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读过他的书,也没有看过他的电影,光凭这几句话,也不知道他到底主张些什么。不过我倒觉得他似乎在模糊着什么,“忆苦思甜“和个人对人生中的某段经历的回忆应该不是一回事吧?xxxx中全民族遭受的苦难和现时某些人茶余酒后的无病呻吟也应该不是一回事,营养过剩到要减肥和饿肚子就更不是一回事了。另外,我觉得现在的文化人有一点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味道。再就是会忽忧,明明是歌唱得难听,却要说是什么“绵羊音”。
补齐“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
上接:“对待苦难也需要有平等精神。”
西川有句诗:“乌鸦解决乌鸦的问题,我解决我的问题。”带着这样一种独立、现代的精神,我们去看【北京杂种】,就能体会到张元的愤怒与躁动,我们也能理解【冬春的日子】中那些被王小帅疏离的现实感。而【巫山云雨】单调的平光和【邮差】中阴郁的影调,则表现着章明和何建军的灼痛。他们不再试图为一代人代言。其实谁也没有权利代表大多数人,你只有权利代表你自己,你也只能代表你自己。这是解脱文化禁锢的第一步,是一种学识,更是生活习惯。所以,痛苦在他们看来只针对个人。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你就无法进入他们的情感世界。很多时侯,我发现人们看电影是想看到自己想象中的那种电影,如果跟他们的经验有出入,他们会惶恐,进而责骂。我们没有权利去解释别人的生活,正如我们无法喜欢赫尔措格的一个名片【侏儒也是从小长大的】。生活没有那么多传奇,但每个人长大都会有那么多的经历。
对,谁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开始怀疑他们对经历与苦难的认识。
下接:“在我们的文化中,”
三段一起看,贾导的主张能看得更明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