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众所周知是知识青年的简称。这一自60年代袭用至今的专用称谓,可泛指当年上山下乡的群体,也可特指其中某一个体;但有别于上世纪上、中叶“智识青年”的概念。前者特指60-70年代上山下乡者,而不论其学历知识如何;后者则应属学历较高识见较多的青年人士。所以,当年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初中毕业上山下乡者,都有幸成为了“知识”青年,当时虽感自愧,却乐得领受;而成为终生“名份”之一却始料未及。
细想起来,“老知青”却有点异样。既“老”又“青”岂不矛盾?然而约定俗成习以为常,也无须深究。知青相遇、相聚,相互之间总有一些他人难以体验的相知、认同、亲近、互信以至互敬的好感。所以,我喜欢这一称谓或者说“名份”!
上“湖知网”后,我这老知青意外地又成了“初下乡”,继而由“小知青”晋升“知青”。藉以时日,能在虚拟空间也当上“老知青”,我也就满意了!
早岁离乡悲辍学 中年苦斗为打拼
半世炎凉如梦幻 一生名份曰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