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贴心情](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中山湖忆
找到尘封34年的老照片,进行翻拍后,清晰可见。娇小柔弱的她扎着两根羊角小辫,一脸纯真稚气。她赶上了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代。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在中山湖农场锻筋骨,炼红心,磨意志的经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老知青还告诉她:“72年建场时,这里是没有人烟一眼忘不到边的烂湖田。他们从很远的山上砍来树木,搭茅棚,开湖造田。饿了,野餐充饥,困了,睡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阴冷潮湿的茅棚里。白天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晚上捧着被湖田里的菱角刺,扎伤了的双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挑刺。女知青们挑菱角刺时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好在二队的田没有什么菱角。”听到这里,她不禁对老知青肃然起敬起来,但马上心一沉,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将这样度过么!
第一天劳动,队长安排出牛栏粪。她脱掉双鞋,挽起裤腿,那象“白莲藕”一样的双腿露了出来,深一脚浅一脚插入牛粪里,全身立刻起了鸡皮疙瘩。用锄头掏牛粪时,一股恶臭味扑鼻而来,翻肠倒肚,一阵晕厥,感觉要窒息,她极力强忍着怕让旁人看见。休息片刻时,躲在一边将苦涩的胆汁都呕吐出来了。午饭是一碗雪白的大米饭和没有多少油水,煮的跟猪食差不多的小菜。此时,想妈想的豆大的眼泪滚落在碗里,一口也咽不下去,下午,饿得眼冒金星。“白莲藕”变成了“泥杆子”。没油分子的饭菜,也能够狼吞虎咽了。
几天后,她跟着大伙投入到了紧张的“双抢”当中。又是一个难忘的第一天,割稻谷,拿起镰刀,模仿着农民,老知青的模样,弓腰弯背,“嚓嚓嚓”很起劲的干了起来。突然,钻心裂肺的疼痛,使她颤抖不已。“哎哟……”大家围过来一看,中指头去掉了一块肉。鲜血汩汩象泉水一样流淌,她咬紧牙关,面色苍白,控制不住的泪水滴落在伤口上,十指连心呀,这如同雪上加霜难以忍受。好心的农民给她作了简易包扎后,又继续作战。原来,她是割禾的姿势不正确造成的,镰刀口应该朝下割。她用血的代价学会了干农活。
“双抢”是农场最艰苦的劳动。披星戴月,头顶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累的她晚上睡在床上,骨头象散了架样疼痛,眼泪滂沱打湿枕头,清晨摖干眼泪挺起胸膛又继续上战场。一干就是两个月,有时候难睡上3到5个小时。男孩子更苦,收工时,已饿得饥肠辘辘,还得挑一担超过自己体重的稻谷回来。这些年少的“知麻子”在承受着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和缺少营养的饮食的同时,身体心灵备受熬煎啊。他们是多么渴望能获取文化知识呀,梦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眺望那无边无际的稻田,真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在农场的5个年头里,春插,双抢,改田,修渠,抗严寒,战酷暑,细皮嫩肉的妹子变成了“古铜”色的南亚人。肩膀上的老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双手的老茧添了一层又一层。没有了眼泪,没有了悲伤,她已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中山湖那一段经历,让她明白了,生活,勤俭不贪图奢侈。
中山湖那一段经历,让她明白了,工作,勤奋追求更完美。
中山湖那一段经历,让她明白了,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