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8.29.:
天,突然晴了。使得我们在送别两位大学生的今天,有机会一同合影了!
在茂密的玉米地旁,我们还拿着劳动工具,聆听着“十大”新闻公报;
以长势正旺的药材为背景,我们塑造了一组出工群像,大步前进;
在贴着大幅标语的房壁前面,我们聚集在一桌旁,怒目圆睁,正写批判的大字报;
测旁是丰收的党参,我们团团围住陈队长,专心听他上着阶级教育课;
……
一张张胶卷扭过了;
一个个镜头拍完了。
大家心中,荡漾着千层激浪:党的关怀.人民的期望,一切的一切,都给与我们极大地鼓舞.鞭策。将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进!为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宣传毛主席光辉思想,我们将献出自己的一切!
1973.9.12.:
我和时间
算算日子,到今天,我们已整整参加了六个月的劳动锻炼了。时间啊,是那样的不声不响地溜走了。当你再回忆它的时候,它仿佛在讥笑你说:六个月,有收获吗?——脸,不由得被它问红了。是啊,收获有多少呢?真叫人惭愧.内疚.。
时间啊,请你千万怜惜我一下,慢点走,好吗?待我赶上你,行吗?可那无情的秒针是那样骄横,简直像没听见我的话,仍旧“滴答.滴答”越走越欢呢!唉,谁叫自己无能呢?谁叫自己不抓紧.不努力呢?这种人,当然得不到怜惜。更不值得怜惜。还是加油.努力,随着时间一道前进吧!
1973.9.16.:
在欢庆党的“十大”胜利召开的盛大日子里,小组一个接一个:上大学去的;到省里.县里开会去的。真想不到,我也被卷进了其中(不过不是开会)。暂离两个月——到公社小学代四年级的语文和四.五.六年级的音乐课,另兼四年级的班主任。这突如其来的任务,真把我难住了:去吧,水平有限,从未干过。犹如擀面杖吹火;不去吧,这是组织决定。还经过公社党委研究.讨论呢!怎麽办呢?不容置疑,应取第二种,得服从组织决定。这作为一个共青团员来说,是应该具备的起码的组织观念啊!
困难,得正视它,不能掉以轻心。应把困难设想得更多一些。新的环境,新的课堂,新的任务,新的要求——这一切,都有待于自己认真.刻苦,老老实实地学习。学政治,学文化……总之,要学习的课目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抓紧当前的“十大”文献的学习,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把批林整风放在重要位置,时刻不能忘:路线是个纲!反正任务挺多。还有要保持小学生的位置,向周围一切人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校一切活动。一言以蔽之:只有好好完成这次任务的理由,没有半点乃至一丝不出色的道理!
用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标准,不分时间.地点地要求自己!……
1973.9.19.;
变
现在,我所处的环境变了。但是,改造世界观的根本任务.接受再教育的小学生位置变了吗?没有.没有!(老知青的叮嘱,给了我极大地教育)
周恩来同志在“十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全党要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坚持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改造世界观。”虽然这是对全党的号召,但我是党的助手——一名共青团员,也得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对照自己。所以,改造世界观的问题,并不因为环境变了而放弃;接受再教育的小学生的位置,也同样不能因为环境变而变!
到了新的环境,当然,熟悉环境是需一段时间的。但不能以这为借口。认真看书学习不能停;改造世界观不能停;接受再教育.甘当小学生得持之以恒!
——见礼堂没扫,我利用早晨的休息时间,独自用小扫帚扫干净了;
见有的老师搞劳动,我也主动去参加;
见有桌椅在外面,我将它搬回教室……
总之,自己得自觉。分配自己干的,要努力.出色的完成。没分配自己的,更得多动脑.多出力。
好好向老师.同学们学习。把自己所做的一切工作,上升到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把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当作是改造自己世界观的课堂;当作是向他们学习的课堂!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该朝着正确的方向变。把一切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存在的)变为于人民有利的东西。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攀登一个一个的高峰!
1973.9.22.:
反潮流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原则
“十大”周总理的政治报告,总结了党内十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当一种错误倾向像潮水般涌来的时候,要不怕孤立,敢于反潮流,敢于硬着头皮顶住。毛主席说:反潮流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仔细深思这几句话,深知:能不能识别错误潮流,能不能顶住,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是需要高度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而这种觉悟,决不是天生的;决不是固有的。它有待于不断的刻苦认真的弄通.弄懂马列.毛泽东思想。
回顾自己高中毕业时,面对何去何从的问题,也体现了一个能否顶得住错误潮流的问题。
清楚地记得,我当时面临着一个去农场,还是去药场的问题。去农场,同学集中,离家近,一望无际的平原;去药场,单独孤僻,离家几百里。“山在眼前立,云傍马头生”。而且高寒,生活条件差多了。吃的是杂粮等等。面临这些实际情况,绝大部分同学积极主张去农场。但是,我却有自己的想法:“好钢,需在高温中冶炼;意志,只有在艰苦中磨练。自己骄.娇,不经过艰苦的磨练,怎能去掉呢?一个不去,两个不去,那谁去?山区谁来建设?虽然在平原生活惯了,但山区需要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新人来更好的建设它!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于是,我把想法告诉了领导,并提出了申请。与此同时,什么“蠢宝”;什么“六二”(津市通称的那种不明白的人)的指责,铺天盖地。有的甚至当面斥责;有的用行动来以示诅咒。面对这一切,我当时口头上坚决顶住了。但听到与我同去的一个女伴不愿走了,我在思想上也动摇起来。这时许多要好的.知心的朋友便劝我:“你一个人去干啥?人生地不熟,伴也没一个”。有的说:“你干脆到农场去,同学又多,互相关照得一点。现在要求还来得及。”连校工宣队的师傅也担心,问我一个人走不?是否转到农场去?……我最后坚定下来:伴不是固定只有一个的。最重要的是阶级的情谊。毅然做好准备,与不相识的十多位同志一道来到了这里!
通过这段斗争,我觉得对自己是一次较大的锻炼。对于这件事,也有人在信中都还在指责我,说不听劝告.太犟。——只要犟得对,我是一定要犟到底的。
今后,我还得认真看书学习,不断提高路线觉悟;提高识别能力。要敢于顶潮流也就是说,只要是正确的,是一定要犟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