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湖湘文化的第三大核心精神,是愈挫愈坚、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卓励敢死、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与“自信”强调的是一种地域个性心理、“爱国”强调的是一种地域抱负有所不同,“奋斗”所强调的是一种突出的地域意志品质。最早也最明显体现湖南人奋斗品质的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王船山是明清之际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的三大杰出思想家之一,青年时代举兵抗清失败后,他拒绝清政府高官厚禄的诱惑,誓死不降,而是“匿迹永、郴、衡、邵之间”,“窜身瑶峒,绝迹人间,席棘饴茶,声影不出林莽”,专心著书,以图从理论上探讨重振明朝河山的法门。据有人粗略统计,王船山在如此非人的艰险环境下一生著述达100余种、400余卷、800多万字。流传至今者还有73种,401卷,470余万言。这些著述经后人不断地整理、流传,产生了极大影响。正如谭嗣同所说,“五百年来,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很难设想,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奋斗精神,王船山是很难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后人评价有言:“夫之荒山敝榻,终岁孜孜,以求所谓户物之仁,经邦之礼,穷探极论,千变而不离其宗,旷百世不见知而无所悔,虽未为万世开太平以措施见诸行事,而蒙难艰贞以遁世无闷,固为生民立极。”可谓中肯之论。
如果说“奋斗精神”在古代湖南历史上已有比较充分的体现,那么在反帝反封的近现代则体现得更为突出。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等湘军将领即深受王船山奋斗精神的影响,虽然他们组建湘军的目的在于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朝统治,不值得肯定,但在组建湘军和带领湘军征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忘我奋斗精神却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曾国藩曾经说:“自度才能浅薄,不足谋事,惟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鬼神,以对君父,即藉以号召吾乡之豪杰。”。湘军将领不仅是这样说,而且是这样做的。正因为做到了“不要钱,不怕死”,他们才能具有扎硬寨、打硬仗、屡败屡起,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也正因为具有了这种奋斗精神,他们才能创造“无湘不成军”以及“无湖南人不成衙门”等种种神话,才能造成“湘运之兴”的大好局面。
戊戌辛亥时期,湖南人的奋斗精神表现得更加突出。谭嗣同、唐才常、樊锥、易鼐等维新志士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毫不畏惧,无论办报刊、设学堂、立学会,均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终使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之省份。维新失败后,唐才常、毕永年、林圭诸志士又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发动、组织长江流域的会党势力,愈挫愈奋、屡败屡战,在近代史上写下了“自立军勤王起义”的光辉一页。辛亥时期,以黄兴、蔡锷为代表的湖湘革命志士把这种奋斗精神发挥到了极至。蔡锷曾经说:“吾侪自膺军职,非大发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为归属,不足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须以耿耿精忠之心,献之骨岳血渊之间,毫不返顾,始能有济。果能拿定主见,百折不磨,则千灾百难,不难迎刃而解。”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早年在清军营垒中不动声色,韬光养晦,以致被人们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其奋斗精神的真实体现。在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甚一日之时,他抱着“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壮志雄心以及“事之不济,吾侪死之,决不亡命;若其济也,吾侪引退,决不在朝”的坚强决心,抱病潜赴云南,首举护国义旗,以人数少、装备差之兵力与与器械精良的十万袁军进行了殊死战斗。梁启超回忆说:“蔡公四个月里头平均每日睡觉不到三点钟,吃的饭是一半米一半砂硬吞,他在万分艰难、万分危险中能够令全军将官兵卒个个都愿意和他同生同死……没有一个人起着退却,都说我们跟着蔡将军为国家而战,为人格而战,蔡将军死在哪里,我们也都欢欣鼓舞地死在哪里。哎,我真不知蔡公的精神生活高尚到什么程度,能够令他手下人人都感动到如此。”与蔡锷相比,黄兴的奋斗精神毫不逊色。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实际领袖,他始终保持着“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的高尚情操,每每战斗在革命的最前线,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终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陈独秀在《欢迎湖南人底精神》一文中认为湖南人最突出的精神就是“奋斗造桥的精神。”并认为这种奋斗精神完全可以拿历史做证明。他举例说:“二百几十年前底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几十年前底曾国藩、罗泽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仗’的书生!黄克强历尽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松坡带着病亲领子弹不足的两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他们是何等坚忍不拔的军人!”可谓言之凿凿。
奋斗精神的逻辑延绅,便是卓励敢死的牺牲精神,近代湖南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而勇于牺牲甚至乐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本可以像康、梁一样避难逃跑,但他拒绝友人的劝说,甘愿做“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两年之后,谭嗣同的亲密战友唐才常因发动自立军起义失败而英勇就义于武昌,与其同时就义的湖南志士达20人。至于辛亥革命期间为了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湖南烈士更是不计其数。另据不完全统计,在1905年至1921年的10余年间,先后有5位湖南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身蹈海或投江,他们分别是陈天华、姚洪业、杨毓麟、彭超、易白沙。1905年,新化人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而奋然投身东京大森海湾自杀;1906年,益阳人姚宏业与陈天华一样,也是为了抗议日本政府的取缔规则投黄浦江而死;1911年,长沙人杨毓麟感慨黄花岗起义之失败,更愤恨清政府之腐败,于英国利物浦大西洋海湾投水殉国;1915年,湘乡人彭超为抗议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而怀石自沉湘江;1921年,长沙人易白沙为抗议北洋军阀专权,于当年端午节在广东江门蹈海自尽。笔者特地做过统计,五位烈士自尽殉国时年龄最大者39岁(杨毓麟),年龄最小者19岁(彭超),平均年龄不足30岁,可谓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但他们毫不吝惜自己的年轻生命,关键时刻毅然舍身为国。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屈原自沈汨罗江的深远影响。更不难看出湖湘文化中忘我奋斗、不畏牺牲的意志品质。
[1]参见王继平:《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及范忠程:《略论湖湘文化的特点》。载周秋光主编:《湖湘文化宏观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版,第302、203页。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07页。
[1]转见林增平、范思程主编:《湖南近现代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1]《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0页。
[1]潘祖荫语,转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岳麓书社1982年版,第70页。
[1]杨毓麟:《新湖南》,《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3期。
[1]蔡尚思等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4页。
[1]《工程致富演义》,《湘报》,第94页。
[1]《湖南时务学堂缘起》,《知新报》,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一日。
[1]蔡尚思等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9页。
[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13页。
[1]蔡尚思等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9页。
[1]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
[1]杨毓麟:《新湖南》,《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3期。
[1]《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1]《船山全书》,第15册,第147页。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805页。
[1]魏源:《海国图志·序》。
[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三),第19页。
[1]蔡尚思等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343页。
[1]刘晴波等编:《杨度集》,第95页。
[1]《二十世纪之支那》发刊词。
[1]《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1]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岳麓书社1985年版。
[1]蔡锷:《盾鼻集序》。蔡端编:《蔡锷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页。
[1]梁启超:《护国之役回顾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86页。
[1]《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80页。
作者简介:刘云波(1965-),男,湖南常德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和湖南地方史研究。
(《湘潮》(下半月)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