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的是一位在农村劳动、生活和学习了10年,接着又在工厂工作1年的老知青的故事。16岁的“我”从下乡开始,即面临如何适应环境、如何独立生存、如何尽快学会农活、如何融入农村社会等诸多问题。接着,生活陷入了困境:因为家庭出身问题,招工失败,且很难再看到希望;全家下放,不但没有了城市的经济支援,还需以一人的微薄口粮维持包括年迈的父母在内的一家四口人的生存,长年无法摆脱饥饿的阴影,常常饿得发黑眼晕;一年到头几乎没有间歇的劳动,且夏天的双抢和冬天的修大堤等劳动还异常艰辛,艰辛得时时在挑战身体的极限;有时疾病还出来凑热闹,家庭矛盾似乎也不容易化解,这使已经非常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最关键的是被彻底边缘化,前途无望,“我”几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然而,不管生活的道路上有多少坎坷,不管生活的重担如何加码,“我”又始终没有被压垮,仍然顽强地在探索、在追求:学木匠、学医、顶职、病退、自学英语。恢复高考后,“我”成功地考上了大学。
知青的话题是沉重的,沉重并没有什么不好,记得有位著名作家曾经告诉我,“沉重的故事更容易打动读者”,但我们不应该将笔触仅仅停留在沉重上。爸爸给女儿讲知青的故事决不是让女儿陪着父亲流眼泪,而是希望年轻的一代了解和继承老知青们面对种种艰难困苦绝不低头和奋发向上改变自己命运的精神。爸爸给女儿讲知青故事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是为了鼓励他们发奋图强,是为了年轻一代站在老一辈知青的肩膀上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