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六九年四月到达靖县的,按政策我们的口粮应该供应一年,即到第二年的三月。到了秋收的时侯,来了一个通知;口粮只供应到秋收,以后就吃队上分配的粮食。刚好那年我们队上减产,加上我们来得迟。工分少。决算一办,粮食一分到手,可愁坏了管家;这点粮食怎么能吃到明年?
于是作了俩项决定:
一:节约,每天改吃一餐稀饭。
领袖不是有过这样的指示吗“平时吃稀,忙时吃干。”
二:求援,要求家里寄粮票。
干也好,稀也好,由于没有限量,所以并没有挨饿,只是心里不踏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领袖的指示真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还好,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上级又来了新指示,口粮还是供应到三月,我们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可社员们就没有这样幸运了,他们要靠不多的粮食撑到新粮登场!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这青黄不接的日子他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当然,肯定首先是找人借,然后是想法用别的东西填肚子。
我看到过的有这么几种;秋天收获的青菜用开水烫过,然后晒干,食用时用鼎罐煮好。
山上采来的厥菜,同样也是用鼎罐煮食。
更奇特的是吃杨梅填肚子!
到靖县之前,我看到的杨梅又小又酸。当我看到队上的姑娘们从山上摘下的杨梅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杨梅!可杨梅再好也不能当饭呀!
原来他们吃杨梅是连核一起吞的,吃杨梅来当中餐!
今天的年轻人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谈,若不是我的亲身经历,我也难相信。
第二年收成好一些,多收了三、五斗。多收了粮食就能多分吗?
不,你得首先完成“征购粮”。这中间有公粮,也就是农业税,当年是一定要收粮食的。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发展了,改为可以用货币交纳,现在则和所有的涉农税收一起取消了。另外就是统购粮,收成多了。这是要多交的,自己只能留一定数量的口粮。留多少呢?大概人平四、五百斤谷的样子。你可能要说,平均一天有一斤多米,不少了呀!但是,第一,五百斤谷是比较高的标准,在我所供职的某农业大县,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等的生产队才能吃到这个标准。第二,那是一个副食极其匮乏的时代,人人都忒能吃,我本人就曾一餐吃过一斤二两米的饭。为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五百斤的标准人口一半,工分一半,劳动力少的家庭就更感到不够。
队上的粮食多了,谁都想能多分一点。借了粮的要还,家庭副业也要粮食,不然做屋的钱那里来?儿子的彩礼、女儿的嫁妆那里来?要想多分就只有少报产量,而这不是一件容易办的事。
第一,有风险,瞒产私分可是政治错误。
第二,你得有点技术含量,要掌握好那个度。搞农村工作的干部秋收时在你队上一转,那产量能估得八、九不离十。搞得太离谱是不行的。于是队上开了一个会,决定少报产量,我们也同意。不是我们觉悟低,你想,全队的汉子都用祈求的眼光望着你时,这个原则你怎么坚持?
最后,这个产还是没有瞒成。因为县里下来的干部是有征购任务的,没有瞒他都想你多报,何况你还想瞒!三下五去二他就使你说了实话,用的方法简单文明又有效:把队长叫到大队,一天不坦白,一天不准回来。要不了几天,队长就顶不住了。学习了几天,家里少做了好多家务事!不过,收成好还是使社员得到了好处,那一年每家都分了不少的“二弯谷”(就是风箱傍边那个口出的、不饱满的谷,可以打出半粒米。)多少也解决了一些问题。
从七十年代的“瞒产”到九十年代的“卖粮难”这中间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我没有学过杨小凯专攻并很有成就的经济学,不知道如何解读他。用老话讲只怕当年还是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后记:谢谢诸君的指点,按老团君的办法帖一下,如不成功,只好又麻烦版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