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就是往事,往事如云,往事如烟。但这溶入血液的往事,想忘记也忘不了。
谢谢然哥版主光临!
合意人用心在写,在回忆自己的青春,追思当知青的那些岁月,那些一辈子铭刻在记忆深处的那些点点滴滴。我相信,合意人写此文章的时候,眸子里是噙着泪水的,心潮是波涌而苍凉的。
安乡和耒阳当年都是合意人可以选择的下乡去处,为板栗所吸引,还是去了耒阳,如同我们当时为“鱼米之乡”的鱼所吸引而去安乡一样。当然,是农村,在那个年代就差不多,不外乎就是一个穷字,只是穷的体现形式不同罢了。如果讲特色和有利于人的生存,我想耒阳可能比安乡要好,茶油多,水田少,说明吃得还好但劳动强度不是很大。君不见,安乡地广人稀,且都是水田,那“双抢”真是要命,那双抢起来,人真的不想活了!还有那一年到头没有“农闲”概念的没完没了的挑堤筑垸和抗洪排渍,只有那年头在湖区搞过的才能够体会得来。至于煤,安乡没有,燃料从来都是困难,茶油,则更没有,没有几个知青没有吃过红锅菜的,这些也不是有煤和有茶油的地方能够体会到的。
人生的无边无涯的劳累好像就是为了吃饭,而吃饭又是马马虎虎一顿对付;从吃饭的时间上和饭菜的质量上都和那无边无涯的劳累不相对称。这难道就是我们一辈子的人生吗?那时我常常想,这也值得吗?
逝者如斯,往已不可谏,来者犹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