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在深圳淡水的这些天会和围龙屋失之交臂,不成想,在叶挺将军故居初见一斑,在河源的二日游里也能见到这个规模的围龙屋,也叫不屈此行吧?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
这个围龙屋大门一关,而里面的各家各户却可以穿廊走动,形同一个街景,如进迷宫。
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
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细长石窗,三楼四楼和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了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
想想那个时代的客家人,不会寂寞哦~
各家各户的污水就是从这个天井汇聚后排出
群居地方还是要靠法制,看这个衙门,是和围龙屋檩格相接,杀威棒好粗哦
相信法官不会这样嬉皮笑脸吧?
这就是下水道,疏通的办法就是在修筑前里面先放进去几只乌龟王八~
当我走出这个屋子时,觉得这个二日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