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非常感动:往事回忆在湖南知青网获得的共鸣。我非常感谢湖南知青网朋友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向朋友们敬礼了!
从2004年到2008年,我连续四年回到我插队的地方,见了许多当年的朋友。通过和他们的接触、交谈,我发现,他们生存的环境虽然比四十年前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他们仍然贫困,特别是,他们的思想,至今还被控制在一种无形的桎梏之下。
四十年,应该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从创业到成功,开始走向辉煌的时候。也应该是一个人生的完整过程。但是这四十年的变化几乎让人感觉时光停滞,或者极其缓慢的移动,与世界上发生了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相比,近乎一潭死水。甚至与我生活在的渤海湾的小城市相比,也有一种回归原始的感觉。
十个故事,除了“绒草的故事”是我听来的,其余九个都是我的亲历,而且有好几个人是我最近几年回去接触过的。他们的精神面貌依旧,思想变化不大,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悲哀。
我和另外一个同样是富农成分,同样当过老师的马老师到裴老师家坐,谈起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个年代的荒唐,谈起阶级斗争理论的荒谬,他们对我的言谈十分惊讶,马老师欲言又止,吞吞吐吐;而裴老师居然不敢说话,而且不时地向门外张望,似乎觉得在家里说话都没有安全感,可见当年的红色恐怖对他们的伤害之深,而这两位老师都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他们还很健康,但是七十岁的老人毕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是蓦然回首,你却发现,恐惧伴随了他们的一生,作为不得“乱说乱动”的后代,两位老人一生都没有做过一点对不住人的事,他们甚至从来没有大声说话过。难道他们就没有与生俱来的人的基本权利吗?
两位老师的后代都很争气,考上了很好的大学,现在混得都不错。这多少在精神上给了他们一点点补偿。当然,这一切都过去了,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希望历史不会重演,但它的前提是: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才能让我们努力去创造一个新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就是:让每个人都得到尊重,每个人都能大声地表达,每个人都不再恐惧,每个人都不再木然,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由衷的笑容……
《往事回忆》暂告一段落,但是,为了“不忘记”,为了“新环境”,我希望大家一起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