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丹霞地貌名胜区简介
茶陵的丹霞地貌分布面积160多平方公里。在丹霞地貌名胜区,有岩峰、岩柱、岩窟、岩墙、穿崖洞、岩沟等丹崖景观,千姿百态。其中的穿崖洞尤为神奇,穿崖洞多与岩墙伴生,有的似大桥横跨,有的似城门洞开,有的象明镜高悬,有的象一线洞天……,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个谜,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目前茶陵已发现的穿崖洞有6处,其中 溪镇杨柳仙周围4个,严塘与洣江乡界邻处的灵岩山名胜区内1处,下东乡儒土坪村与O舫乡官溪村毗邻处1个。
石梁桥 位于洣江乡石良村,据说是湖南已发现的跨度最大的天然桥。这座天然桥,石梁横空,气势恢宏,俨似人工拱桥。跨度45米、拱穹高约10米、梁厚约15米。公路从拱穹下通过,可并排行驶4辆卡车。石梁桥还有“两奇”:一是拱穹西北侧两旁各有一块半扇形巨石(其中的一块在修公路时毁掉),如果两石拼合,形状和大小则与拱穹相似相近。二是在横跨的“桥梁”上有个形似葫芦、约5平方米的泉池。无论旱涝,泉池不涸不盈,即使在寒冬腊月,水中营草仍然青翠鲜活。其中奥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不管有多费解,聪明的乡民总会道出个子卫寅卯来。据传这本是一堵岩墙。有一天,吕洞宾和铁拐李云游到此,与何仙姑不期而遇。吕洞宾是个风流神仙,见到美貌的何仙姑便穷追不舍,追到这堵岩墙前,何仙姑将沥箕朝岩墙一挥,岩墙顿时洞开一门。这就是石梁桥的来历。吕洞宾追到拱穹下,听到石梁上传来何仙姑的笑声,抬头一看,只见何仙姑叉开双腿站在石梁上,正好在他的头顶上。他又气又恼,顺手抢过铁拐李的酒葫芦,朝石梁上一扔,酒葫芦在石梁上砸了个坑。酒倾注坑中,变成泉池,所以叫“仙人池”。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州曾才汉题写的“仙人池”三字就镌刻泉池旁,至今字迹清晰。字体隽秀飘逸,颇有“仙风道骨”。徐霞客在《楚游日记》中称:“石梁横跨,此中八景(指灵岩八景)当为第一”。
顾母门 又名穿石门,位于浣溪镇顾母、东流两村交界处。连绵的山峦伸进洣水,就在7米水岸纵裂一缝,双百架垒如门,十分险峻。沿岸公路穿“门”而过。所以,穿石门叫做“顾母门”,此地名为“顾母村”。顾母门附近还有蛤蟆岩、龟蛇岩、钟鼓山等丹崖景观。
日月岩 又名照镜岩。位于浣溪镇杨柳村石上组,高顾母门约六七里,离杨柳仙约三里。日月岩耸立在青山翠岭之中,高耸的一堵岩墙半环着幽深的山谷,象饱受战争创伤的古城堡。岩墙下洞开穹门,穹门左上角还有一个小穹洞。远望两穹门,象星星伴月。站在穹门下往西看,半环的岩墙顶与对面的山峦合成一个大圆圈。映在空中,象一轮太阳。又象明镜高悬蓝天;住东望,穹拱映天,象半轮明月初上。有位外地客人见到这一奇特现象,连连称奇,说到了此地才知道什么叫“天圆地方”,什么叫“明镜高悬”。日月岩附近还有独峰花石寨、香烛寨、观音寨和岩柱杯子寨、穿山洞等丹崖景观。
杨柳仙丹霞奇观 位于浣溪镇杨柳村的杨柳仙既奇特,又险峻,“仙气”尤浓。杨柳仙就建在丹崖峭壁的石窟内。远望,高高的崖壁横亘在青山翠岭中,赭红的崖壁横裂三道岩窟,一个岩窟依次排列,石窟口的人工粉墙、门、窗与天然崖壁相映成趣浑然天成。象久历沧桑的高楼,更象摩天抚云的“空中楼阁”。香烟袅袅,钟鼓声声,真是名副其实的“洞天”。
在崖壁第二道石窟中,建有杨柳仙道观, 石窟中横列的5间房子是5个岩窟,除岩窟口是人工砌墙外,层顶、间墙、“走廊”,都是“天造地设”,浑然天成。石窟内一尊尊神象,有道家的“天尊”,有佛家的“菩萨”等,他们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道貌岸然,有的怒目坚眉。站在“走廊”上,习习凉风顿时把浑身吹拂得清清爽爽;远望蓝天、白云、青山、紫陌,心旷神怡。“走廊”下临深渊,往下一看,汗冒心跳。果然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穿山洞 在杨柳村石上组,与日月岩相距里把路,与花石后寨相邻。穿山洞穿过一座。全长足有3里多,人们可以直立从中通过,连通花石后寨。花石寨本叫花石岩,是一座险峻雄奇的丹崖独峰。崖壁纵列道道虎斑花纹,所以名为“花石”岩。元未,战乱不己,当地乡民组织民团,在花石岩立寨据守,抵抗打着各种旗号的乱兵。穿山洞成了民团进退花石寨的秘密甬道。
灵岩石窟 茶陵县城以东二十里的严塘镇沙溪村和米江乡石良村交界的地方,有座灵岩山,方圆10余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走进一个陡峭石崖三面环护如城垣的石坞中,远远望见一个高十多米的石窟,这就是有名的灵岩石窟。灵岩,又名云岩,进深70米、穹高20米、穹门底宽43米。石窟外,石崖三面环护如城垣。穹门朝东,“每月出,岩中明如昼”,所以又叫月到岩。以“灵岩夜月”之称列人茶陵八景。史载:“唐陈光问构而隐处焉”,又载唐代即“依窟建寺”,今牌坊式山门仍矗立穹口,寺舍庇于窟内。主殿设在进深70余米、高10余米、宽15—20米的灵岩石窟。这里,曾陈列石雕和铜、铁铸造的佛象100余尊,宋至清代的摩崖石刻60余帧。今虽残毁,身临其境,仍足令人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