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武冈的启示
武冈的启示
因为两本书的出版,湖知网的一群人,嚷嚷着要去武冈,指名要看黄埔军校二分校。书名是《湖南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文集》、《武冈黄埔情》。武冈——竟引得众人趋之若鹜。上世纪共产主义学说的辉煌,造就了一个新中国;而书中详尽的史料,将一段尘封几十年的历史,让更多的国人明白,共和国的创立,也有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功劳。我们就是籍还原历史真貌,去实地见证的。
武冈二中学校内,中山堂前的合影,以及之后举行的“黄埔”-“知青”座谈会,是一次新形势下没有先例的,于国于民意义深远的活动形式,尽管这次的覆盖面不大。照片中,有黄埔老兵、武冈各级政府官员、民主党派、黄埔后代、湖南各地知青。黄埔军校为何扯上知识青年?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话题,竟奇妙地契合在一起,怪也不怪。知青中间有许多他们的父辈,只是因为命运的安排,站在这支或者那支队伍,一些难以细究的过去,让人明白:黄埔精神实为国家民族复兴统一的民族魂,为这民族魂,无数湖湘志士奋斗了一生;而他们的不少后代却无选择地在广阔天地摸爬滚打,最终,又返回追忆这不朽精神的地方。座谈会上,知青“英夫斯基”和“念想”的发言,很有代表性——在父辈已远去或尚存人世之时,能代行重返黄埔军校旧址,亦是对历史的公正评价和众望所归,更是国家民族精神的不朽!唏嘘、感叹?当摈弃过去满脑子“社会主义是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理想主义的时候,为这一次武冈之行,没有人诅咒过去,所幸,让我们重新找到历史的定位,那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因此,几十个知青赴武冈,自费结伴而行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远比强迫式的思想灌输来得更为现实,更为贴切。
原以为,武冈地处湘西南一耦,其名气盖于京华苏沪省会长沙之下。走近武冈,方知总人口仅70多万、古称都梁的武冈,其历史竟能上朔2200多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风光钟灵秀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独特之处,令人慨叹。尤为难得的是:武冈知青下放时建立的云山林场,为保护那一块风水宝地,曾经付出多年血汗。如今的林场知青们岁月已不饶人,但他们种下的心愿已长成参天大树,为造福槡梓,他们没有白白付出,这一点,远比青春有悔来得理直气壮。
座谈会上,原武冈市李付市长一席语惊四座的演讲,显示武冈人的睿智与旷达。谈及武冈的历史沿革及形胜,自古各路诸侯对武冈的进犯,均以折戟告终。言语中不乏对武冈人的倔直顽强充满自豪与幽默;有“楚南胜境”、道教七十二福地之六十九福地之称的云山,距县城仅5公里,他说:”游云山,千般气象使人如入仙境,万般变化每每抱憾而归……自古武冈的传奇都会让人留下遗憾!”一种武冈式的戏言,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众多摄影迷,为云山拍下了不少好镜头,可惜,云山那日无云,正印证了摄影大师蓝天白马一句话:“云山摄影要云雾”。古树、流泉、溪涧、瀑布、幽谷、山峰、怪石、古刹灵寺、石刻碑林、古迹古道,一览无余,独缺了朦胧的美!虽然我在回应李付市长的发言中,出于礼貌,口说到武冈没有遗憾,其实遗憾多多,至少,武冈——这一近在咫尺的风水宝地,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不了解,仅仅几天的近距离亲密接触,不留下遗憾可能吗?
座谈会的压轴戏,是武冈知青和湖南知青网的与会者互赠仪式,也是一场知青兄弟姐妹心的交流。武冈知青制作的视频,其水平之高,使我们惊叹,他们出版的知青回忆录《青春的洗礼》,不会逊色于其它知青出版物;沉甸甸的思想之花,已经绽放在知青的心里;我们曾经做过或正在做的,他们始终与我们同步,我们为武冈知青骄傲,也为武冈骄傲。
若没有刘晓主持编辑《湖南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若不去“千山红栏目”版主刘园家中参观刘公武将军生平展览,武冈,依然还是湘南一耦的武冈。唯得此机会,瞻仰刘老苦心孤诣镌刻的碑石,静立于武冈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览碑文知造福人民、注重人文环保的原意。一位辛亥革命以后投笔从戎的国之精英,于民族危难之际,培养了无数保家卫国栋梁之材;而当大陆即将解放,他放弃荣华富贵,坚决走向了光明。试问古今有几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更于战火纷飞之中,能关切民生、高瞻远瞩、注重环保?
斯人已逝,功德留在武冈,留在人间;至少,武冈黄埔情已经超越两岸。有理由相信,国之所重,系之于民。
登高云山,远景似层峦叠嶂,眺望山颠天桥,却是天高云淡,前路一片清晰。
武冈并不遥远,在高速公路已经贯通武冈四面八方,规划中的武冈机场尘埃落定,又有那么多武冈知青同我们心连着心,或许,武冈得风水之先,在中国必将统一的不远将来,向我们昭示着什么。
祝福武冈!
在武冈黄埔二分校中山堂前合影,值得留念。
黄埔二分校学员当年誓死抗战的标语
云山之巅的天桥,迎接各路神仙
寺庙闻香火,乃静天福地。
因为两本书的出版,湖知网的一群人,嚷嚷着要去武冈,指名要看黄埔军校二分校。书名是《湖南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文集》、《武冈黄埔情》。武冈——竟引得众人趋之若鹜。上世纪共产主义学说的辉煌,造就了一个新中国;而书中详尽的史料,将一段尘封几十年的历史,让更多的国人明白,共和国的创立,也有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功劳。我们就是籍还原历史真貌,去实地见证的。
武冈二中学校内,中山堂前的合影,以及之后举行的“黄埔”-“知青”座谈会,是一次新形势下没有先例的,于国于民意义深远的活动形式,尽管这次的覆盖面不大。照片中,有黄埔老兵、武冈各级政府官员、民主党派、黄埔后代、湖南各地知青。黄埔军校为何扯上知识青年?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话题,竟奇妙地契合在一起,怪也不怪。知青中间有许多他们的父辈,只是因为命运的安排,站在这支或者那支队伍,一些难以细究的过去,让人明白:黄埔精神实为国家民族复兴统一的民族魂,为这民族魂,无数湖湘志士奋斗了一生;而他们的不少后代却无选择地在广阔天地摸爬滚打,最终,又返回追忆这不朽精神的地方。座谈会上,知青“英夫斯基”和“念想”的发言,很有代表性——在父辈已远去或尚存人世之时,能代行重返黄埔军校旧址,亦是对历史的公正评价和众望所归,更是国家民族精神的不朽!唏嘘、感叹?当摈弃过去满脑子“社会主义是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理想主义的时候,为这一次武冈之行,没有人诅咒过去,所幸,让我们重新找到历史的定位,那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因此,几十个知青赴武冈,自费结伴而行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远比强迫式的思想灌输来得更为现实,更为贴切。
原以为,武冈地处湘西南一耦,其名气盖于京华苏沪省会长沙之下。走近武冈,方知总人口仅70多万、古称都梁的武冈,其历史竟能上朔2200多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风光钟灵秀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独特之处,令人慨叹。尤为难得的是:武冈知青下放时建立的云山林场,为保护那一块风水宝地,曾经付出多年血汗。如今的林场知青们岁月已不饶人,但他们种下的心愿已长成参天大树,为造福槡梓,他们没有白白付出,这一点,远比青春有悔来得理直气壮。
座谈会上,原武冈市李付市长一席语惊四座的演讲,显示武冈人的睿智与旷达。谈及武冈的历史沿革及形胜,自古各路诸侯对武冈的进犯,均以折戟告终。言语中不乏对武冈人的倔直顽强充满自豪与幽默;有“楚南胜境”、道教七十二福地之六十九福地之称的云山,距县城仅5公里,他说:”游云山,千般气象使人如入仙境,万般变化每每抱憾而归……自古武冈的传奇都会让人留下遗憾!”一种武冈式的戏言,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众多摄影迷,为云山拍下了不少好镜头,可惜,云山那日无云,正印证了摄影大师蓝天白马一句话:“云山摄影要云雾”。古树、流泉、溪涧、瀑布、幽谷、山峰、怪石、古刹灵寺、石刻碑林、古迹古道,一览无余,独缺了朦胧的美!虽然我在回应李付市长的发言中,出于礼貌,口说到武冈没有遗憾,其实遗憾多多,至少,武冈——这一近在咫尺的风水宝地,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不了解,仅仅几天的近距离亲密接触,不留下遗憾可能吗?
座谈会的压轴戏,是武冈知青和湖南知青网的与会者互赠仪式,也是一场知青兄弟姐妹心的交流。武冈知青制作的视频,其水平之高,使我们惊叹,他们出版的知青回忆录《青春的洗礼》,不会逊色于其它知青出版物;沉甸甸的思想之花,已经绽放在知青的心里;我们曾经做过或正在做的,他们始终与我们同步,我们为武冈知青骄傲,也为武冈骄傲。
若没有刘晓主持编辑《湖南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若不去“千山红栏目”版主刘园家中参观刘公武将军生平展览,武冈,依然还是湘南一耦的武冈。唯得此机会,瞻仰刘老苦心孤诣镌刻的碑石,静立于武冈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览碑文知造福人民、注重人文环保的原意。一位辛亥革命以后投笔从戎的国之精英,于民族危难之际,培养了无数保家卫国栋梁之材;而当大陆即将解放,他放弃荣华富贵,坚决走向了光明。试问古今有几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更于战火纷飞之中,能关切民生、高瞻远瞩、注重环保?
斯人已逝,功德留在武冈,留在人间;至少,武冈黄埔情已经超越两岸。有理由相信,国之所重,系之于民。
登高云山,远景似层峦叠嶂,眺望山颠天桥,却是天高云淡,前路一片清晰。
武冈并不遥远,在高速公路已经贯通武冈四面八方,规划中的武冈机场尘埃落定,又有那么多武冈知青同我们心连着心,或许,武冈得风水之先,在中国必将统一的不远将来,向我们昭示着什么。
祝福武冈!
在武冈黄埔二分校中山堂前合影,值得留念。
黄埔二分校学员当年誓死抗战的标语
云山之巅的天桥,迎接各路神仙
寺庙闻香火,乃静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