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行——神农架(下)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清早,也没有什么云雾,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巴山俊岭,群山变得金灿灿的,大伙的心情都有蛮好。昨天就见导游带了棉袄,只是没穿,今天她穿了。
有人问:“刘导,山上真有那么冷吗?”
“早两天神农顶上都下雪了”
“我们没带棉袄,怎么办?有买吗?”
“没卖的,不过神农架门口有租的。”……。
从那个没有一块平路的木鱼镇出来,中巴车又一路爬山,山是越来越高。不久,在山岭之颠的路边,有一处砌得还可以的楼房,挂牌为“湖北省作家协会神农创作基地”,真的会选好地方,又清静,有大山陪伴,有日月相随,文章将有如神助。
公路往山顶上延伸,当我抬头时看见一部掉下公路的面的被卡在半山腰的悬崖上,那种万把块钱的便宜车可能被主人放弃了。回头看山脚下,开始起云了,山峦浮在云海之上是别有一番风味,壮哉。一车的人都感慨这好山、这好景。我们座的位子正好在左边,左边是山墈,右边才是悬崖美景,好哒右边的年轻人照相,有一位甚至于打开窗把身子探出去照。
车到神农架门口,下车去问了一下棉袄的租金,要30块钱租一件,又不是新的。车上终于没有一个人舍得去租。只有一个年轻人压了数百园租了一部数码相机。想起车上反正开了空调,也就无所谓了。
越往山上走,山上植被的颜色逐渐的过渡到黄夹点红。针叶林也多了起来。突然“叭”的一声,感觉我们座的这边塌了下去一点,车停下来,原来是轮胎炸了一个,司机和导游商量了一下,拦了一部“神农架散客接待中心”的大巴车,车上没座满游客,正好我们车上的19人全部入座,没一个站的。一车人的秋装与开车师傅穿的军大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到了“神农谷”,路边停了几部大巴车,我们上坡去,别人下坡来,正好打个时间差。走到坡顶,一个峡谷展现在我们的脚下,左右各是一个高高的山头,陡峭的脚下那高耸之石山是张家界风光还是桂林景色?又象又不象。能见度相当的好,身后不远是神农顶,在这海拔三千多米的山颠之处看“神农谷”外的远山都有数层,一层比一层淡,大家被眼前的国画美景惊呆了,除了震撼!就是惊叹!导游说你们运气真的好,别的团来此大都是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她不说还好,刚说完一会儿,峡谷里起云了,在很远的地方,云象赶场一样急急忙忙地往这边赶过来,象大海涨潮,汹涌彭拜,一会功夫,远山便浮在了云海之上,峡谷里的石山也只看得见山头,云向我们这边涌过来,又沿左边山头一丝丝地漂过。这一刻似庐山的云雾还是黄山的云海?因没去过我说不上。站在围栏边,山风沿山体爬上来,吹进裤脚,吹进袖口,一阵紧似一阵,冷入骨隙。只喊夫人快点照相。没有多穿一点,老天爷兑我们的现了。走时回头看了一下,左边的山坡平观景台的地方长着一片只有尺把高的竹子,也不知是天生的还是人工的,难为它长在风口上,总被严寒笼罩着,怎么长得大。
从“神农谷”的那个坡走下来,又搭车去了另一个自然的景点,山上云雾越来越大,在云雾之中游了一些奇特的石头和石山上生长的各种树木,景点叫什么名字不记得了。但感慨很多,湖北多为石山,看似没有泥土的地方却能长成参天大树,你不得不佩服生命的顽强,它们把根扎进石缝,伸得很长很长。近墨者赤,长在岩石上,质地坚硬,象黄杨木、黄檀、青棡、稠木、岩料、……,属于松科的巴山冷杉,由于本人没有做过,大慨比普通杉要硬。
由于我们的车补胎去了,导游与散客接待中心的大巴车联系,要他们搭我们下山,可人家不干,要另外收费,任你七嘴八舌就是不进油盐,刘导又与司机联系不上,看着大家受冻,急得小妹子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大伙劝她莫急,19个人全到一家餐厅避风寒……。等了近一个小时车终于来了,可以摆脱寒冷了,大家高兴地登上我们那部“鄂E-AK
归途中又去了两个景点,“金猴飞瀑”和“小龙潭”。由于今年天干,沟里水少,不润味。“小龙潭”有被关了起来的金丝猴和别的动物。离开“小龙潭”后就再也没有停车了,原路返回。注意到干枯的河床上有若干个小水电站,一般来说小水电是拦河水发电,可这里大部分是用大铁管直接引高山上的水,也不知道这些小水电站是下岗了还是继续为人民服务?
车进东山隧道,也就回到了宜昌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