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上世纪一九六九年初春,“上山下乡”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大地,都市青年均被赶绝一空,吾亦不能幸免。尊父命,从喧闹的东方大都市上海,孤身远赴祖籍--湖南平江,开始自己长达十年的农村“插队”生活。(在湖南四年后,我复又转插到了江苏,在江苏农村苦捱六年,始回到了上海)。吾之十年“插队”生涯,常饥馑难熬,艰苦备尝……俱往矣,四十年来家国,翻天覆地,换了人间。每忆至此,不禁涕泪长流,感慨良多。借博客这个平台,拟小诗一首,以诉当年的情怀。
忆昔
四十年后忆春秋,
难忘心结胸际留。
上海泪离慈母去,
平江独伴伯父游。
田间劳作多辛苦,
荷锄挥汗对荒丘。
凄风苦雨常做伴,
一腔愁绪对壁吼。
白日有暇书为友,
墨夜无人泪长流。
每有家书真惊喜,
向隅而泣凭谁诉。
终有言语千千万,
依然无语独登楼。
关山千里遥相望,
烟波一片更添愁。
(一点说明)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的父亲19岁的时候从湖南平江来到上海,我的母亲是邵阳城里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初二的学生,69年初春,我来到平江投奔伯父,在当时是所谓的“投亲靠友”成了知青中的另类。回忆当年,伯父对我关心备至,可惜天不加人寿,70年伯父去世,我尝尽了人间的辛酸苦辣,阅透了人情的虚伪造作。感悟了人生,也磨练了意志。从69年至今,已经整整四十年,四十年在历史的长卷中是短短的一瞬,可是在一个人短暂的生命史上却又是多么的宝贵啊。无奈时光已逝,青春不再,如今的我,经常在思考的是该如何去度过自己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