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那以后,刘志伟落队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回来时偶尔也背回来一只“凤”一只“地拍子”,到那时我们大家又在一起共享的“呋”一顿。不过,他都是从别的地方“缴获”而来,对队上或邻队造成过“威胁”。至于邻近的“威胁”来自何方?我们都心知肚明,不便细究。
所以,刘志伟偶尔的“越轨”行为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觉”,从未绊过跤。不过,队上对他招工后的所作所为评价是:越来越“油”,很少出工、很少落屋……。对他本人来说,可能是“破罐子破摔”,对招工冒抱么子奢望所致,所以队上也冒过多的对他进行批评、指责、干涉,只是队委会的干部偶尔“开导”“开导”他,就“散学”。其他的人,由于天生胆小怕事,思想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平时都是“规府规法”,冒得“越雷池半步”之举去捉“凤”抓“地拍子”。但到哒要回家过年的时候,才斗胆的偶尔去“次”吧子,抓它两只之“凤”,捉它只把之“地拍子”回家“孝敬”二老。每每得到家人赞誉,不是夸我们的鸡、鸭养得肥,就是夸我们孝顺、懂事、会盘家……。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哭笑不得,只能默不做声、只好“打脱牙齿往肚里吞”、全盘笑纳……。
刘志伟出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他的工分比陈贤先、王和平、赵国忠要少一、二百分,比起汪启兴、汪启旺两兄弟来说,那就更冒得谱哒,比他们的平均工分都要少四、五百分,他们俩兄弟由于家里冒得“望头”不可能对他们进行“补贴”所以只能自己“救”自己,出工就比其他的人更勤、更卖力、更积极,相应的工分就要多蛮多。队上对他们的印象相对刘志伟来说要“深”得多、要好得多,但后来疏稀的招工还是与他们屡屡无缘、擦肩而过……。
过去,自认为“多出工 表现好 重在表现”总会有“出头”之日的刘志伟,面对命运屡屡开起不大不上的玩笑,“希望”次次成为“泡影”的结局,早已心灰意懒,失去信心。一直到挨到74年抵职招工上去,咯个心愿疙瘩始终冒解开,他是带着咯个遗憾离开此地。陈贤先、汪启旺两个人在刘志伟抵职走后,利用各种“方法”“转范子”搞哒“病退”回的长沙。可怜王和平、赵国忠、汪启兴三个人,他们一直到后来全面落实知青政策,全部返城,才得以“圆”哒他们“朝思慕想”想招工进厂的梦,但为哒“圆”咯个梦,付出的代价着实着实太大太大、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