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江永知青是我省下放时间早、延续时间长,知青人数集中、影响较大的一个知青群体。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江永知青 → [原创]凤凰行1


您是本帖的第 32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凤凰行1
白象小子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31
积分:1157
注册:2007年3月21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白象小子

发贴心情
[原创]凤凰行1

        

早晌,我和大队的十几位知青战友一道,去了一趟凤凰。几天时间里,我们被秀美的沱江、古朴的苗寨、幽深厚重的小巷还有那灯红酒绿的夜市深深吸引,在心中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在此,我愿用我拙劣的文笔从记忆中撷起几个章节,与网友们共享。

凤凰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那里的苗寨。说实话,我对苗寨的真实感受是两个字:难、穷。

难,首先是路途遥远,难去。象我们这次去的都岩苗寨,从凤凰出发,先乘车约20分钟,再换乘机帆船在水库青粼粼的湖面上飘上半小时,然后还要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

难,也是指路难行。我们乘坐的船停靠在水库深处两座大山交界处的一条夹缝前。从这里到苗寨,只能靠自己用双脚一步一步攀登。

两山的夹缝中是一条尺余宽的石板路,顺着山势弯弯曲曲地向上延伸着,两旁笔立的石壁几乎要靠在一起。阳光从窄窄的石缝中透进来,看得见光影里飘荡着的丝丝灰尘和水汽。石板路很滑,我们小心翼翼地握着路边的扶手行走。所谓扶手,其实就是在路边每隔一米多宽钉着一根木桩,上边随随便便地捆着一木棍或竹杆,靠上去颤巍巍的,真叫人胆战心惊。

板路仿佛就没有尽头。好些时候,能清晰地听见前山实在是太高了,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让人感到那蜿蜒的石边的人的说话声、笑声,就是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毕竟都是60岁的人了,一个个累得气喘嘘嘘,步履艰难。我们无数次地互相询问:到苗寨还有多远?

上山难下山更难。从苗寨出来,导游带我们从另一条路下山。这条路倒是近一点,但更陡峭。陡得后边的人几乎是踩着前边人的脑袋往下走。更要命的是路两边连简易扶手都没有了,大伙儿只好横起脚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下挪。有的地方实在太滑,大家就手牵手互相搀扶着走过去。我的两条老腿哪禁的住这般折腾,没多久就由酸到麻竟致微微颤抖起来。咬牙下到山底,回首眺望那如同天梯般的山路,真不知都岩苗寨的苗胞们那么多生活物品是怎么运到山上去的。

苗寨之行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那里的贫穷。当我们不辞辛苦,好不容易到达都岩苗寨时,那里的景色却使我大失所望。

寨子里既没有青峰云海,也没有古寺名刹,有的只是一大片清一色用黄色片石砌成的墙和院落。在房与房之间散布着星星点点的旱土,稀稀拉拉地种着些苞谷、辣椒、红薯等。除了无人看管的院子里,几只鸡在悠闲地觅食外,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

我们吃饭的餐厅大概是全寨最好的房子。100个平方的空间里,一头是用矮墙隔出的厨房,另一头是用矮桌拼成的两列餐桌,既没有玻璃转盘也没有桌布。门窗桌椅都是白晃晃的,没做油漆。抬头望,能看到从瓦的缝隙中透进来的缕缕阳光。我留意了一下,整个餐厅里除了一部电话机和一台电风扇外再没有一样能联想到21世纪的东西。

午饭是早已做好了的,只能用简陋来形容,象学校的大食堂一样,饭菜分别盛在几只大脸盆里。味同嚼蜡的菜肴因为出锅时间长了连温度都不高。

最让我惊呀的还是山寨头人的家:一间布满灰尘的屋里摆着一张油漆斑驳年代久远的床和一张同样破旧的桌子。床上挂的蚊帐因烟熏火燎早已变成了黄黑色。坑坑洼洼的泥地上堆着一些梨。除此之外一无所有。真可谓家徒四壁。要不是正对大门的木板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画,上面画着一个门神样的人物。(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苗家人信奉的神)显得这户人家与众不同的话,打死我也不相信这是寨子里最有权势的人的住所。头人家尚且如此,百姓家的状况便可想而知了。

我们都很后悔这趟苗寨行。花了钱,受了累却啥也没看到。导游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开导我们说:“现在最时尚的就是欣赏原汁原味的、原始的风俗民情,越土得掉渣越好。”可我想如果连温饱尚不可得,那再好的风景,再原始的风俗也留不住人的。要不然为什么今天一整天除了餐厅里那个男大厨外,整个寨子里我再也没有见到一个男人呢?可见贫穷难耐啊。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0 23:24:12
p align="center">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
麓山远眺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84
积分:874
注册:2009年5月14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麓山远眺

发贴心情

          白象君凤凰苗寨行,导游说:现在最时尚的就是欣赏原汁

   原味的,原始的风俗民情.越土得掉渣越好.

      站在导游的角度,他也只能这么说.白象君说的好:如果连

   温饱尚不可得,那再好的风景,再原始的民俗也留不住人.

     前年去了凤凰,游览了凤凰古城.古城墙,吊脚楼,印象中是

   一座美丽的小城.白象君描述的苗寨,反映了凤凰的另一面.

   实话实说,实实在在. 我们的国家太大,等待脱贫的地方还很

   多,任重道远.读完白象君的凤凰行,感觉有点压抑,想起一首

   歌的歌词: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

  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0 23:54:12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021
积分:68344
注册:2006年2月16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白象小子,你好,终于在这里看到你发的贴了,我们好高兴,你应该有在知青酒楼那样的精神,要积极活动一些,大家喜欢你,你的文字大家喜欢看,你的质朴和追求,你的努力和上进,总给我们很难忘的印象。

你的文章我在茶座就看到了,正准备给你发短信,看到你贴来了文章,有以后总喜悦的重逢的感觉

写得实在很真实,这是我们中国的真实写照,还有很多地方很穷。

:如果连温饱尚不可得,那再好的风景,再原始的民俗也留不住人.

江永也是这样呀,那里风景也很好,那时我们没有兴趣欣赏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 0:26:05
火土重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66
积分:10226
注册:2009年2月20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火土重生

发贴心情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目前达到脱贫致富的地方还只是沿海和城市周边的一些乡镇,很多山区都还不能脱贫,这也正是我们今后的重任。

  要想让全国所有地方都能达到同一个脱贫致富的标准,那不是几十年能做到的,任重道远啊!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 11:39:45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021
积分:68344
注册:2006年2月16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白象小子这是连载的文章,我们顶置,大家慢慢看,文笔优美,写得实在,观点鲜明,引人入胜

连续的我们贴在后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2 3:40:21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021
积分:68344
注册:2006年2月16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代白象小子贴文

[原创]凤凰行2


凤凰是湘西的一座小县城。小城的整体布局就像个回字:中间的口字是老城,围在它四周的那一圈便是新城了。新城与现时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鳞次栉比的新楼;宽敞平坦的马路;人声鼎沸的市场和五颜六色令人目不暇接的广告------这种景象在今天的中国实在是太稀松平常,它提不起我的兴趣。

但当你走进凤凰老城,迎接你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整个老城的建筑均刻意保留着清末民初的风格:房屋最多两层,全部是清一色的青砖瓦房加带飞檐的黑屋顶。各种几何形状带隔楞的窗户镶嵌在雪白高耸的墙上显得格外素雅、整洁。成排的建筑在天空的村托下,远远望去,活脱脱一幅泼在蓝色绸缎上的水墨写意画!

路两旁的店铺大都很狭小,格局也大同小异,都是在临街的屋檐下挂一块黑底白字或黑底金字的招牌,各色货物就挂在四周的墙上和当街的柜台里。晚上打烊时还沿用旧时拼木板的方式关闭店铺。

老城的路面都是由青石板铺成的,一条条小巷蜿蜒曲折于老城之中。由于少了汽车和摩托车的喧嚣,虽游人如织,仍显得格外安静祥和。

我穿行在老城的青石板路上,夹在两旁高高的青砖院墙中的窄窄的、弯弯曲曲的小巷显得幽静、绵长。头脑里突然冒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真是太美了。

凤凰三杰中熊希龄和沈从文的故居就躲藏在这悠长的、迷宫般的小巷当中。

沈先生的旧居是当地一间很普通的青砖瓦房,坐落在一条悠长小巷的拐角处。推开镶嵌在门楼上的两扇黑漆大门,上几级台阶后往左一拐便是先生的故居了。

故居的中间是堂屋,左右两边都是前后两进的房间,分别是先生父母和先生的卧室。屋里的家具和陈设都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墙上挂着先生及其家人的一些老照片,房间里陈列着先生的手稿、用过的物品以及先生的各种著作。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凡、没有一点特殊之处。我不由得想起昨天去拜竭的先生的陵墓。它位于沱江边的听涛山下,既没有墓也没有冢,连个小土包都没有。在一条上山的小路的中间搁着一块普通的大石头,那便是先生的墓碑,碑下即是先生和夫人张兆和的安息地。要不是刻意寻找,谁也不会注意到这石下的小路里躺着蜚声世界的大文豪。我就是站在石头旁向山民打听沈从文墓在哪里的,墓冢之不起眼可见一斑。

从墓碑上的介绍得知,墓地和墓葬的形式均遵先生遗愿。葬在故乡的山上,每日里倾听沱江轻柔地吟唱,一生唯美的先生连最后的追求也如此华丽。

啊,听涛山,多美的名字!

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的故居在老城的北面,靠近北城门的地方,也在一条小巷的深处。到底曾是民国总理,感觉气派和格局都比沈从文故居大,是一座由堂屋、卧室、厢房组成的平房建筑群。堂屋正门外有一小天井,厢房数间环之。门、窗、墙大部分为木结构,其上雕花或绘图案。造型大方,做工精美。从故居简介上得知:此建筑为典型的古代苗族建筑形式。

我们这辈人对熊希龄都不太熟悉,通过其故居中的生平介绍,方知他与谭嗣同等一起参加过戊戌变法。还担任过北洋政府总理兼财长。晚年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为国家民族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毛泽东曾评价他说:“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它的。”

从老城出来,漫步在沱江边上,我思绪万千:凤凰,这座湘西边陲的精致小城,她慵懒地躺在青翠群山的怀抱中,任由那清澈见底之沱江日日在身边低声吟唱;她吸纳着天地之精华,浸润着江水之灵气,日子一长便出脱得如此温婉、秀美,她的气质和风度,通过她蜚声海内外的儿子-----沈从文、黄永玉们那不朽的笔向全世界宣泄、泼洒。

我想,我应该找到了凤凰何以吸引那么多人前来“朝拜”的真正原因。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2 3:41:52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021
积分:68344
注册:2006年2月16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贴两幅凤凰和沈从文故居内的图片助助兴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2 3:43:18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冰洁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37
积分:2976
注册:2007年3月7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冰洁

发贴心情

我去过凤凰 吊脚楼别有-番风味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2 18:02:11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021
积分:68344
注册:2006年2月16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可惜没有照片,美文配上照片,那才叫绝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8 0:16:16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9   9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