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吕宣曾修,黄立干纂。宣曾,字伊蔚,号柏岩,河南新安人,举人,乾隆八年(1743)至十三年永兴知县,著有《柏岩诗文稿》十四卷,《读礼说》三十六卷、《编订辨惑论》二卷、《古宫室名制考》一卷、《古冠裳考》一卷、《辅仁社窗艺》一卷。 立干,字正度,邑人,拔贡,平江教谕。是志上承康熙李王二志,远逆天启、正德旧志,下续康熙二十四年(1685)至乾隆十四年近事,始修於乾隆十二年夏,年底脱稿成书,十三年订正付梓,翌年成书。记事止於十三年。正文分十二门百零七目,约二十五万字,马为兴五修县志。方舆列城郭、全境,重修佑国寺、重建安陵书院、十景等图像,详标永邑城乡里都,山州胜景名称;山州转录旧志七十二条,增补六十二处;形胜摘录《郴州志》、《(正 德)永舆县志》、《(天启)永舆县志》有关永邑地理形势,综述十景胜迹;街市记邑城内四乡街巷及旧志中增续市司、铺墟约数十处;坊乡记全邑四乡坊都村落一千一百余个,录载之多,叙述之详,居湘南方志之首;古迹记安陵城,寿字碑、濂溪讲堂、湖南书院、鸿逵书塾等名人遗址十六处;垄墓载古安陵侯、宋大中大夫陈纯夫、明检校黄庸等古墓葬二十座;赋役志户口目烟册民数项记明洪武十四年(1381)、正统七年(1442)、成化八年(1472)、弘治十五年(1502)军民户数,男女口数,以及乾隆六至十四年九次土著民大小男妇总数,是研究考证明清两代永兴人口兴衰的重要史料;武备、瑶总目记乾隆十年瑶民盘子玉奉旨为瑶总,管理永兴十五户瑶民,有裨於湖南瑶官历史的研究;艺文志分宸翰、文选、诗选、书籍四目,记诰敕御文五十五道,疏记序傅,颂引杂文二十余篇,诗歌词赋二百余首;古今人集目,著录图书近百种。是志体例完备,门目清晰;本前旧志,依类续增,录存康熙王志十之三四,新增十之六七,历时三载,志稿数易,反复推敲,考证精审,为湖南方志佳品。有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刘志盛)
(清)沈维基修,楚大德纂。维基,字柳恭,号心斋,浙江海宁人,副榜,知县,著有《安陵课士录》、《校士录》。大德,邑人,庠生。是志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成书付梓。记事至乾隆二十六年。全书分十二志百零七目,约二十五万字。永兴物产丰 富,水松是我国特产珍贵植物,还有煤、铁等,记之甚详。物产目载谷、果、花、草、药、苏、木、竹、 土、禽、兽、鳞、介之属数百种,是丰富的资源宝库,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文字依据。艺文志辑采宸翰、文选、诗选、书目,其中萧开元 《便江考》,颇具文学价值。祥异目记崇祯庚辰 (1640)冬夜地震;兵焚目,记明末张献忠、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弥足珍贵。有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李龙如)
(清)刘统修,曹流湛纂。统,字子充,号筠坪,山西介休人,进士,知县。流湛,字露圆,邑人,岁贡,湘阴县训导。是志於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记事至嘉庆二十二年。全书共八册,正文分五十五目,约二十七万字。建置沿革记自唐虞迄清颇详,疆域志记县境、邻界、统辖、街市、四乡、坊乡、村落,详尽无遗,可佐考证该县历史沿革和地理位置。关隘志记要地十二处。东郊木营为永兴县副将周球打败吴三桂处;安福司、板梁市于民国十七年(1928)为红军游击区,都是珍贵史料。典籍志搜录宋迄清县志目、古今文集目五十八种,亦很有价值: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李龙如)
(清)吕凤藻修,李献君纂。凤藻,字子京,浙江仁和人,监生,光绪六年(1880)永兴知县。献君,字宝钦,邑人,举人,拣选知县。是志於清光绪九年(1883)由安陵书院刊刻问世。记事至光绪八年。全书共十册,正文分五十六目,约四十万字。卷首列古今邑乘序跋、修纂者姓氏等,宸翰目搜录了清朝颁发载籍四十三种及其年月、本数,对考证书籍源流很有参考价值,户口志记自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清光绪九年户口、人丁,为研究历代人口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公署、武功、政绩、人物等志记载了清咸丰二年(1852)至九年太平军的活动,是研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重要史料。有光绪九年(1883)刻本。(李龙如)
(清)刘朝昆修,李仙培等纂。仙培,邑人,岁贡。是志於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活字印刷问世。记事至光绪二十九年。正文分十五目,四万四千字。全县概况介绍简明扼要。兵事、耆旧志记明末迄清咸丰间张献忠、李自成及石达开等农民起义颇有史料价值。氏族志叙李、曾、邓、马诸氏源流和商务志记物产销售情况体现乡土特色。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和 1958年油印本。(李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