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贴心情](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浅释诗词格律
上卷 诗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又叫合辙。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
在汉语里,每一个字音,是由声母和韵母合成的。我们谈韵,都只是同韵母有关系,同声母是无关系的。一个字的韵母,可以是一个单元音,也可以是复韵母。复韵母的主要元音,也叫韵腹。主要元音前面,可以有韵头;它的后面,可以有韵尾;也可以同时有韵头韵尾。凡韵母的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相同或相近的,就构成了韵。例如书“书”(shū)、“姑”(gū)、“模”(mū)、“夫”(fū)是同韵。
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g是声母,o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例如: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xiāo),
自将磨洗认前朝(chāo)。
东风不与周郎便(biàn),
铜雀春深锁二乔(qiāo)。
这里“销”、“朝”和“乔”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o。“便”字拼起来是bian,它的韵母是an,跟“销”、“朝”、“乔”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拼音中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麻”,“家”,“瓜”的韵母是a,ia,ua.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 、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mā﹞,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识(zhi),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侯,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言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韵是﹝广韵﹞。﹝广韵﹞之前还有﹝切韵﹞、﹝唐韵﹞。“平水韵” 就是根据唐宋诗的用韵规则总结整理出来的。另外还有其它一些韵书,如〈诗韵集成〉、〈词林正韵〉、〈宽韵〉、〈诗韵全壁〉等。这些韵书对于我们研究律诗的押韵规则都有用。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但诗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东西,由于时代的变迁,它也应该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不断增加新的血液。“平水韵”中有一些字的读音,今天已发生了变化。近代,国内不少音韵学家在传承旧韵的同时,也在谋求现代语音的统一。《中华新韵》就是在这基础上孕育出来的。“诗韵新编”则是依照《中华新韵》归纳现代汉语为十八个韵部编写的。不过,当我们读古人诗的时侯,却还是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这样更便于对古诗的理解。“平水韵”沿用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现在海内外仍有许多人爱用“平水韵”。故今日诗坛,新旧韵并行的局面,仍将继续下去。
![本贴被加为精华](skins/Default/j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