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乱弹——酬易山
关于三国历史,早有大量的文献典籍在,我不是专家学者,本无资格谈论三国。只是和易山君一样,从小爱读《三国演义》,且读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易山乃湖知网的才女,一篇赤壁怀古的文章,倾倒众多网友,我也跟着凑了几句热闹,不意却得到了易山君的谬奖。汗颜之下,赶紧翻书恶补,草成此文,权充作业,以为答谢。实则胡乱谈谈,贻笑方家。
三国群英,多不胜数。若排座次,恐怕还是曹操第一,孙权第二,刘备第三。这样排列,也符合他们的实力及对社会历史的贡献。
曹操究竟是奸雄还是英雄,这也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受罗贯中《三国演义》影响,民间一直把他当成白脸奸臣的典型。实际上曹操翦灭群雄,统一北方,恢复生产,在当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曹操的实力开始并不算强大,北有袁绍、乌桓,南有袁术、刘表,东有吕布、孙权,西有马腾马超,虎狼环伺,逐鹿中原。曹操所凭借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以及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网罗了大批的猛将谋士,东征西讨,终于战胜了如林的强敌,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成就了曹魏的基业。正如他所说的,“设若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曹操,民不聊生的状况不知要延续到什么时候。
尽管曹操在世时就已经控制了当时的朝廷,但他自己始终没有称帝,没有亲手埋葬刘姓汉家王朝。他只想当周文王:“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周文王至始至终都是殷商的臣子,但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武王一定会灭掉殷商,改朝换代;曹操也明知自己的儿子曹丕会取代汉献帝,却仿效姬昌故事,以汉臣而终,等于向后世宣告,我不是乱臣贼子。忠乎,奸乎?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看来曹操心里的底气也不是很足的。
曹操说过的一句话也被解读为他的罪状:“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在《三国演义》中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活生生一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嘴脸。其实原话的意思并非如此,而是“难道只是我对不起别人,就没有别人对不起我吗?”这个“宁”字应作“难道”解。例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也觉得曹操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领袖人物,不至于说出只有无赖才会说的混账话。罗贯中老先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还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得靠谱:“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孙权在《三国演义》中并不突出,不多的描述也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其实孙权还真是个大英雄。此人碧眼紫髯,天纵神武。十五岁就被乃兄孙策派去担任一个县的长官,十八岁就接掌东吴的军政大权。孙权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一是射虎,说明他是个豪迈勇敢的人。而他真正超乎常人的是他的知人善任,英明果断。孙策临终授命时对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承父兄之烈,接班时就有一大批能人辅佐,这是他的先天优势,但他比之父兄更有建树。
在与蜀魏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孙权纵横捭阖,进退有致,始终把握着主动权,保卫和扩张了东吴的势力。他时而联刘抗曹,打赢了赤壁之战;时而联曹击蜀,瞅准时机灭掉关羽,收回荆州。东吴实力足以抵御曹操,他却甘于称臣,然后又与魏绝交;夷陵之战大败刘备,接着又向蜀国请和。这样一位精明的政治家,真可称当世无两。难怪曹操也不得不酸味十足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就连睥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毛泽东也说,“孙权是个很能干的人”。 在知人善任方面有两个突出的例子,一是赤壁之战任周瑜为都督,全权委托,二是夷陵之战任陆逊为大将。此二人都为东吴打赢了以弱胜强的关键之仗。而且他是真的用人不疑,尤其对陆逊的重用力排众议,对陆逊的表面节节败退、实则以骄蜀军,诱敌深入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孙权还善于摆平部下的矛盾。周泰素有战功,拜为平虏将军,有人不服。孙权就摆酒开会,命周泰解衣,孙权手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第二天孙权遣使者授周泰御盖,于是诸将心服。在用人方面,王夫之认为刘备也不如孙权:“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谋远矣。”
孙权最突出的历史功绩,一是开通了江左地区与东北地区的海上通道,二是首次开始经略台湾,三是开发江南。仅凭这三点,孙权的地位就应高于刘备。
说到刘备,就想起那句俗话:“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果真如此吗?
刘备一生,的确是命运多舛。他长期寄人篱下,投奔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仰人鼻息,却阴图大计。就像一丛野草,孤苦无依却顽强地吸收着点滴养分,把一个小小的事业慢慢做大。他可以作为成功学的案例写进教科书。
刘备崛起的秘密,一是待人宽厚,深得人心。当阳一败,若不是他顾念几十万百姓,以致行军缓慢,也不会死了老婆,还差点丢了儿子。但这也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二是抓住机遇,绝不放过。看他趁着赤壁大战的胜利,取南郡,占荆州,而后鸠占鹊巢,拿下西川。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有计划有预谋,巧取豪夺,何曾手软过?也许他是占了人和与天时,但是地利则始终不如魏吴。偏于西川一隅,地狭人稀,拿什么去光复汉室?正因为如此,所以荆州对于刘备的重要性仅次于益州大本营。有了荆州,便可进取中原,失去荆州,便只好被别人堵在山窝里。可叹刘备最为倚重的关羽骄横狂妄,不把东吴吕蒙放在眼里,又被陆逊的谦恭奉承蒙住了头,结果“大意失荆州”,自己还落得个身首异处。
所以夷陵之战不是为了给关羽报仇,而是争夺荆州这个战略要地。然而他也低估了陆逊小儿,被其火烧百里连营,百万大军尽没,仓皇西逃,遭遇了一生中最大也是最后的失败。从此蜀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光复汉室的宏愿。
我不知刘备是否想仿效刘秀做汉朝的中兴之主,我猜他肯定是有的,因为确实机会曾经摆在那里。但是荆州之失,夷陵之败,粉碎了他的梦想,纵使英雄也徒呼奈何。时耶,命耶?曹操曾说:“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指出在魏吴均已成气候的情况下,后起的刘备势力发展必然受到局限。可谓一语中的。
刘备一生没有多少文字传世,不像曹操兼擅诗文。但他写给阿斗的遗诏中有两句话却流传千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话说得太好了。
曹操、孙权、刘备,皆一世之雄。我佩服曹操,欣赏孙权,同情刘备。对刘备的同情,或多或少还是有罗贯中老先生的影响吧,谁叫他的小说写得那么精彩呢?
说三国群英不能不说诸葛亮。我总觉得诸葛亮是个悲情人物,真是应了他自己的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志》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精通音律,好为“梁父吟”。他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这样一位人物,却投了一家小公司,老婆也不漂亮,最后落得个过劳死,只活了53岁。想起来真是有点冤。
最令人不爽的是,因为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效力,他在刘备集团并不是很受信任,长期受到关羽的压制,不得不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他的工作也主要是搞后勤,指挥打仗基本没他的事。就连刘备东征夺取荆州这样的大战役都没有叫他去。直到刘关张都死了以后,他才算是出了头。尽管这样,他还是经常遭到后方掣肘。有一次出兵征讨,战事顺利。敌方收买了后宫宦官,在阿斗面前进谗,阿斗急命回师。他回来后问为什么,阿斗自知理亏,只好说“我想您老人家了。”他的老对手司马懿说他“好兵而无权”,一语道破了他的尴尬与无奈。(“好兵而无权”的权或指权变,即临机变化。存疑。)
刘备在白帝城向他托孤时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一句话就把诸葛亮牢牢套住了。刘备深知诸葛亮的为人,断不会谋取他刘家的江山,之所以这样说,就是要他别无选择,一辈子老老实实、尽心尽力地辅佐阿斗,光复汉室。
诸葛亮是尽力了,而他的悲剧也开始了。在治国方面,诸葛亮的确有一套,《三国志》说他“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但刘备交给他的使命是进取中原,光复汉室,这是在“隆中对”里就制定好的规划。这就需要用兵,要发动战争。而以蜀国的实力,自保尚且勉强,扩张则无论如何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可能的事偏要去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的悲剧命运就这样注定了。他连年征伐,六出祁山,而终无所获,最后死在军中。所以杜甫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画得好似军神,其实他是治国有才,作战无方。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正如《三国志》所说:“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后人推崇诸葛亮,主要是他符合儒家的行为规范。今天来看诸葛亮,我觉得他给我的感动就是那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忠诚。现在这样忠诚的人已不多见了。
当然,在当时的年代,也有不能至始至终都坚持忠诚的人。突出的例子就是诸葛亮的生平劲敌司马懿。
说来也怪,司马懿竟是曹操逼着来做官的。先是在建安六年,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才名,派人去召他,他躺在床上装病,躲过了这一回。到了建安十三年,曹操当了丞相,又派使者去召他,而且下令“若复盘桓,便收之。”就是说你还耍赖就把你抓起来,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样,司马懿只好从命。
司马懿为什么不愿做官,还是不想在曹操手下做官?这也许是个谜。其实曹操早已看穿了谜底,他说司马懿“有雄豪志”。说白了就是他有自己的打算:汉室国运衰微,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你们能做,为什么我不能做?但是司马懿虽说身世显赫,在当时却并无实力,不具备争雄的条件。要想做大事,只有先做小事,慢慢来,总会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好一个老谋深算、思虑长远的司马懿!
曹操招揽大批人才,实际有两个目的:能用则用,不能用就圈养起来,不让敌人所用。徐庶就是一例。对待司马懿也是如此,开始并不信任,甚至有些猜忌。司马懿小心伺候了多年,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上表称臣劝进,曹操说:“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当时曹操部下有很多人拥护汉室,令曹操十分忌恨,为此还杀了荀彧、崔琰等名士,而司马懿在这个问题上坚决站在曹操一边,在政治上做了正确的选择(或曰投机),从此渐渐获得了他的信任,直至辅佐曹魏三代,扼蜀击吴,独掌朝政,日渐坐大,最后成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曹操做梦也没想到司马懿竟成了曹家的掘墓者。曹氏篡汉,司马氏篡魏,其实在这种事情上,司马懿是曹操的学生,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后世之人对司马懿颇有微词。以唐太宗的评价为代表,既承认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兵动若神,谋无再计”,又批评他晚节不保,“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
或许很多人不会同意,但我认为,司马懿是三国时代最成功的阴谋家。
补充:以上五人,诸葛亮活了53岁,刘备63岁,曹操66岁,孙权71岁,司马懿73岁。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运数的密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