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让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创出一条DV通道,这就是湖南知青的公共频道。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湖南知青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 【知青回忆实录】 危大苏:血红的理想之旗——“红一线”知青回忆实录 【知青公共频道】

您是本帖的第 22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知青回忆实录】 危大苏:血红的理想之旗——“红一线”知青回忆实录 【知青公共频道】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7247
积分:264510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访问友情周末的主页

发贴心情
【知青回忆实录】 危大苏:血红的理想之旗——“红一线”知青回忆实录 【知青公共频道】

【知青回忆实录】 危大苏:血红的理想之旗——“红一线”知青回忆实录 【知青公共频道】


——“红一线”知青回忆实录

  “红一线”是我们知青历史上的一段华彩乐章,是大家的青春年华在有限的条件下发出的彩。它集中地反映了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在那样一种的环境下,是怎样去努力的那样一种历史责任感。

  我一遍遍地翻阅“红一线”的回忆录,一遍遍地聆听“红一线”的有关录音.一遍遍地神游长沙十六中学、桐荫里、湖南剧院以及零陵、广州、佛山等一个又一个当年“红一线”曾留下过身影,演出过节目,挥洒过热泪的故地,  一遍遍地想:为什么仅由五六十名知青组成的一支小小的文艺宣传队,会给人们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

一、深情的回忆

——为什么别人热衷于跳“忠字舞”,而我们跳“亚非拉”

1998年冬,长沙知青酒家、原“红一线”宿舍座谈会。

  “红一线”的老领头人苏孝元说:写知青不写“红一线”宣传队的话,总少了那么点也彩。当然我们也不是骄傲,在当时来讲,我们根本不会想到会有今天。那种轰动效应,是我们没想到的。

  “红一线”最后任队长郭晓鸣说:以我个人的体会,在多年知青生涯中,“红一线”那段是最难忘记的,印象极其深刻.那段时光是大家的青春年华在有限的条件下发出的光彩。我们一直坚持到最后,记得谢方一当时在人都儿近走光的时候还每天挟着一大卷纸和传单,到街上一去写,去贴,去发传单。后来,抓“省无联”头头,无端地把我也抓去了,其实我跟“省无联”根本没关系,是冤案。记得“红一线”的队员们追着我的车子哭啊,喊啊…最终把我放回来了。“红一线”完全应该浓墨重彩地写,有很多动人的场景。我们红一线的队员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是个极其团结友爱的集体。苏老和李大姐是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对我们都很爱护。湖南的知青史上不不可能缺少“红一线”,它当时产生的影响极其巨大。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文革”期间成立了组织,而且还办了报纸,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的,在全国范围讲恐怕屈指可数.这是一个独特的现象。

  徐伟生说:我们在湖南剧院演出时那种排队买票的情景,简直就像是买外国演出团体的门票一样排长队;剧场里打站票的都很多。省体委掷铁饼的一个大汉把门,这样才能守得住门。有时候控制不住场面了,连台上的男演员也得赶快下台去堵门。人群就像洪水一样地涌进剧场。那种盛况真是前所未有。其中最忠实最热心的观众就是知识青年的父母亲人。他们是百看不厌,每一场都要看。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子女原来都是受压抑的,现在能去台上扬眉吐气,他们比我们还激动。也可以说,我母亲在去世前最快乐的日子也就是”红一线”演出最红火的时候。我们在街头演出,举着血衣在控诉在呐喊,那种感染力和震撼力,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郑敏说:“红一线”的那一段我觉得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们真是非常单纯。

徐燕容说:1967年国庆节,我们在烈士公园的游园晚会演出后再赶到省军区礼堂演出。我们一进去,全场都鼓掌,连台上的演员也站在那里不动了。好多中途退场的观众,看见我们是“红一线”的,非常高兴,放肆拍手,又纷纷叫到座位上看演出。

甘宜南说:我觉得“红一线”这个名字取得好,我们当年下放农村,“红”过“一线”。我们为什么在当时能超过专业团体的水平呢?因为我们感情真、人心齐。“人心齐,泰山移”。我们是一根藤上的苦瓜。我当时搞舞蹈,那时也从没人来教过我们,我们只晓得投入地去跳。举血衣的陈贤平每跳一场都要哭。我那时比较内向,但是演出时一想到何小明的惨死,几乎也是每演一场都要落一次泪。人毕竟还是喜欢“真、善、美”,那时我确实真,也善,节目也美,所以才能吸引观众。宋达丽说:当年,城市不留我们,要我们回农村;农村不收我们,讲我们是“臭老九”。王百明和何小明被枪杀,使性质发生了变化,我们发出丁要求改变自己所处地位的呐喊。我们的呐喊引起了人民强烈的共鸣,我们喊出了人民的心声,这就是我们受欢迎的原因。

谢方一说:那时候,潘明臣被关,郭晓鸣被抓,为什么活过来了?就因为有一种精神支柱。“红一线”,一个知青的精英团体,在那种条件下,吃的是霉豆腐、干萝卜,没有工资,没有演员级别,为什么那样兢兢业地干?为什么别人热衷于跳忠字舞,而我们跳“亚非批”?那是一种精神现象。叶瑞溪说:“红一线”集中地反映了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在那样一种环境下,是怎样参与社会,是怎样有抱负,是怎样上努力的那样一种历史责任感。

二、生命的出演

——“我们拿心干¨血在演.用生命在演。”

1967年8月,长沙市十六巾校园。

这几天,苏孝元、李高涵和知青文艺宣传队全体成员一样,很是兴奋,很是激动。他们为各地知青来宦传队应考的盛况而感动。吹拉弹唱,各显其能,使沉寂了多日的十六中校园,热闹得沸沸扬扬。天气再热,也热不过知青们的青春之火。“我们像投奔延安鲁艺一样地投奔你们宣传队来了.李大蛆,苏大哥,收下我们吧!”面对着刚刚经历八月大逃亡的知青伙伴,望着他们那惊魄未定,却对宣传队充满信任和希望的眼眸,作为知青文艺宣传队发起人的苏孝元、李高涵,怎能不想得好多好多!一定不能辜负广大知青战友和他们饱经苦难的亲人的信任与期望,一定要把我们知青的文艺宣传队办成“演知青,唱知青,替知青说话.讲知青心里话”的好队伍。相同的命运,鲜明的宗旨,把众多的知青文艺积极分子吸引到一起。十六中校园每天都像过节。“红一线”,尚在襁褓中的“红一线”,以其赤子之情感召着一群热血知青。

正当知青们兴高采地筹备组建自己的文艺宣传队时,一个炸雷在知青们的心空轰响——“何小明等九名知青8月19口在零陵被枪杀!”消息传来,知青们惊呆了。记不清是早上,还是晚上,只记得泪水模糊,只记得悲愤像是在燃烧,在年轻的胸膛冲腾……

8月7日,江水知青王百明被枪杀;8月19日,零陵知青何小明等9人又被枪杀。“知青何罪?百明小明何罪,”不用动员,不用号召,战友遇难像无声的命令,整个知青文艺宣传队像干柴烈火,迅猛地从十六中燃烧开去。刷标语,泪水湿了白墙;搞创作,泪水浸了稿纸;排节目,泪水噎住了唱腔。一颗颗年轻的心哭着,喊着.叫着,唱着。

我们拿心和血在演,用生命在演,演完了,我们把血衣、战旗包好  我们哭着演.观众哭着看.乐队跪在滚烫的地上拉二胡、吹笛子。在五一广场、火车站、南门口……我们演了一场又一场。有的观众,跟着我们演出队,我们到哪里,他们到哪里,陪着我们哭了一场又一场  一有位老人问:“姑娘,被打死的是你的亲哥哥吗?” 不少人对我们讲,你们演得真好,知青的苦,我们都知道……

  一面旗帜,一面用知青战友的鲜血染红的旗帜,在长沙升起来了!一首歌曲,一首用知青年轻的生命写成的歌曲,在知青们中间,在知青的亲人和朋友们的心里,迅速传唱开来!“红一线”,还没有正式命名的“红一线”,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诞生.在祖国母亲的怀里成长。

  极具感染力、极富真情的生命的出演,撼动了母亲城长沙的父老乡亲,他们热泪盈眶奔走相告.强烈的观众反响深深地激励着“红一线”的队员们,记不清怎么吃的饭,也记不清睡了几小时的觉。当年轻人的泪水滴在遇难战友何小明的斑斑血衣时,当一幅幅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同情与感佩的大标语铺满校内校外时,“红一线”队员们从心里涌出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感觉t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他们觉得自己一下予长大了好多好多…他们为失去战友深感悲痛.叉为社会各界的同情声援倍觉安慰。“知青”从一出世,就牵动着千家万户,“文革”开始后,被日益恶化的局势和农村武斗滥杀风逼返长沙的知青,更成为每一个知青家庭的沉重精神包袱。

知青往哪里去?知青的命运谁管谁问?几近绝望的知青和他们的亲友,被一个又一个知青惨遭杀害的消息震醒,坐以待毙吗?企盼恩赐吗?不行!绝处求生的知青和他们的亲友看到了“红一线”的演出,听见了“红一线”代表着知青群体向社会发出的“为知青求生存”的正义呐喊。这呐喊没有派性,不含私利,真实地反映了万家百姓的心声。这就是“红一线”得以家喻户晓的社会基础。死于非命的知青伙伴,一朵朵鲜活的青春之花,绽开在舞台和街头活报剧里,像点点旱火,点燃已濒于绝望的人们的心。“红一线”啊,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你知道你走的这条路,将会给你和每一位“红一线”战士带来什么吗?

当时的“红一线”领头人和战士们并不十分清楚这些。但他们坚信他们的演出是成功的,他们的呐喊是正义的,他们“为知青说话。说知青心坐话”的宗旨是正确的。,每一场演出的群情激昂。每一拨观众的热汹盈眶证叫了这一切。风靡长沙城的“红一线”热激励着“红一线”,他们要排出更多的好节日,更多的直面人生的节目,有内蕴有艺术性的节目,来报答母亲城长沙百姓的厚爱。

“排一个《亚非拉人民要解放》!”“好!我们扮成黑人兄弟上台!”“穿上海魂衫,打起非洲战鼓!”“戴上脚镣手铐跳起来,舞起来!”

他们就这样排着,练着,撼人心魄的咚咚战鼓把年轻人的思绪带往黑非洲,带往印度洋,带往南美洲…    夜深人静之时,“红一线”队员们睡梦中就没想过自己和自己的同学在江永的非人遭遇?就没梦见过自己被无端“套起来”吊打的惨状?就没梦见过回城后眼见父母被打成黑鬼游街的场景?

“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们的知青诗人和艺术家记得这古诗。当我们的“红一线”把个《亚非拉人民要解放》跳得那样激越、悲壮,那样刚烈倔犟,那样感同身受时,人们啊,让我们向“红一线”敬礼吧!

难怪30年过去,我们“红一线”活泼天真的谢方一依然血气方刚地在自问:为什么别人热衷于跳忠字舞,而我们跳“亚非拉”’真的,为什么?

三、光荣与苦难

——我们的呐喊,引起人民强烈的共鸣,我们喊出了人民的心声,这是我们受欢迎的原因。

 30多年前,在湖南最美的艺术殿堂湖南剧院里,“红一线”向省会各界作首场公演。人们像潮水一样涌进剧院,掌声像春雷一样阵阵轰响,知青和他们的亲友们用热泪和亲情拥抱我们的“红一线”。“红一线”从此名扬三湘四水.以至北京.甚至海外……

 光荣和苦难,不知道是多情还是无情的历史常把它们莫名地连在一起。由苦难而生出光荣,又由光荣生出新的苦难。

    “红一线”的光荣却在于:正是在崇高的理想与信念都被打碎之际,他们以自己的经历,从亲身经历的苦难与血腥中学习,捧着战友的血衣,举起理想与信念的大旗,勇敢地走向街头,走上舞台,向自己的同学、自己的亲人,乃至全社会公开的宣告:我们知青不要派性,反对派性!不要武斗,反对武斗!我们知青要生存,要读书,要工作!

    “红一线”的光荣还在于:代表着文革前的知识青年和比他们苦难更深重的家长们,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最早地用艺术形式讲了很多人想讲不敢讲、不能讲的心里话。他们用年轻人的无私与无畏.走着一条与文革绝然不司的路!

“红一线”尤为光荣的是:他们以自已生命的出演.再一次证明了反动血统论的彻底破产。

毋须讳言,“红一线”的大多数成员出身都有“问题”。但是,他们以自己对民族、对祖国的无比赤诚,以自己在血与火的磨难巾淬砺成的出色品格,接受了历史的考验。他们也许是独一无二地在“文革”中以群体“黑五类”的身份组建了文艺宣传队,登上了当年“黑五类”们连进门资格都不可能有的“红色舞台”,预演了一段只有改革开放的今天才得以出现的“无论出身,只看实践”的可喜的政治活剧。

这一点,无论在昨天和今天,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qq:1045480100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20 11:23:21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7247
积分:264510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访问友情周末的主页

发贴心情
【知青回忆实录】 危大苏:血红的理想之旗——“红一线”知青回忆实录 【知青公共频道】

四、风雨桐荫里

——走进桐荫里,就像走进柔美的月光奏鸣曲。桐荫里,也像一只风雨中的小船,它干净,干净得让每一个亲近它的人心灵都变得圣沽、崇高。

  桐荫里,古城长沙一条幽深静美的小巷,尽管都市现代化的进程已将小巷拦腰划截,被大厦新楼包围的桐荫里,仍不减当年的风韵,依然是那样宁静,悠恬。

让我们走进桐荫里,听听“红一线”又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那时候,我们的纪律很严密,在那样乱的年代,从始至终楼上楼下的墙壁上没乱画一个字。我们与服务员的关系相当好。我们规定吃完饭的钵子必须送到厨房,平时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自己买肥皂洗被子;男同学住楼上,女同学不准上楼。每回演出,好多人去好多人回,没一个违反纪律。

“每天清晨,我们集体组织练形体功,练唱吊嗓,白天晚上背台词,练乐曲,整个小院宁静而优雅,走进‘红一线’,就像进了专业文艺团体。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还真有点解放军兵营牛活的味道。那时的生活也很艰苦,一片腐乳、三只酱辣椒也是一餐饭。

“有一天,郭晓呜搞了张唱片来,很神秘地耍大家进屋。大家都跟进去,把门一关,都围在桌子岗围。音乐一起,简直听得如醉如痴.原来是印度电影《流浪者》里的《拉兹之歌》!好久没欣赏到这样的音乐了!这就是‘文革’造成的悲哀!当时所有的世界名著都被‘打倒’了,所有传统的民族音乐和世界名曲也被‘横扫’了。我们正是求知的年龄,感到很绝望,看不到希望。这样偷偷听唱片.也是对当时的文化专制的一种反叛吧!

“还还记得‘红一线’要正式亮相的那次排练吗?已经是下午3点钟了,苏大哥讲要把‘东方红’唱四部合唱,效果非常好。

…红一线’的乐队阵营齐整,有20多名成员;大小提琴、黑管,交响乐队才有的低音贝司都有,民乐就更不用说了。这是我们对艺术的一种执着追求。

    “有一次,全省的文艺宣传队游行,只有‘红一线’是一崭齐。我站在第一排,后面4个男同学戴着白手套,举着“红一线”的旗子。耍说我应该很投入,不该往后张望,但是实在忍不住耍往后看。一看啊,别把你吓着,整整齐齐的队伍,个子非常匀称,精神抖擞,一色军装,男孩全都戴白手套,女孩把皮腰带一系,好威风哪!只看见街两旁的群众放肆拍手,讲‘红一线’来了!‘红一线’来了!    还有那回到政干校看阿尔巴尼亚‘一手拿镐,一于拿枪’艺术团彩排,全省业余文艺宣传队只让我们‘红一线’去了。回来,男孩们就学他们的民间舞蹈,那个灵气,学得好像。烈士公园的国庆晚会,也是把我们安排在中心舞台,还不是因为‘红一线’在省里的名气大吗?

“那时候,长沙武斗好乱。白天要参加演出,唱歌.晚上大家在睡觉,我们三人轮流值班,一直要值到三四点钟。

“记得邱放唱独唱时,全场鸦雀无声,人们走路都是轻轻的,深怕惊扰这美好的意境。唱到最后。伴奏郭晓鸣自己被音乐和歌声激动了,把手风琴朝上一抛,然后一接,在最后的休止符上很动情地喊了声‘亚夏’,全场掌声雷动!

“我记得最后一次聚会是在清水塘韭菜园那里吃油条.邓夫子闷头在拉二胡,我端着酒杯一饮而尽。还记得我一巴掌拍在墙上不晓得痛,心里在滴血,在哭泣。后来被送到江永,那以后的日子更是一言难尽。

    “那几天风声蛮紧,不少组织被抄被抓,白天我们没演出,中午来了两个人拿乐器,大家情绪低落。有人说:‘能走的就走啦,莫同桐荫里。’晚饭后,慢慢又有了点人声。很晚了我睡了,迷蒙中突然听人喊:快走,快走,出事了!快点!哎,怎么这样恶?一看不认得,是外面来的抄家的人。我_下楼一看,男的在一个房,女的在一个房.有人喊着:‘自己先把东西拿出来检查。不然就搜身!’搜来搜去没什么东西。他们认为没事的就一个个放到坪里去。

到了坪里,大家都先后出来r。到了桐荫里口子上,看见一部汽车。巷子灯光很弱。听见有人讲郭晓鸣被抓起来了。紧接着,高高个子的郭晓鸣出来了,后面跟着几个人。郭晓呜被押车,大家沉默着。晓鸣向大家挥了挥手,车走了。黑暗中只听见一片哭喊声……深更半夜,我们十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又冷又饿。人被赶了出来,心里冤得很,有的哭,有的骂。天快亮了,大家要离开了。各散一方时,男同学女同学相互依依不舍,讲不出话,每个人脸上都有泪。

   “我们迎着黎明散去,不晓得到哪里去,‘红一线’从此就没有了。”

沉默!沉默!伤痕累累的“红一线”风雨之舟被打沉了!桐荫里也哭了!值得欣慰的是,“红一线”这条沉没于狂涛恶浪的光荣之舰,从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背叛与变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红一线”演出大获成功之后,来自各种背景的权势人物和组织,曾多次以解决户口、安排工作、分配权力‘席位’等承诺来收买过他们,但是全体“红一线”成员断然拒绝了各种收编企图,始终如一地保持了知青本色,将“红一线”的旗帜一直打到最后,表现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知青的崇高气节,和不为各种私利诱惑的铮铮铁骨。

“红一线”散了,但对“红一线”成员的个人迫害并没有停止。30多年后.“红一线”演员、郴县知青陈贤平回忆:因为我演了《血的控诉》,妈妈也受牵连被抓进派出所。我回到农场,被多次批斗。那天早上4点钟,抓人的来了,我听见有人讲:“有个女的姓陈,她跳血衣舞,举着血衣,在街上呐喊,12个国家的报纸都把她的照片登出来了”。他们点名点姓抓我,讲我里通外国,是省里来文件点了名的反动节目的演员。没进去时我还有点怕,到底只有17岁啊。关进去了,我倒不怕了,在专政班里,我还跳舞  反正每天要跪,每天早上要我们这些“黑鬼”跪下请罪,我不知道我到底犯了什么罪。

“红一线”编导、江永知青叶瑞溪回忆:《血的控诉》是我写的,我因此受了很深的创伤。“红一线”散了之后,因为歌登在《红一线报》,而且演出时别人录了音,于是便传到了外省。自一次。汀永县公安局的来找我.要我谈情况,说是台湾、香港、苏修都播放了这个歌,怀疑我里通外国,我当然否认。他们讲我不老实,要把我抓到县城去游街。他们把我捆着,站在汽车上,挂上一块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反动戏剧、反动编导、里通外国,叶瑞溪”,打个很大的×。游街时,我在人群里看到潘明臣,还有其他很多知青。我怕连累他们,眼光溜一下就不敢看了。这样,关了我一年。每天要跪着请罪,由武装民兵押着,在几千人的批斗大会上挨批斗。会上高呼:“打倒现行反革命份子叶瑞溪!”说我是“破坏上山下乡运动的革命路线,鼓动知识青年同城造反,里通外国,在国外造成声势”。我和谢方一关在一起.和他接触较多.他那种豪情感染了我。我在牢里经常大声唱样板戏,表达我心中的不满。我经常站在窗口.抓着铁栏杆大声唱。看守也没办法,因为我唱的是样板戏:“早也盼,晚也盼,望穿双眼……  ”关押期间,我被枪杆子押着去劳动,贫下中农能干的事,我能干,贫下中农不能干的我也能干。我学着治病,采草药,扎针灸,给很多农民治了病,有时被枪押着去扎针灸。一年以后,江永县公安局举行了一个大会,宣布对我“免予刑事处分”。后来在清理档案中,听说有很厚的文件和调查材料,都销毁了,我自己也没看到。

从那以后,我开始变得麻木了。原来喜欢我的姑娘很多,但是我出了事,回去以后,她们看见我就绕道,或躲起。只有我这位夫人,对我始终如一,而且在我被抓后,她去跟他们吵。那时候江永的农民,你越跟他吵,他越认为这个人好,没有鬼。我被关的时候.她每天走十几里山路去看我。有次过年,她带着炭和炉子,带着糯米粑粑,还带了瓶酒买通了看守的武装民兵,在牢里和我过了一个年……所以我觉得这辈子不能负她,要对她好。

五、“红一线”在春天的故事

    ——痛苦不能门忍受,它要铸就一个伟大,对我们自已和我们的民族都是这样。

1977年春.以原“红一线”成员为核心的省会知青艺术团在长沙天心阁知青酒家成立。是年6月,知青艺术团赴革命老区浏阳大围山演出,受到老区人民隆重热烈的欢迎。同年1月知青团又赴江永演出。那几天,江永县人民倾城而出,以山里人最真挚最质朴的全城大典欢迎重返第二故乡的长沙知青儿女。

当年“红一线”发起人之一李高涵,现在是知青艺术团的导演。她的先生王安华是省歌舞团副团长,现任知青艺术团特邀艺术指导。由王团长编舞的《春天的故事》成为知青艺术的保留节目。原“红一线”负责人郑敏,现在是知青艺术团的舞蹈演员、模特队主力。他的夫人海南知青何文娇也在知青艺术团,她是舞蹈《春天的故事》和时装丧演的演员。

  湖南知青艺术团演出的男子组舞《好汉歌》、“红一线”的灵魂节目《亚非拉人民要解放》里激情的黑人鼓手、现在的画家陈乃广,是知青艺术团的舞蹈家。他的夫人浏阳知青余慧也是艺术团成员。他们夫妇连袂表演的国标舞华尔兹与探戈深受观众喜爱,并多次获奖。陈乃广的水彩画在1999年元旦还参加了香港湖南美术作品联展。汤小约、汤小妞兄妹这一对“红一线”的宝贝,现任知青艺术团小品剧演员。汤小约参演的小品《天鹅湖》是艺术团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热心公益、能干实干的“红一线”默默无闻的乐队演员向伟嘉,现任知青艺术团的笛手,仍像当年一样,哪里有困难哪就能看见他。老成的潘明臣,历经磨难,仍深沉地喜爱他的音乐,现任艺术团的伴奏和音响管理。

  徐燕容,“红一线”有名的“小妖怿”,现在是知青艺术团功底日深的舞蹈家.她的舞蹈多次获省内外各种大奖。“红一线”金嗓子邱放现在张家界工作。她的女儿、师大艺术系毕业的汤静,以知青后代代表的身份,成为知青艺术团的年轻主持人。

  郭晓鸣,这位“红一线”最后一任队妊,现在是知青艺术团团长、知青酒家董事长。他的夫人、老知青们敬重的小妹妹汤学文是知青艺术团的独唱演员。她演唱的《春天的故事》只要一开腔,就获满堂掌声。人情练达、诗人气质的郭晓鸣,人生坎坷,创业艰难。多年来,他为知青酒家、知青活动,以及公益事业无私奉献,出资数十万元。新年刚至,湖南有线电视台以“知青活动家”为题报道了他的家庭,向社会介绍了一对崇高、勤奋、向上的夫妇和美的家庭生活。

  你听那春雷,春雨。那惊天动地的春雷中.可有“红一线”的鼓点?

   红一线啊!你有大哥大姐一样的苏孝元、李高涵,你有坚贞不屈的血衣姑娘陈贤平,你确挺身而出勇赴囚车的郭晓鸣,你有不怕坐牢、被枪杆子押着还为农民扎针治病的才华横溢的叶瑞溪,你有血气方刚、坚持到最后的谢方一….

  “红一线”,你是知青的苦难!

  你更是知青的伟大!

  你就是知青精神!

  “红一线”,在春天的故事里。

四、风雨桐荫里

——走进桐荫里,就像走进柔美的月光奏鸣曲。桐荫里,也像一只风雨中的小船,它干净,干净得让每一个亲近它的人心灵都变得圣沽、崇高。

  桐荫里,古城长沙一条幽深静美的小巷,尽管都市现代化的进程已将小巷拦腰划截,被大厦新楼包围的桐荫里,仍不减当年的风韵,依然是那样宁静,悠恬。

让我们走进桐荫里,听听“红一线”又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那时候,我们的纪律很严密,在那样乱的年代,从始至终楼上楼下的墙壁上没乱画一个字。我们与服务员的关系相当好。我们规定吃完饭的钵子必须送到厨房,平时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自己买肥皂洗被子;男同学住楼上,女同学不准上楼。每回演出,好多人去好多人回,没一个违反纪律。

“每天清晨,我们集体组织练形体功,练唱吊嗓,白天晚上背台词,练乐曲,整个小院宁静而优雅,走进‘红一线’,就像进了专业文艺团体。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还真有点解放军兵营牛活的味道。那时的生活也很艰苦,一片腐乳、三只酱辣椒也是一餐饭。

“有一天,郭晓呜搞了张唱片来,很神秘地耍大家进屋。大家都跟进去,把门一关,都围在桌子岗围。音乐一起,简直听得如醉如痴.原来是印度电影《流浪者》里的《拉兹之歌》!好久没欣赏到这样的音乐了!这就是‘文革’造成的悲哀!当时所有的世界名著都被‘打倒’了,所有传统的民族音乐和世界名曲也被‘横扫’了。我们正是求知的年龄,感到很绝望,看不到希望。这样偷偷听唱片.也是对当时的文化专制的一种反叛吧!

“还还记得‘红一线’要正式亮相的那次排练吗?已经是下午3点钟了,苏大哥讲要把‘东方红’唱四部合唱,效果非常好。

…红一线’的乐队阵营齐整,有20多名成员;大小提琴、黑管,交响乐队才有的低音贝司都有,民乐就更不用说了。这是我们对艺术的一种执着追求。

    “有一次,全省的文艺宣传队游行,只有‘红一线’是一崭齐。我站在第一排,后面4个男同学戴着白手套,举着“红一线”的旗子。耍说我应该很投入,不该往后张望,但是实在忍不住耍往后看。一看啊,别把你吓着,整整齐齐的队伍,个子非常匀称,精神抖擞,一色军装,男孩全都戴白手套,女孩把皮腰带一系,好威风哪!只看见街两旁的群众放肆拍手,讲‘红一线’来了!‘红一线’来了!    还有那回到政干校看阿尔巴尼亚‘一手拿镐,一于拿枪’艺术团彩排,全省业余文艺宣传队只让我们‘红一线’去了。回来,男孩们就学他们的民间舞蹈,那个灵气,学得好像。烈士公园的国庆晚会,也是把我们安排在中心舞台,还不是因为‘红一线’在省里的名气大吗?

“那时候,长沙武斗好乱。白天要参加演出,唱歌.晚上大家在睡觉,我们三人轮流值班,一直要值到三四点钟。

“记得邱放唱独唱时,全场鸦雀无声,人们走路都是轻轻的,深怕惊扰这美好的意境。唱到最后。伴奏郭晓鸣自己被音乐和歌声激动了,把手风琴朝上一抛,然后一接,在最后的休止符上很动情地喊了声‘亚夏’,全场掌声雷动!

“我记得最后一次聚会是在清水塘韭菜园那里吃油条.邓夫子闷头在拉二胡,我端着酒杯一饮而尽。还记得我一巴掌拍在墙上不晓得痛,心里在滴血,在哭泣。后来被送到江永,那以后的日子更是一言难尽。

    “那几天风声蛮紧,不少组织被抄被抓,白天我们没演出,中午来了两个人拿乐器,大家情绪低落。有人说:‘能走的就走啦,莫同桐荫里。’晚饭后,慢慢又有了点人声。很晚了我睡了,迷蒙中突然听人喊:快走,快走,出事了!快点!哎,怎么这样恶?一看不认得,是外面来的抄家的人。我_下楼一看,男的在一个房,女的在一个房.有人喊着:‘自己先把东西拿出来检查。不然就搜身!’搜来搜去没什么东西。他们认为没事的就一个个放到坪里去。

到了坪里,大家都先后出来r。到了桐荫里口子上,看见一部汽车。巷子灯光很弱。听见有人讲郭晓鸣被抓起来了。紧接着,高高个子的郭晓鸣出来了,后面跟着几个人。郭晓呜被押车,大家沉默着。晓鸣向大家挥了挥手,车走了。黑暗中只听见一片哭喊声……深更半夜,我们十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又冷又饿。人被赶了出来,心里冤得很,有的哭,有的骂。天快亮了,大家要离开了。各散一方时,男同学女同学相互依依不舍,讲不出话,每个人脸上都有泪。

   “我们迎着黎明散去,不晓得到哪里去,‘红一线’从此就没有了。”

沉默!沉默!伤痕累累的“红一线”风雨之舟被打沉了!桐荫里也哭了!值得欣慰的是,“红一线”这条沉没于狂涛恶浪的光荣之舰,从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背叛与变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红一线”演出大获成功之后,来自各种背景的权势人物和组织,曾多次以解决户口、安排工作、分配权力‘席位’等承诺来收买过他们,但是全体“红一线”成员断然拒绝了各种收编企图,始终如一地保持了知青本色,将“红一线”的旗帜一直打到最后,表现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知青的崇高气节,和不为各种私利诱惑的铮铮铁骨。

“红一线”散了,但对“红一线”成员的个人迫害并没有停止。30多年后.“红一线”演员、郴县知青陈贤平回忆:因为我演了《血的控诉》,妈妈也受牵连被抓进派出所。我回到农场,被多次批斗。那天早上4点钟,抓人的来了,我听见有人讲:“有个女的姓陈,她跳血衣舞,举着血衣,在街上呐喊,12个国家的报纸都把她的照片登出来了”。他们点名点姓抓我,讲我里通外国,是省里来文件点了名的反动节目的演员。没进去时我还有点怕,到底只有17岁啊。关进去了,我倒不怕了,在专政班里,我还跳舞  反正每天要跪,每天早上要我们这些“黑鬼”跪下请罪,我不知道我到底犯了什么罪。

“红一线”编导、江永知青叶瑞溪回忆:《血的控诉》是我写的,我因此受了很深的创伤。“红一线”散了之后,因为歌登在《红一线报》,而且演出时别人录了音,于是便传到了外省。自一次。汀永县公安局的来找我.要我谈情况,说是台湾、香港、苏修都播放了这个歌,怀疑我里通外国,我当然否认。他们讲我不老实,要把我抓到县城去游街。他们把我捆着,站在汽车上,挂上一块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反动戏剧、反动编导、里通外国,叶瑞溪”,打个很大的×。游街时,我在人群里看到潘明臣,还有其他很多知青。我怕连累他们,眼光溜一下就不敢看了。这样,关了我一年。每天要跪着请罪,由武装民兵押着,在几千人的批斗大会上挨批斗。会上高呼:“打倒现行反革命份子叶瑞溪!”说我是“破坏上山下乡运动的革命路线,鼓动知识青年同城造反,里通外国,在国外造成声势”。我和谢方一关在一起.和他接触较多.他那种豪情感染了我。我在牢里经常大声唱样板戏,表达我心中的不满。我经常站在窗口.抓着铁栏杆大声唱。看守也没办法,因为我唱的是样板戏:“早也盼,晚也盼,望穿双眼……  ”关押期间,我被枪杆子押着去劳动,贫下中农能干的事,我能干,贫下中农不能干的我也能干。我学着治病,采草药,扎针灸,给很多农民治了病,有时被枪押着去扎针灸。一年以后,江永县公安局举行了一个大会,宣布对我“免予刑事处分”。后来在清理档案中,听说有很厚的文件和调查材料,都销毁了,我自己也没看到。

从那以后,我开始变得麻木了。原来喜欢我的姑娘很多,但是我出了事,回去以后,她们看见我就绕道,或躲起。只有我这位夫人,对我始终如一,而且在我被抓后,她去跟他们吵。那时候江永的农民,你越跟他吵,他越认为这个人好,没有鬼。我被关的时候.她每天走十几里山路去看我。有次过年,她带着炭和炉子,带着糯米粑粑,还带了瓶酒买通了看守的武装民兵,在牢里和我过了一个年……所以我觉得这辈子不能负她,要对她好。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qq:1045480100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20 11:26:00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7247
积分:264510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访问友情周末的主页

发贴心情

五、“红一线”在春天的故事

    ——痛苦不能门忍受,它要铸就一个伟大,对我们自已和我们的民族都是这样。

1977年春.以原“红一线”成员为核心的省会知青艺术团在长沙天心阁知青酒家成立。是年6月,知青艺术团赴革命老区浏阳大围山演出,受到老区人民隆重热烈的欢迎。同年1月知青团又赴江永演出。那几天,江永县人民倾城而出,以山里人最真挚最质朴的全城大典欢迎重返第二故乡的长沙知青儿女。

当年“红一线”发起人之一李高涵,现在是知青艺术团的导演。她的先生王安华是省歌舞团副团长,现任知青艺术团特邀艺术指导。由王团长编舞的《春天的故事》成为知青艺术的保留节目。原“红一线”负责人郑敏,现在是知青艺术团的舞蹈演员、模特队主力。他的夫人海南知青何文娇也在知青艺术团,她是舞蹈《春天的故事》和时装丧演的演员。

  湖南知青艺术团演出的男子组舞《好汉歌》、“红一线”的灵魂节目《亚非拉人民要解放》里激情的黑人鼓手、现在的画家陈乃广,是知青艺术团的舞蹈家。他的夫人浏阳知青余慧也是艺术团成员。他们夫妇连袂表演的国标舞华尔兹与探戈深受观众喜爱,并多次获奖。陈乃广的水彩画在1999年元旦还参加了香港湖南美术作品联展。汤小约、汤小妞兄妹这一对“红一线”的宝贝,现任知青艺术团小品剧演员。汤小约参演的小品《天鹅湖》是艺术团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热心公益、能干实干的“红一线”默默无闻的乐队演员向伟嘉,现任知青艺术团的笛手,仍像当年一样,哪里有困难哪就能看见他。老成的潘明臣,历经磨难,仍深沉地喜爱他的音乐,现任艺术团的伴奏和音响管理。

  徐燕容,“红一线”有名的“小妖怿”,现在是知青艺术团功底日深的舞蹈家.她的舞蹈多次获省内外各种大奖。“红一线”金嗓子邱放现在张家界工作。她的女儿、师大艺术系毕业的汤静,以知青后代代表的身份,成为知青艺术团的年轻主持人。

  郭晓鸣,这位“红一线”最后一任队妊,现在是知青艺术团团长、知青酒家董事长。他的夫人、老知青们敬重的小妹妹汤学文是知青艺术团的独唱演员。她演唱的《春天的故事》只要一开腔,就获满堂掌声。人情练达、诗人气质的郭晓鸣,人生坎坷,创业艰难。多年来,他为知青酒家、知青活动,以及公益事业无私奉献,出资数十万元。新年刚至,湖南有线电视台以“知青活动家”为题报道了他的家庭,向社会介绍了一对崇高、勤奋、向上的夫妇和美的家庭生活。

  你听那春雷,春雨。那惊天动地的春雷中.可有“红一线”的鼓点?

   红一线啊!你有大哥大姐一样的苏孝元、李高涵,你有坚贞不屈的血衣姑娘陈贤平,你确挺身而出勇赴囚车的郭晓鸣,你有不怕坐牢、被枪杆子押着还为农民扎针治病的才华横溢的叶瑞溪,你有血气方刚、坚持到最后的谢方一….

  “红一线”,你是知青的苦难!

  你更是知青的伟大!

  你就是知青精神!

  “红一线”,在春天的故事里。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qq:1045480100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20 11:26:29

 3   3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