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标题大家很是猜疑,怎么回事呀,大冷的天为什么要跳进水塘,猜测一定很多,认为我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要不就是被人追杀,要不就是犯了大错,要不就是。。。。。。反仅一定是走投无路,不然绝不会有此举动。
这事还得要追随到当初下放那火红的年代。
我下放的生产队,是当时地区农业局一位干部的点,该干部的确为生产队做了不少好事,更为出色地还是要数他为生产队建了一个养鱼场。
说起这养鱼场,它座落在一小型水库的下游,当时选址在这,也是看好水库能保证鱼场随时的水供应,而且,这鱼场当时还是全地区为数不多的一个,时不时地还有参观团来参观。至于鱼场设置还真有科学性,有蓄水池、母鱼池、孵化池、存放池,整过过程严谨而科学,每到繁殖季节,曾受过培训的人员都会到鱼场,日夜不停地在农业局干部指导下能番操作,孵化出来的鱼苗在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之外,还要销往全区各地。也正是有了这鱼场,生产队每年的收成还不错,在当地来说算得上较为富裕的一个队。
鱼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收成、带来了富裕、带来了外面先进思想。
在我下放的第一年冬天里,说白了离春节只不过十来天时间,这天,农业局干部领着一行二十好几的参观团突然来到队里,主要是参观鱼场建设与成就,说是学习取经来了。这行人顶着刺骨的寒风行走在田间地垅上,在看过一些鱼塘之后才来到鱼场,这也是这次参观的主要地方。为了保证参观效果,队里派了几位鱼场人员和青年随同,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在一位鱼场人员详细讲解鱼苗孵化过程之后,时间接近了中午,农业局干部带领大家往村庄走去,当路过一口山塘时,不知是农业局干部为了表现还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就在这口塘边停了下来,并叫鱼场人员去院子里背捕鱼用的网来,现场捞些鱼上来,既让大家看看山塘里养的鱼如何,又解决中餐吃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