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磁辐射知识
一、什么叫电磁辐射。
电场和磁场的传播过程生成一个作用力场,这个作用力场叫做电磁场,这样的传播过程叫做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大小的三大要素。
1、辐射源的强度; 2、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3、受辐射的时间长短;
比如:
辐射源发出的电磁强度越强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如电脑、电视、手机、微波炉等离人体都很近,电磁辐射强度大,所以危害也比较重,像灯、高压线等虽然有辐射但是离人体比较远,辐射也就比较小。电磁辐射还有个累计的效应,偶尔一两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是日积月累就会慢慢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长期面对电脑的IT人士,手机用户等。
三、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一个同步振荡的过程,一般受到电磁辐射的人都会感觉到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体征变化也有可能脱发、掉发的情况,眼睛通常会发涩、发干、大强度的会导致白内障。血象上还会有一些变化,如血压时高时低,白血球有时候也发生过高的现象,如检查心电图还可能发现心悸、心率失常的症状。
人体是导电体,人体内的经络系统是生物电流循环体,使人体本身成为电磁场,人体受到外界的电磁辐射,就会存在电磁感应,生成新的磁场,从而干扰人体正常的电磁场,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下:
1、改变神经细胞的电传导;(使人感觉到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2、导致内分泌紊乱;(使人的免疫力下降,疾病发生率增高,致使婴幼儿生长迟缓、儿童发育障碍等)
3、导致癌细胞及其他变异细胞的产生;(这种变异将会遗传。比如:癌症、白血病、各种瘤增生、尤其对女性脸上色素沉着以及不育症等)
4、导致细胞蛋白质凝固;(比如:白内障、视力下降等。)
四、电磁辐射对孕妇危害最大。
国外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认为电磁辐射有有可能引起胎儿的畸形,我国的上海、深圳等很多城市都有过统计,研究认为手机和电脑是致使胎儿畸形最大的疑凶,其次才是化学毒物,最后是其他因素。
像辐射引起胎儿畸形的大量的媒体报道数不胜数,耳濡目染。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传出消息:该院B超室在短短20天,查处10例畸形胎儿。小的只有3个月,大的已接近临盆。
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时,2.7%有先天性畸形。电磁辐射污染是引起胎儿畸形的罪魁祸首。
婴幼儿智力发育不良和免疫力下降,也是同样的道理。
1995年国内报道:湖北省某单位16名邮电储汇电脑操作员,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间8人10次怀孕中就有4人6次出现异常妊娠。
众所周知,孕妇严禁照X光。这个规定不是保护孕妇本人,而是保护胎儿的。并且美国卫生部刚刚认定X光射线为致癌物质。
电磁辐射早已经在全球引起广泛的关注,国际上把它称为是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及噪声污染以后的第四大污染源。
《知识二》
电磁辐射的危害
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介绍,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研究,国内外多数专家有着共识,他们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潜在的危险,主要有6个方面:
一:电磁辐射是造成儿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认为,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生活环境距高压线太近,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二、能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病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瑞士科学家研究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美国德克萨斯州病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所做的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
三、影响人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我国某省对16名电脑操作员的追踪调查发现,接触电磁辐射污染组的操作员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8人10次怀孕中就有4人6次出现异常妊娠。有关研究报告也指出,孕妇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计算机,流产率增加80%,同时畸形儿出生率也有上升。
四、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是缺陷儿,其中25万智力残缺,有关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五、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六、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是对电磁辐射敏感的人群。
《知识三》
电磁辐射可引发呼吸类疾病
“电子烟雾”又称电磁辐射。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电视以及其他常用家电都会或多或少地释放“电子烟雾”。英国科学家近日表示,通过多项实验,他们得出了一项令人非常震惊的研究结果:“电子烟雾”可能会引发哮喘、流行性感冒和其他的呼吸类疾病。
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刊登在8月份的英国《大气环境》杂志上,为长期以来“电子烟雾”是否有害、是否会引发呼吸道疾病的争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危险就在身边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环境政策中心的科学家们对在工作中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而产生头痛等健康问题的员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手机、打印机、电脑、电视机、电炊具、灯,甚至是电线产生的电场,能够将微小的粒子散播到空气中,比如病毒、细菌、过敏原和高有毒污染物质等等。因为它们非常小,只相当于人类头发的八十分之一,因此它们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而且被人类不停地吸入。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粒子将被吸附在人们的肺部和呼吸道内壁上。而电场越强,危害就越大。那些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衣物和床单释放出来的静电则加剧了这一问题。
此外,研究还表明,“电子烟雾”还会降低空气中氧分子的浓度。氧分子对人体有益且能被人体吸收,它能够杀灭有害细菌。
小心办公室电磁场
领衔这项研究的基思·贾米森向人们描述了典型的办公室电磁场图。他说:“电磁场对空气具有很大的影响,人们的皮肤和肺也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电磁场会增加人体内的毒素量,污染物的危险和感染的危险随之增加。”
此外,贾米森还对医院中电器的影响感到特别担心,在那里,很多病人每天被很多电子仪器包围着,而且经常使用人造材料的床单。
但他表示,“可以在家里和办公地点采取很多简单的方法,来降低有毒物质对我们身体的损害,以及患病和传染的危险。”比如,人们一定要确定电器,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是接地使用的,同时避免使用人造材料,而且在电器不用的时候一定要把电源拔下来。
研究手机和Wi-Fi系统
人们对“电子烟雾”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的担心由来已久。上世纪50年代起,就有人怀疑电场会引起呼吸类疾病。随着“电子烟雾”成倍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电子烟雾”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
去年,牛津儿童癌症研究中心报告说,居住在距离高压线200米范围内的儿童罹患白血病的危险,比居住在高压线600米外的孩子高69%。家电和办公设备产生的低压,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称,在对“电子烟雾”进行研究后,目前也有必要研究移动电话和Wi-Fi系统的电磁辐射是否有相同的影响。
《知识四》
电磁辐射损伤人体的机制
首先,人体是个导电体。电磁辐射对于人体会产生电磁感应,并有部分的能量沉积。电磁感应可使非极性分子的电荷再分布产生极性,同时又使极性分子再分布,即偶极子的生成。偶极子生物膜电位异常,从而干扰生物膜上受体的表达及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功能的异常及细胞状态的异常。
其次,电磁辐射对人体电生理的影响。人体的感受器如眼、耳,皮肤上的冷、热、触、疼感受器等等接受外界刺激将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由周围神经系统再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反馈,反馈信息传给人体的效应器产生人的有意识的行动。而这里所讲的神经冲动及所谓反馈信息,就是神经细胞上的电传导。当电磁辐射改变了生物膜电位时也应改变了神经细胞的电传导,扰乱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日积月累会导致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群。神经衰弱具体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健忘等,严重者可导致心悸及心率失常。
电磁辐射还可导致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腺体细胞功能状态的异常,将导致激素分泌异常,电磁辐射作用于肾上腺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素水平降低,直接导致抗损伤能力降低;作用于垂体则使生长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儿童生长迟缓;作用于甲状腺及旁腺将使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异常,导致儿童发育障碍;作用于松果体则松果体素水平下降,同时导致生物钟紊乱。
电磁辐射有可能诱导变异细胞的产生。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其遗传物质是DNA。母细胞复制子细胞的过程就是DNA的复制传递及表达的过程。当这一过程受到电磁波及其它致癌因素干扰时,就会诱发癌基因,导致癌细胞及其它变异细胞的产生。因此,当人体处在免疫力低下时就会使癌症的发生率增高。电磁辐射使生物膜功能紊乱甚至破坏,会抑制细胞活性,如精子生成减少及活性降低,产生不育症,脸部皮肤细胞代谢障碍而产生色素沉着等。
微波辐射进入人和动物眼睛的伤害是微波热作用的一个明显例证,人和动物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构造,它主要由晶状体和玻璃体等构成,眼睛内存在大量水分和少量血液脉管,其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很高,微波的穿透深度很小,也就是进入眼球的微波功率被迅速衰减,表明眼球对微波功率具有很好的吸收特性。电磁辐射作为一种能量传递方式,还会直接将能量传递给原子或分子,使其运动加速,进而在体内形成热效应。当微波作用于人的眼睛,眼睛晶状体水分较多,而更易吸收较多的能量,从而损伤眼的房水细胞,晶状体内无血管成份,代谢率低,很难将损伤或死亡的细胞吸收掉,日积月累在晶状体内形成晶核,导致白内障的产生,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经过大量科学实验发现:高功率密度一般大于10mW/cm2,此时以明显的热效应为主。长时间接触高功率密度的辐射,可以造成机体损伤甚至死亡。短时间接受高功率密度辐射,可引起眼睛的损伤,易发生白内障。在低于1mW/cm2的低功率密度下,热效应不起主要作用。长时间接触低功率密度的辐射,动物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细胞免疫功能会受损害。另外。辐射对遗传、生育和致畸也会产生影响。
许多国家已经观察到职业性的微波辐射,导致了植物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虚弱综合症和其他慢性辐射效应。对这些综合症的致病机理是有争议的。微波辐射接触者的主诉症状主要是:头痛、头晕、疲劳、无力、过敏、衰弱、失眠、忧郁、神经紊乱及性功能疾病、胸痛及难以说清的不舒服感,在身体检查方面,发现手臂伸长时手指发颤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