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浏阳知青 → [转帖]中国摄影报

您是本帖的第 112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中国摄影报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转帖]中国摄影报

    下面的图片也许可以为我们的拍摄带来一些新想法,请注意下面的点评——很有水平哦!

拉祜族孩子荡秋千
来源: 作者:奚水 发布时间:2009-10-29

拉祜族孩子荡秋千,2005年(《中华全家福1949-2009·56个民族共同走过》大型摄影展览参展作品) 李志雄 摄

我心飞翔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都想飞得更高,看看更辽远的天际,触摸更陌生的天空。即使生活在偏远的地方,也丝毫不会影响自己的想象。拉祜族孩子们以自己的聪颖,在游戏中表达着飞翔梦。
     一个树杈当支架,一根木棍当横梁,使劲攀爬上去,两个人一高一低,一俯一仰间放飞梦想。我要飞得更高,我要天马行空,哪怕带着些刺激的危险,哪怕需要轮着登场。小伙伴们在期待中,在自助式的玩耍中一同成长。青山绿水间徜徉着少年的希望,蕴育着民族的富强之光。
    此作既清晰交代了拉祜族的居住环境,又用孩子们错落有致的玩闹场面表现向上的氛围。荡秋千的孩子身体语言各具形态,观望的孩子表情各有不同。丰富的信息量和淳朴的乡土特色,带来清新之气,令人顿生无限遐想。

2009年第85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0:57:26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八宿风光
来源: 作者:闫宇 发布时间:2009-10-26

八宿风光    谢罡 摄

偶拾的际遇

    能拍摄到一张好照片,可能源自持之以恒的守候,也可能是摄影师邂逅了突如其来的际遇。我们看到的这幅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属于后者。
    照片是作者冒雪前往西藏八宿县拍摄著名的“九十九道拐”后途经嘎玛村时偶然拾得的,正在化雪的嘎玛村景色令作者眼前一亮。嘎玛村布满藏式民居,民居周围原本是一片片碧绿的庄稼地,适逢雪至,未化的雪轻轻覆盖其上,田地里的青稞顺着保水埂艺术地分布着。居高俯瞰,俨然是业拉山和怒江大峡谷中一幅绝色天然的绿叶图,树叶的肌理清晰可辨,将化未化的薄雪与绿意盎然的田地相映成趣。田园里几树盛开的桃花,点点粉红点缀着图卷。独特的藏族民居又在为我们讲述着神秘的故事。
    嘎玛村紧邻怒江,覆雪稍事即融化殆尽,面对不期而至的天降美景,作为摄影师,途中邂逅独特景致本是一件幸事,而将稍纵即逝化为永久的影像分享给他人,更是锦上添花。

2009年第84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0:59:41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踢足球的少年
来源: 作者:汤剑华 发布时间:2009-10-22

踢足球的少年      车刚 摄

2009年4月,西藏藏北双湖特别区多玛小学的同学在踢足球。

遥远的欢笑

    我对西藏藏北双湖的距离感,来自车刚的这张照片。
    我终于相信双湖的确是那么遥远,就如马丽华在《藏北游历》中所说:“从前我想象和向往双湖的时候,是把它作为了世界边缘。”看车刚照片里西藏藏北双湖特别区多玛小学的孩子们踢足球,这种距离感就有了。这种距离感不仅是时间或空间上的,更主要是一种精神维度上的距离。当没有杂质的笑容越来越稀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质朴纯净的笑脸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遥远,远得只能存留在藏北双湖这样一个遥远的地方。
    在影像泛滥的时代,影像被用于描述一切,这样的影像蔓延充斥在我们周围,而车刚退到镜头后很远的地方,借助摄影特有的真实性,记录、浓缩、还原本真的生活情态。我们从他的照片中学到的是一种诚实的旁观,一种用没有风格的风格来表达他所理解西藏的态度。但我们同时会发现他的局限,他的缺点。他那些客观记录的照片会被视为狭隘、老套和没有个性。但如果我们站在车刚拿起相机时所处的位置,假设我们也有长期生活在西藏的人生经验或感受,我们的观感或许会稍有不同。

2009年第83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1:05:49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深山镶明珠
来源: 作者:司空 发布时间:2009-10-20

深山镶明珠    陈明英 摄

浪漫的想象

    背着新买的电视机,徒步走向深山里的村庄,那崭新的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卫星电视接收器,有可能使他们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尽管要翻山越岭,尽管前路很长,尽管我们看不到农家人的脸庞,但作者给了我们浪漫的想象:当那些卫星电视接收器装上每家每户的屋顶,一定会成为深山万千绿色丛中的颗颗明珠,让现代科技之光将山村照亮。
    好的照片往往会引发读者无尽的联想。背影恰恰回避了那些农家人脸上可能喜悦的表情,让他们的心情置于每个人的想象中。而将大面积的山地作为背景,以环境的现实来衬托主题的阳光。作者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想象,将这个普通的乡村一景的主题加以提升。展示美好的憧憬与想象,正是摄影在我们许多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功能。

2009年第81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1:08:00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关于爱
来源: 作者:闫宇 发布时间:2009-10-19

关于爱(中国第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彩色类银牌奖作品)瓦里卡斯·萨迦(俄罗斯) 摄

爱的表述

    这幅色彩斑斓的创意作品,将现实物件抽象成画面中的一个个元素,带着些观念的意味呈现在我们面前。
    红、黄、蓝、绿的色块填充了整个画面,眼镜、书等毫无相干的事物摆在一起,乍看下让人有些不明所以——作品何以叫《关于爱》?仔细品读,我们会发现,拍摄者在细微之处向我们传达着爱的讯息。眼镜、透明的两枚“相思豆”、两本叠在一起的书,很多元素都是成对出现,用“伴侣”的概念传达了爱的涵义。而画面的底部,看似随意抒写的俄文“这就是爱”中,拍摄者故意而为之,将字母写成桃心状,在语言中演绎爱的符号。眼镜、透明制品和书本,几样元素,又可以依稀拼凑出脸的样子,那是不是拍摄者心爱之人的面孔呢?
    然而还不仅如此。拍摄者利用材质的特点,逆光拍摄,更加强调透明感,含蓄地表现爱情的纯洁多彩。正契合了英国作家哈代写下的诗文:“关于爱,我们可以说,越纯洁,越含蓄。”
    关于爱,我们可以说出口,更可以用摄影,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对爱的遐想和情绪。

2009年第80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1:11:31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欢庆
来源: 作者:公冶 发布时间:2009-10-19

欢庆    姜平 朱吉满 摄

新视角

    在2009年10月1日上午的天安门广场,林立的照相机从各个角度关注着这里发生的每一个细节。那段时间有幸站在这里的摄影人,都在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并向世界传播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壮观场面与欢庆气氛。
    当我们看到这一片鲜红的花的海洋,不禁为其壮观的气势所折服,远处密麻麻的彩旗阵尽管被压得很紧,却打破了大面积红色的单调,尤其是那些彩旗旗手们若隐若现的身姿,既使得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又成为不可或缺的过渡。即使整齐的队列里偶然露出些许“破绽”,也足以为画面增加不可名状的趣味。
    当所有以记者身份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摄影者都有充分考虑信息量、新闻点、传播效果等要素时,此照的作者却独辟蹊径,从人如海、花如潮的广场中发现了这样一幅形式感非常强的图案。看来,换一种视角,也能在众多摄影人云集的场合拍出迥异于众人的视觉效果。

2009年第79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1:13:58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开国大典
来源: 作者:斯玉 发布时间:2009-10-15

开国大典 侯波 摄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唯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拍摄的女摄影记者、时年25岁的侯波激动地按动快门,记录下这一庄严瞬间。
    其时,与侯波同在天安门城楼上承担采访拍摄任务的摄影家陈正青同期按下快门。陈正青拍摄的《开国大典》成为当时传播范围最广、使用最多的一个经典瞬间。作为承担主要发稿任务的摄影记者之一,32岁的陈正青仅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镜头就拍完了整整一个135胶卷。
    以中南海摄影科科长身份登上天安门城楼拍摄的侯波并没有发稿任务,她拍摄的这幅见证新中国成立伟大时刻、为历史留下永恒记忆的珍贵照片最初被保存在中南海,后被转送新华社进行保存,直到近40年后才首次面世。1988年,徐肖冰、侯波夫妇共同举办摄影展览时,这幅《开国大典》才第一次与观众见面。与陈正青的作品相比,两张照片虽然内容几乎一样,只是角度有所不同。
    侯波老人曾多次面对媒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据介绍,在拍摄开国大典前,时任周恩来机要秘书的童小鹏帮她借了一部带标准镜头、只能拍摄12张底片的旧禄来相机。为了选择一个最佳角度拍下这举世瞩目的重要历史时刻,她竟然把大半个身子探出天安门城楼上的围栏。直到拍摄完,她才发觉一只有力的大手在紧紧地拽着她的衣服,原来,周恩来总理担心她拍摄时摔下去,一直在身边保护着她完成拍摄。作为一幅名作,《开国大典》幕后不仅有着这样感人的佳话,更有许多让侯波老人至今感怀的故事(有关《开国大典》拍摄的台前幕后,参见本期3版《影像芳华·我的1949》专题文章《侯波:最喜欢最珍视〈开国大典〉》)。
    作为新中国屹立世界东方的见证,两位摄影家拍摄的、分别在不同时期广为传播的《开国大典》影响了新中国60年。无论是在历年国庆,还是在其他纪念日和节假日回顾新中国历史的文化展示活动中,我们总能看到《开国大典》被放置在起首的重要位置。无论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等时契机的回顾,还是对于20世纪百年摄影历史的回望,在互联网和摄影媒体读者推荐的最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中,《开国大典》永远名列前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的临近,《开国大典》愈发彰显出其珍贵的历史意义,其传播和收藏价值也引起更多国人关注。侯波拍摄的《开国大典》成为近年来影像艺术品市场上被竞相追逐的珍品。在北京华辰2008年春季影像艺术专场拍卖会上,一幅40×50(cm)的《开国大典》(侯波摄)的市场估价为人民币2万至3万元。200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监制、中国黄金协会特别推荐的新中国60周年纪念金条上,更是镌刻上了侯波拍摄的《开国大典》经典瞬间。重大历史题材摄影作品被制作在贵金属上极其罕见,侯波女士的《开国大典》作品更是首次获授权使用在贵金属上。纪念金条限量发行后受到市场的欢迎和藏家的追捧,其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得到完美体现。
    在所有中国人的视野和脑海里,《开国大典》已成为足以铭刻在记忆深处的不朽瞬间。这正是摄影留存历史、见证时代的记录功能的最佳体现。

2009年第78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1:18:59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坐在自家门前的羌族小女孩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7

坐在自家门前的羌族小女孩(《中华全家福1949-2009·56个民族共同走过》大型摄影展览展出作品)陈新宇 摄

有故事更美丽

    我们看到照片时,第一眼便会注意到坐在家门口的小女孩。她自然、纯真地漾起笑容,我们都觉她的美丽。
    台湾人类学者王明珂1994年追随文献记载的羌族来到汶川,和那片土地结下十余年的缘分。2009年4月,摄影师又追随着王明珂书中记录的足迹,走访山寨和村庄“寻羌”,寻找他们历尽劫波后心灵家园的重建之路。一日,天色向晚,摄影师敲开了四川茂县永和乡永宁村普通一户的大门,主人热情地迎接不速之客。在听说摄影师要为她拍照,这个身穿民族服饰、小名唤雪燕的女孩欢呼雀跃,饭碗都来不及放下就端坐在自家门前,对着照相机淳朴地笑起来,她的笑,仿佛带来了无限希冀。透过女孩身后微开的两扇门,我们看到了被地震破坏的房屋、环绕的群山和高原的天空。劫难过后,羌族人依然穿着民族服饰,保有传统的风貌,坚守在他们世代而居的土地,带着笑容坚强地生活。
    这样一张有故事的照片,使人愈发觉得美丽。正如王明珂书中所载:这不只为了纪念一些骤然消逝的过去,而更希望借着它来呈现羌族的独特之处——它们如一面诚实的镜子,映照着人们难以察觉的自我本相。

2009年第77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1:21:53
p align="center">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人间天堂
来源: 作者:宴一 发布时间:2009-09-25

人间天堂(中国第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彩色类入选作品)赛格·波利维艾(俄罗斯) 摄

向天堂

    谁能说这不是一幕人间喜剧。7位新娘绽放出绚丽的笑容迎接即将来到的幸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们将花束掷向天空,以张开双臂之姿拥抱未来。
    这些新娘,在闪光灯的照射下光彩照人,一时间成了最受瞩目的中心。画面中的逆光仿佛天堂的光芒照亮了她们的未来,主光则采用了闪光灯,动感造型让新娘更加立体与醒目。新娘的形态、空中的直升机、高抛的花束等元素相互组合,使画面极具张力和感染力,作者使用创意摄影的手段完成这幅作品,成为天上人间的美好愿景。
    用创意表达,用心去感受,摄影师让我们在这幅作品中读到了憧憬和希冀。绿草之上,蓝天之下,天空中悬浮的直升机,会将她们载向幸福的彼地吗?答案在画面中,在每个人心里。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1:32:09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月山短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13
积分:20811
注册:2007年10月22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月山短笛

发贴心情

中华全家福·羌族
来源: 作者:李夏 发布时间:2009-09-23

中华全家福·羌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摄影展览《中华全家福1949—2009·56个民族共同走过》参展作品) 陈海汶 摄

生生不息

   “羌”是我国3000余年前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称号的文字,羌族既是我们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又是一个经历了2008汶川大地震的考验而屹立不倒的坚强民族。
    此照的拍摄地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历经2000余年历史风云而完整地保存下来。依山而居、累石为室的桃坪羌人就是典型的羌民族生活的缩影。
    当他们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四龄儿童,人物被集合到一个背景下,当古老的生活用具衬托着身着民族服装精神百倍的人们,当古老的碉楼身影被刻意安排在暗色的背景布后,照片中容纳的足够信息量,便有了让观者对羌民族古老渊源和现实幸福生活的初步认识。当56个民族历史与现实的840余幅影像铺陈在王府井大街上时,我们看到的将是一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全家福”画卷。
    用这种最传统而又最现代的视觉手段,以群体环境肖像的方式留存下来的,是中华56个民族的珍贵影像文献,其价值更有待时间来检验。

2009年第75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1/3 1:34:23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28   10   1/3页      1   2   3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