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永州八景之一的山寺晚钟,到过零陵的人就会想到零陵城东的古刹,误会这座古刹就代表零陵的高山寺的钟声,实际上那是大雄宝殿内,每逢晨暮的击鼓鸣时钟,声播全城,故有“山寺晚钟”之称。
小学期间,我曾经在高山寺下的芝城镇三小读完小学,在下乡前曾住在这座小学 ,由于很少到过法华寺,对这处了解很少,前不久曾去过几次--法华寺。才若知该寺始建于唐代中期,原名称法华寺,自唐到元屡改寺名,明洪武初改为改为现名。
该寺曾明万历年毁于火,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当时的知县胡延槐倡捐重建,当时有前后两殿。
在古刹外立有一个碑--法华寺,唐朝柳宗元及范纯仁被贬永州期间,曾谪居在此古刹。
进到围墙大门内,里面是一块坪地,有一座供香客敬菩萨用的香炉,内有一个鼎,该处原是前殿,封山顶砖木结构建筑,殿正中当时塑有阿弥陀佛,殿后置吕驮之像,左右塑有四大金刚,皆“文化大革命”期间拆毁,这座古老而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古刹,横遭破坏,所有文物荡然无存,众僧被迫走散。
现看到的是仅存的后殿,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得到当时 的零陵地委,永州市政府的重视,将该殿进行重新修复,也是封山顶砖木结构。 正大门上有一块大匾,上书《大成宝殿》四个字,一进大门殿正中塑供奉如来三尊佛像,四众子弟及善男信女一进大门首先朝拜就是这塑像。
殿后左右各有一木雕神龛,各有一塑像,左供奉的是伽兰菩萨,右供奉的是达摩祖师,佛像前有一排排的矮桌子,那是善男信女听经拜佛搞活动的地方。
靠南北山墙排列两列神龛,供十八罗汉,每列九个罗汉,听说唐朝以前为十六罗汉,每列八个罗汉,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子弟,他们遵佛的嘱托,不入涅盘,普渡众生,唐朝以后,十八罗汉古代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总认为十六(两个 “八”)没有十八(两个“九”)好,看来“九”比“八”还好,这是与现代人认为“八”比“九”好,是有曲别的,十六罗汉就被加了两个单者成了十八罗汉,即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殿正中如来三尊佛左下有一个供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用的金色大木鱼,还可供念经用的时候用 ;上面挂有一个石英钟,这是现代化供和尚、尼姑他(她)们准确掌握时间用的,因为他(她)们除了念经之外,还要种地、化缘;还有一种他(她)们的本能工种--撞钟,听说有这么一句歇后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但不管怎样认为,撞钟对和尚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佛事活动;佛寺之正面左右两侧各有钟、鼓各一座,左钟右鼓。左钟右鼓,鼓是放在鼓架子上的,钟是在钟楼上悬挂着,高约4 米,钟听说是明嘉靖乙已年(公元1543年)铸造的,重约2000余斤;钟楼下有地藏王的塑像。塑像都是镀了金的,它们都各具神志,栩栩如生。
每逢晨暮的击鼓鸣钟,居高临下声播全城,故有“山寺晚钟”之称。
这回初次到法华寺,正是星期日下午,有很多身穿福田装的人正在进行他(她)们佛事的一种--念经,我心中正纳闷时,怎么有这么多尼姑呢?当大多数身穿福田装的人脱下福田装时,才知道他(她)们是没有剃度、落发的善男信女,看来这座古刹只有老法师一人的主持下,只有僧尼数人。
当我跟隨一位手执糖果的尼姑到门外时,那里有几堆正准备焚烧的纸钱和香,他、她将糖果倒在纸钱上,因旁边停了一部小车,她们喊了几声,看来是准备烧敬菩萨的法事活动了,因没人作声,才没有烧,这时一位身穿福田装的老尼姑出来了,向准备焚烧的她们说:“等小车开走了,才烧吧”。看得出她是这座寺庙时的主持,这时一位缷了福田装的女青年,她双手合掌走到我面前,称呼我为:“大哥给我拍照吧!”大概她看见我带上了照相机吧,我就把她面对法华寺,背对柳宗元笔下的西山拍了两张,随后她自我介绍,她是新田新隆镇人,因为身体不好到这里来拜菩萨的……,我问她什么时候回家,进行一些什么法事活动时,她说这些都由老主持安排的,到了这里,一切都听老法师的。
几次去法华寺,见四众弟子,善男信女前来寺院烧香拜佛,香火旺盛,来来去去,去去来来,真是一座佛教圣地,开始我拿起数码相机,对着庙里各具神志栩栩如生的佛像拍照时开始有一点怕的,因为有些旅游景点,特别是佛像处,都提示写着:不准拍照。当这次她们看见我拍照时,反而说道:“你能到我们寺里来证明你信这法事,但你要拜菩萨呀”。也没有阻止我,当然我也象征性的同她们一样拜菩萨,然后我就无所顾虑就拍起来了,我想了解更多的法事活动时,她们推说要我找这里的主持,当我找到主持时,主持说:“你拜佛就拜佛,不要打听了”。看来这佛教法事对我这个局子外面的人来说还是神秘的。
谪居在法华寺的唐代革新家--柳宗元塑像(公元805年11月---公元815年春),写下了《永州八记》……《小石城山记》等九篇文章;《渔翁》、《溪居》、《江雪》等代表作。
法发寺碑
原有的前殿已毁坏,现有一供香客进香用的大香炉。
一个尼姑做完颂经活动后,拿着香烛、糖果朝围墙外走去。
10大雄宝殿全景,善男信女颂完经后,正在脱福田装
第六幅她向纸钱扔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