的某种进化有关,更应得益于物质条件、保健意识、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改善和进步。
当年的知青现在年龄一般为60上下,已过70者并不多见。若按“理论寿命”来计算,老知青们当前大都刚到“中年”,并未“垂垂老矣”。
身心健康是长寿的基础,应当多向沪平推崇的“鲁园”大姐学习,保持心态平和、每日情绪乐观,待人热情友善,于己无所苛求,注重日常保健、有病早治勿拖…… 常对自己说:天命耳顺,刚到中年,来日方长,如日中天。
连古人都说过“丹青不知老之将至”,我们才60来岁的现代人,又何必急于频作“夕阳感慨”或“桑榆之叹”呢?
大家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准备好健康的身体去享受吧!
“学童”一管之见,多谢“沪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