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上,我们这次是游了南山牧场,但实际上,我们在那里不过呆了一晚一上午,而给我留下永久而深刻回忆的,只有观赏紫阳峰的那几十分钟。
从武冈动身去城步,就已下午三点多钟,等到进南山,太阳都已快落山了。一路上,景致当然不错,一道小溪,被一座座拦河坝拦住,形成时宽时窄的水面,群山的绿就缓缓地在里边流淌开来;山上,层层叠耸的绿树丛中,冷不防地,就会爆出一丛红叶,像一团火焰在绿风中摇曳,那树,似乎不像是常见的枫杨,也不知叫个什么名字。不知不觉地,溪流不见了,车子开始爬山,盘旋着,蜿蜒着,慢慢地,看着周围的群山逐渐到了我们的车下,也看到白云环绕的山腰之上,夕阳仍懒懒地照着,终于,公路转到了和蓝天相接的山顶,南山牧场到了。下车,买票,拍照,山风猎猎,气温极低,和山下简直是两个世界。奇怪的是,一般高山上是没有大树的,但这里却不然,上山的小路边古木参天,在淡淡的晚霞中,枝柯朝一边横斜着,展示着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进了大门,车子又开了二三十分钟,到了一山间盆地,我们住宿的宾馆就在那里。吃完晚饭,外边已月光如水,我们鼓足勇气在外边窜了一下,没有见到几个弟兄。寒气太重,不可久留,赶紧躲回宾馆,打开电热毯,听着窗外怒吼的山风,伴着窗玻璃砰砰的响声,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没有听见惯常弟兄们大呼小叫“拍日出”的喧闹,拨开窗帘,外边已然大亮了。把所有带去的衣服都穿上,赶紧出门,真漂亮啊,一个一个的小山包安稳地躺在阳光下,几头奶牛在溪边静静地吃着草,天是蓝艳艳的,空气是洁净透明的,风是凛冽刺骨的,拍了几张照片,手已冷得发麻,赶紧就跑回宾馆了。
吃完早饭,游览紫阳峰。紫阳峰,也就是南山顶上的一个小山包,既不雄奇也不险峻,使人吃惊的,是它那阳光下的艳丽和那能将人吹到的巨风。
一登上峰顶,金色的朝阳、绿色的草地、蔚蓝的天空、组成牧场的一个又一个沐浴在阳光下的小山包,刹那间便给人一种巨大的震撼。南山牧场的草,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人工培植的。天生的,现在已经枯黄,而人工培植的,却葱绿依然,不高,叶面像涂了蜡一般,亮亮的。阳光下的草地,暖暖的,黄绿黄绿,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背阴的地方,绿绿的、幽幽的,柔润无比,像地毯一样,坐卧皆宜,再加上草地边缘上那几棵树形奇美的树(好像是法国梧桐,但我想应该不是),真是一神仙境界。
再说风,山顶的风,是我平生所仅见,大、有力、一阵一阵地,将地上的落叶吹成一条线,飞滚着,翻腾着,像一条黄龙,沿着地面一直游走到山脊,而我们的几位女士,竟然被它吹翻在地。我的体重不算轻,然而,在这巨风下,也有要倾倒的感觉,当我跑到紫阳峰对面的小山包照相时,根本不敢迎风而立,只好趴在地上照了两张。我不知道,这是紫阳峰的常景还是偶尔出现的情况,如果是偶尔,那就真是奇遇了。我还不知道,回来看照片时(包括几位大师的作品),紫阳峰似乎总不像是我眼睛所看到的那样,缺乏了那种勃勃的生气和色彩的灵动,是否这也是山风的影响呢?
离开紫阳峰,我们还看了高山红哨和茅坪湖景区,一般,不看也可。
最为遗憾的是:
第一,在来的途中没有时间停下来欣赏沿途的景色,在山谷中和上山途中景色秀丽和奇特的地方无数,如果停几个点,弟兄们肯定要多出许多作品。我想,有时,我们把到达预定的景点看得太重了,其实,四处皆景,走也是玩,玩也是走,像徐霞客那样,才是真正的旅游。当然,这种旅游,人数不能太多,时间不能太紧,身体不能太差,银子不能太少,像我们这辈子,很难达到这种境界了。
第二,没有走老山界景区的那三公里路。老山界,我们从课本上早就熟悉了它,我还记得,陆定一写道:红军爬老山界,点着火把,之字形的火把一直和天上的星星相接。我想,当年红军爬老山界,实际上就是爬南山,从山脚一直爬到山顶,现在所谓的“老山界景区”,不过是山顶的一段罢了。上山时,在“老山界”标志旁,我窥视了一下爬山的小道,路边风景极佳,高路入云端,两旁红树青山,令人神往。
天下事不如意者常十九,留着这些遗憾吧,天下的美景是看不尽的呀!
山上的风有好大?这是我在宾馆的窗口隔着玻璃照的,风把这个拦挡的不锈钢杆子吹得滴溜溜地乱转。
早上的天气有好冷?看看天井的打扮吧,左缠右裹的,想来冬天也没穿得这么累赘吧。
这就是紫阳峰,在南山顶上,说是“峰”,有点夸张了,实际就是一个较高的土包,在南山也算是个制高点了,上有一亭子。在初阳的照耀下,漂亮无比。
紫阳峰上,张老三是最受女士们欢迎的,尤其是身轻如燕者,大家都争相挽着他,以免被巨风吹倒。
受欢迎者中排名第二的,是远山,看,杨柳抓着远山,正迎风而下。
这是谁?认得出吗?
蔡家湾弯着腰,一手抓相机,一手紧抓帽子,生怕大风吹走了它。
新创意!
铜匠和念想背靠着背,合二人之力以防止被巨风吹倒;在高山红哨上,菁菁头戴塑料袋,以抵御被风吹起的碎石。
比较一下哈兔和紫气东来的头发,一个狂舞飞扬,一个巍然不动。大概,一笔写不出两个“紫”字,同姓自然是要照顾的,天上和人间、人情和神情,本就没有什么两样啊。
也算是一张小规模的集体照。
南山之行的最大收获之一,买了地道的南山出的高山萝卜。
在山上买,七八毛钱一斤,有时是块钱一个,一到城步县城,就要一块五一斤了。高山萝卜确实好吃,炖骨头,雪白如玉,甘甜如乳;红烧,醇厚香浓,回味无穷。
女同胞们当然是主力军,左一袋右一袋的,连张老三也未能抵抗得住,为了讨好未能同行的领导,买了一大蛇皮袋,据说花了30元。
下山途中,停下来拍照,但也有把物质看得重于精神的,只顾着采摘乌泡粒粒了。这东西,在长沙是五月左右吃的,南山上,怎么十一月份还有呢?吃了几颗,味道还不错,但水分似乎没有长沙的足。
头天上山时所见。
进山之前,在一加油站见到了这一车人。哭泣的小孩大概是不小心碰在铁杠上了,大哭不止,眼角上方还碰出了血。安乡的大萍拿出了创可贴,要给他粘上,他吓得要死,哭得更厉害,好不容易给粘上,他仍啼哭不止,幸亏张老三联想到自己幼时的经历,拿出一包吃食送给他,哭声立时便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