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在洞庭湖,今日见到了芦苇,有点高兴,好像与芦苇有什么感情似的,急忙忙要拍芦苇,旁人看了,这人怎么怪怪的?芦苇有什么好看的。自下乡始,生命与芦苇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很少自拍的人,也拍一张试试。
不识楼主真面目,只然站在芦苇中。呵呵!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见识啦,不知天命兄。我们下得沅江的知青,对芦苇的确有着一种特殊的眷恋和难舍之情,因为它是我们的凄居房屋之材、烧水煮饭之柴、是我们的难忘的山(所谓柴山,就是指生长芦苇的漉湖)……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我也有一张与芦苇的合影,今天天气好,也拿出来嗮嗮。我没在芦苇丛里劳作过,但打柴的故事听了不少,也感染了些与芦苇的感情。
今识楼主真面目,只然站在芦苇中。呵呵!
妹妹,你的芦苇怎么这么矮,我们湖区的‘柴山’可是芦苇荡哦,人进去就看不见了。
久违了!芦苇.当年我们子妹三人下农村.我弟弟就是下放在南大公社小波公社.七零年他患病.我特地从草尾公社到南大去看他.那到处是一望旡边的芦苇荡.每天陪他去漉湖农场的卫生院注射葡萄糖.都要经过芦苇荡.边走边唱京剧"沙家浜".今天看到芦苇格外亲.好多好多的故事重新涌上心耒......
谢谢不知天命君和易山妹妹的芦苇照.欣赏了.
当年进入芦苇荡,胆战心惊。既怕血吸虫,又怕迷路,潮湿,阴冷,根本感觉不到它的美。此一时彼一时,环境不同,现在看芦苇,心情不一样,感觉也就不同了。
我第一次进漉湖是1969年元月,也就是刚下乡没几天,是去搞副业。我们知青是男的挑捆,女的打丫。就那样和芦苇结下了缘,后来的日子,在芦苇丛里,打过猪菜,挖过芦笋,开过港子,偷过柴火,打过捆,凡是与芦苇有关的事都经历过,因为,我们就在漉湖旁边,距堵口不到2里地咯。想必下放在沅江北部的知青对堵口这个地方不陌生呗。
不知天命君的芦苇照勾起了太多的回忆,谢谢啊!以后有关芦苇的故事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