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位江永老知青,响应省委发出的“迎接党代会 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的倡议,于2006年8月撰写并寄出的一份关于加强江永旅游资源保护、宣传、开发、利用的建议原稿(一字未改)。
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媒体对江永单个古迹和景点的报道有所增加,省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到江永考察过旅游资源……。但是,写建议的这位江永老知青及与他有同感的人认为:从整体上保护、宣传、开发、利用江永旅游资源的工作仍有待加強。
真希望我们这一辈人在有生之年里,看到具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优势的江永,能发出她更为璀璨绚丽的光芒。那块土地上的主人----江永的父老乡亲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为了佐证江永的确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稍后将刊发部分数次到江永拍摄的照片。(照片非专业人士拍摄,且不能反映江永旅游资源全貌,但也可见一斑。)
全面保护、大力宣传、积极开发、整体利用
江永县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
湖南旅游资源丰富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更快更好地挖掘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迈进的目标,既是领导思考的一项工作,也是老百姓关心的一个问题。今天我要提出的就是涉及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项建议。也是我常常思考并期盼能早日实现的一个心愿。
江永县地处湖南省的西南边陲,紧连广西,靠近广东,年平均气温18.4℃,全年无霜期长达302天。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环境、以及有文字可考证的记载表明:江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江永形成了许多奇观、奇景、奇事、奇物、奇人。江永既有高耸云天的“五岭”中的都庞岭、萌渚岭,又有在桂林才能看到的无数美丽的石灰岩山和溶洞;既有流入湘江的潇水,又有汇入珠江的桃水,涌进漓江的源口河;既有座落于群山绿水怀抱中的“瑶族发祥地’’的千家峒文化,又有从原始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当今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既有生长在原始次森林中的水杉,银杏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又有对生存条件要求极高的娃娃鱼、短尾猴、金钱龟等珍贵动物;既有品质很高的“江永五香”——香柚、香芋、香米、香姜、香菇,又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和土话;在江永你既能感受到浓郁的湖湘文化特色,又能领悟到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融的痕迹……。更为神奇、独特、罕见的是在江永很容易见到唐、宋、元、明、清,甚至更早年代遗存下来的古建筑群,包括以“上甘棠”、“兰溪”“马蹄”、“桐口”为代表的几百座古村落,还有古驿道、古石拱桥、古凉亭、古戏台、古炮楼(碉楼)、古祠堂、古城墙、古护村河(渠)、古塔、古碑刻、古岩刻、古石坊、古门楼、古寺、古观、古庙、古阁以及年代久远的水碾房、水磨房、榨油房、渡口等。
在中国,由于战乱、受现代化文明影响等诸多原因,能较为完整留下来的古村落(古镇),古建筑极为稀少。这些在外地得到了保护、利用的古村落、古建筑,作为旅游资源的重头戏,都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在江永,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不是一座,而是数百座;能够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古建筑,不仅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品种丰富,数量众多的古建筑体系。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资源中都是一个奇迹。这也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
追溯历史,数千年前江永的老百姓就根据环境条件、资源分布以及姓氏、宗族关系等,将若干单独的民居建在一起,形成便于管理、可自我保护的自然村落。这些村落基本上是依山傍水而建。山水相伴,使这些村落多少年来一直充满勃勃生机,孕育着生生不息的灵气。今天在这些村落中,依然可以见到保持着历史原貌的民居、街道、水系。一些较大的民居还设有天井,民居的木制构件和石制饰件上的雕刻,有的至今还栩栩如生,令人叫绝……。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和长沙市数千名知识青年曾到江永县插队落户。这批知青分布在江永县的每一个角落,因此他们熟悉江永的山山水水,是江永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的见证人。在离开江永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我曾有机会参观过国内外的一些古建筑。相比之下,我认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江永古建筑群,以其种类、质量、规模的优势,绝对可以称之为当今世界的一绝!
为什么江永如此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至今没有能够像“张家界”“凤凰”“周庄”等知名旅游品牌那样受到人们关注和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过去对江永旅游资源的宣传,往往只对单个景点或事物进行了有限的报道,同时又忽视了罕见的古村落群、古建筑体系,加之地方财力有限,交通不便捷等。这就象一块价值连城的珍宝,尚未被人认识或完全认识一样。这些年我每遇到熟悉的江永县或永州市的领导时,都会不厌其烦地向他们提出尽快将江永的奇观、奇景加以保护并整体推向社会的建议,期盼打造“江永”旅游知名品牌。然而收效甚微,对此,我焦虑万分。
时间不等人,古建筑的消失不等人。每次到江永,当我发现戏台、凉亭、石拱桥等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被拆掉时;当我看到古村落中又建起了一栋栋现代化的民居时,真是十分无奈,心中一阵阵的揪痛。
目前江永县的人均收入、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排名仍然靠后。因此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保护、宣传、开发、整合、利用江永丰富而独特地旅游资源,无论是从眼前的利益来考虑,还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审视,无疑都是一项富民强县、富民强省、利国利民的大事。为此建议:
1、尽快组织一批在国内、省内有影响的考古学家、古建筑学家、旅游学家、地理学家及相关领导,在永州市和江永县的全力配合下,对江永的旅游资源进行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全面、仔细地考察和评估。
2、先人留下的江永如此丰富的古建筑是我省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尽快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江永县的古建筑进行全面、科学、切实有效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必要时建议省人大启动立法程序,制定地方性条例来对古建筑的保护加以规范。
3、保护、宣传、开发、利用江永的旅游资源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因此一旦考察、评估结论确定了江永旅游资源的巨大价值后,我省各有关部门应及时跟进,同时鼓励相关的社会力量科学、有序地参与。条件具备时,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