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马畔闲人君长达一个月的旅游,选择了不仅避开了国庆假期的旅游高峰,而且还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天气。但很多人都不愿意选择春季,因为春季多雨,大家都讨厌雨天外出,但我们零陵区城东潇水河香零山,山是以天然石矶结构,地处中流,山势险要,若雨后日出,烟锁山脚,雾雨朦胧,往来舟楫,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烟波浩渺的意境,因有“香零烟雨”之称,为永州八景之一。 本人是井底之蛙,但同时又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每逢12生肖的鼠年,对集邮之事算得上一个圈子内的人,一些集邮爱好者搜集带“鼠”字的邮局邮戳,全国只有贵州黔南市长顺县鼠埸一个邮戳,本人一孔之见看来如有人搜集旅游景点的雅兴,搜集以带“烟雨”命名的旅游景点,可能也只有我们永州市零陵区香零山而已。
香零山是一座屹立在零陵区城东潇水河中,茆江桥段的 一个孤岩山小岛,有人说香零山潇水河畔是城东5华里,当然这是以原公路零陵汽车站至菱角塘(107厂)算起,又有人说香零山潇水河畔是城东4华里、6华里, 三种说法截然不同,当然这中间存在一个以城市什么地方为起点的问题,为了考查这段路究竟几华里,在一个立冬后的一个雨天,我就步行以竹城城标为起点,沿潇水东路道路直下到香零山潇水河畔渡口处,落实本人认为的多少华里,我的步行经过在有里程碑的公路上测试,一个钟头步行为5公里左右,即10华里,步行到茆江桥香零山渡口是16分钟,也就是2.5华里多一点点。
我最早看到香零山,是在60年代那似懂非懂的学生时代 ,那时在电影院对面的人民照相馆的橱窗上,它同永州其它七个风景点登上了橱窗,它没有永州其它七个风景点那样有人气,很少有人近距离看它,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偏僻,又处在河心,显得很寂寞,而我最先一次近距离接触它的时间是1986年,那时同永州市(零陵区的前身)文物管理所的唐所长,当时永州市文化局的一个干部,另一个是政府管文物的一个干部,还有一个开小车的司机,我是做为施工单位的人被邀请去的,在此前,零陵柳子庙、迴龙塔、文庙都是我单位修缮的,那时我被邀请去是香零山观音阁还是想让我单位维修,邀请政府官员是想让政府对香零山上的观音阁投资进行维修。
我们一行五人,那是一个冬季阴天的天气,乘座的小车前往零陵到菱角塘方向的公路上驶去,在车上唐老所长的话匣子打开了,当然离不开他的本行介绍香零山,当然他的介绍是讲给我与那位政府管文物的一个干部听的,因为我们俩人那时对香零山还朦胧。 他说香零山距城东两公里外的潇水河心(他那时是从从零陵车站算起),就是这个小鸟,它似潇水河中一个中流砥柱,宏伟姿态和险、奇怪而闻名 。因为它的形态貌似香炉,由隐藏在深水中的三个脚支撑着,这里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肆虐的洪水冲走了南岸的良田,南巡的舜帝知道后,心急如焚,顺手将身边的香炉扔来,以挡住了这猛兽般的洪水,将水势改向北岸,因北岸地高坡陡,再也没受洪水肆虐,后人为纪念舜帝舍炉挡水慈善之举,称之为香炉山。 老唐所长又说道,它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15米,高出水面8米。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岛,因柳宗元的诗文而声名远播他在一个雾茫茫的清晨,柳宗元来到了城东5里外的潇水河畔,隔江遥望香零山,一时触景生情,写下了《登潇洲石矶望横江口 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隔江遥望香零山,一时触景生情,写下了《登潇洲石矶望横江口 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唐朝刘禹锡也到过香零山,感慨之余,留下了一篇《潇湘神》:潇水流,湘水流,九嶷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后来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来了。明崇祯十年的一个春日,他专程到此览胜。在久久凝望察究后,他将香零山的地形位置、形貌特征、地理构造一一详细记载在了他的《楚游日记》里。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潇水边的茆江桥河岸,我学生时代照片里的香零山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山下有几条小船在潇水河来往,更把阴沉的香零山点缀得更美,这时唐所长指着山上的楼阁,这个对零陵文物了解很深的所长又讲起这楼阁的故事,他说 ,大意是,你莫看这香零山很小,但它孤峙高耸,每逢春天发洪水,露出水面部分甚少,由于周围有很多暗礁,常令很多顺流的船只、木排触礁,赞成船烂、排散,人溺、惨不忍睹,当时的水下爆破技术没有现在这样进步 ,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后来到清朝,香零山上就建成了眼前这一座观音阁(后查有关资料为清同治二年即1863年,永州人民在邑绅黎得盛和抗法名将王德榜的带领下建成的)。当时建成后的作用是请了一些会水性的和尚,备了救生船,以救助那些翻船烂排的落水者,同时只要涨水,这阁内向顺流而下的船夫和放排人发出警告,起到减少水上灾难的作用。
说着说着,对岩驶来一只小渔船,也许船夫看见我们是渡河到香零山去的,那时没有专门到香零山供游客的渡船,游客登临不便只有隔岸观望,这就是为什么什么景点有不同位置的照片,而香零山就只有朝西的照片,那是从茆江桥潇水河岸一个方向拍摄的,当小渔船靠岸时,唐所长说明他们是文化局的,要到香零山去,5人付10元船费往返这。船老板对这个价钱也没有什么话说。
船很快就拢岸,香零山这个景点同全国温暖多雨的南方景点不同,没在绿色,石缝里只有枯黄的草,观音阁边的石缝只有几根钓竹。这时唐所长又给我们讲一个传说大意是:西汉汉武帝建立零陵郡,这岛盛产名贵的香草 ,用它来沐浴,香气七日不散,皇帝知道了定为“贡品”,年复一年,贡品数量年年增多,香草采尽,但仍不能满足皇宫的需要,采集香草,终于成了老百姓的苦役,不少人只好离乡背井。到了唐代,郡守韦宙,将香草采尽这一实情奏明皇上,才获免贡,传到清代,香草就已经绝迹,这就是诸位为什么这次来不见香草的原因。说着他风趣的笑了,由于该岛产香草,零陵古称零陵郡,因此这島就名香零山,该名沿用至今。
我们五人沿着青石台阶到了观音阁的北向后门,上书“观音堂”三字,这是一个37砖墙的两层砖木结构,南北 长占地9米,东西长占地13米,几乎占了整个岛的上部,底层有两间,正堂有一个石刻的观音像,正堂大部约80多个平方,靠西边有一个小间子,有一架固定木板楼梯通二层,约37平方,观音像上面有一个1.35米*1.9米的采光井,用木板围起,为防游客向下丢杂物,木板间壁直通瓦面。阁楼也是三个间子没有什么东西。我朝向往下看,乱石笔直构成这个島,体现了一个“险”字,脚手架的生根,处在河心风大,施工的安全难度,清代在那时建筑业,能在这悬崖峭壁修起这减少水上灾难的楼阁直是不简单。
后来由于维修投资迟迟不到位,几年后单位的动荡,我也没有参加对观音阁的维修。
在潇水流经香零山后5里,即将入湘江的一处河畔,零陵卷烟厂便临江而立。1983年,该厂创建“香零山”牌卷烟,是软盒包装的,因其吸味贴近当地人口味,另外价钱比较便宜,加上“香零山”广泛的文化认知度,该牌号卷烟一上市便备受关注,且在1989年荣获“湖南省畅销品牌”称号。
其后,随着中国烟草行业改革调整,各牌号卷烟推陈出新,卷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到2001年,享誉市场19年的“香零山”卷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出市场。1983年零陵地区首届邮展,那次我参加了,这不起眼而寂寞的香零山还登上了门票这大雅之堂。
随着南津渡水电站的建设成功,潇水从氹底乡羊角滩村到朝阳乡诸葛庙村的河道改直,潇水的主流不再经过香零山,洪涝得以根治,所以香零山作为预警作用已完成了历史史命,但香零山作为一个景点,留给游人去回味。
每年春节长假,我都和爱人都要到香零山对河去接近它,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用砂、卵石的数量增多,香零山保护范围200米这内曾遭破坏。隨着东风大桥的维修竣工,作为东风大桥的临时浮桥迁往香零山下游,前几天是我第二次登香零山,我对承包者老胡谈起,何不将多余的几节浮桥架在香零山东边的浅滩上,以便游人省得过河费,现一次过河费一人往返为五元,他说上面不准,就要保持这原生孤岛,他还提了不少方案,如搞茶楼等等。也许是上面考虑这弹丸小島怕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环境污染文物损毁。试想一下,如果香零山成了旅游热点,以它那弹丸之躯每天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踩成粉。另外这处在孤岛中砖木结构的观音阁,防火也是上个伤脑筋的问题。
或许,少有人问津的香零山,其寂寞实乃永州文物古迹之大幸。过多的问题留给决策者的深思。
石缝中观香零山
晨曦中观香零山
北向香零山
东向香零山
南向香零山
周围曾经挖过砂、卵石
下游架起浮桥,本村过往0.5元一人次,外人过往1元钱佽,自觉投币。
西向香零山全景
像人头像的怪石(侧面头发、鼻子、嘴巴)
铁门关上,万夫莫上。
观音阁北向后门,没有香草,只有钓竹。
观音阁正门南向
观音阁中的观音石刻像
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登上首届零陵地区集邮展览门票。
现在的香零山门票
截弯取直的河道。建成了南津渡水电站,左为老河道,右为南津渡水电站处河道
从这里步行到香零山对河西渡口要16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