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中俄声明文件》签署生效(1913年)----- 1913年11月5日,中俄双方正式签字互换《中俄声明文件》,中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从9月18日起,外交总长孙宝琦 和俄方代表库明斯基就外蒙问题开始新一轮会谈。双方共会谈10次。 封建王朝末代皇帝被赶出皇宫(1924年-----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民国代替了帝制,但是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封建王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仍 旧留在皇宫里受到庇护。 根据当时的优待清朝皇室的条件,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仍然可以保持皇帝的尊号,民国政府对待溥仪要采用外 国对待君主的礼仪;末代皇帝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里;民国政府每年还要付给溥仪四百万元的费用,供他享用;此外,皇室的一切私有财产, 一律受到民国政府的保护。这样,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以及他原来的那帮皇室大臣等却仍然安然无恙地居住在皇宫里,过着帝王那种 锦衣玉食的生活。这种奇怪的现象,在清王朝覆灭后一直延续了13年。 1924年,受到革命影响的直系军阀将领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把民国政府的贿选伪总统曹锟赶下台,同时下达 命令,把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皇宫,取消对皇室的一切优厚待遇。 1924年11月5日上午,冯玉祥派出的国民军包围了紫禁城皇宫。当时,末代皇帝溥仪正在宫内同他的“皇后”吃水果 聊大天,他的“内务府大臣”慌慌张张跑入宫内报告,并且递上冯玉祥将军关于废止对清王室优待条件的函文,限令溥仪三个小时内搬出皇宫 。 溥仪看了函告,惊慌失措,召开了最后一次的“御前会议”,交出了皇帝印玺,收拾了私物,遣散了太监和宫女。 当天下午,被监护离开皇宫紫禁城,搬到后海甘水桥的“醇王府”。 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皇帝从此被永远赶出了紫禁城。 邓小平访问泰、马、新三国(1978年)----- 1978年11月5—14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当时74岁)应邀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行程达1万多公里。 11月5日,邓小平到达泰国,受到热烈欢迎。 我国制作的小提琴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1980年)----- 1980年11月5日,在纽约第四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大会上,中国广东乐器厂陈锦农主制的红棉牌小提琴,荣 获了音质金奖。这是我国制作的小提琴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中国第一台核子秤研制成功(1986年)----- 1986年11月初,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在国内研制成功的核子称量系统(简称核子秤),新近通过了鉴定。 核子秤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它是采用核技术原理,加上现代微型计算机控制而制成的一种对各种型式输送机上固体散状物料进行连续动态称 重的设备,可广泛用于工矿、粮食、港口等部门。劳动部等重申 我国法律严禁使用童工 (1988年)----- 1988年11月5日,劳动部、国家教委、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就严禁使用童工一事发出了通知。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劳动部等重申 我国法律严禁使用童工 (1988年)----- 1988年11月5日,劳动部、国家教委、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全
国总工会联合就严禁使用童工一事发出了通知。
88年就有禁令,可如今依旧存在使用童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