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广交天下知青,同叙百味人生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湖南知青天下知青茶座天下知青茶座 → [原创]知青文学之我见——金秋笔会的发言

您是本帖的第 43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知青文学之我见——金秋笔会的发言
然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029
积分:11300
注册:2007年4月29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然哥

发贴心情
[原创]知青文学之我见——金秋笔会的发言

        我理解的文学,不单是文字功夫,文学的功能已经从纸媒扩展到所有领域。知青经历的几个阶段,是充满理想和激情,然后困惑、迷茫、失落、反复思考(大部分时期是后知青时代)。讲“知青文学”,实际是知青群体的一种文化,是知青生活的客观反映,更是一代人对现实的呐喊与人性的执着追求。

       知青下放牵连几代人,以知青为题材的文章、作品,在8090年代,一度成为社会文化主流。前年,电视剧《血色浪漫》将知青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剧中揉进了黄土地、西北风、青春的浪漫苦涩、知青的过去现在、人生思考等诸多元素。如果这是“知青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那应该是聚合了知青特色之大成。早期的“知青文学”基本由纸媒和口口相传体现,社会与科技进步让“知青文学”有了一席之地,比如知青网。但知青已成过去,与这一代人相关的内容,逐渐会淡化为社会的边缘题材。我想将邓贤《中国知青梦》中的一段话引用:“人的命运可以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也可以飞黄腾达数典忘祖,但是有一件东西他(她)们始终无法逾越,那就是横亘在他们心路历程上那段曲折苦难的历史,或者说由时代打在他们灵魂中那种刻骨铭心的烙印。一个人,当你直面你的同龄人,直面你曾经休戚与共生生死死的那个年代,你就永远无法逃避或者疏忽你对历史也对自身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你尽可以视而不见,但是你绝对不会无动于衷。”文章感人也言之在理, 90年代初写的这篇文章,与我们今天总结知青历史,感觉比邓贤迟了一些年,今天写湖南知青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不能否认,湖知网制作的《情缘》,作为对知青史的补充,运用多种手段,以事实说话,比单纯用文字更有说服力,这方面不落后于人。200812月,胡总代表国家最高层,对过去几十年的所有问题,用“不折腾”做了慨括,是中国有无数要紧的问题更为急迫,就是说对过去不纠缠。但是,还有很多人想说想写,成了违莫如深的话题。你要这么做,也是一种折腾,是一种矛盾。难道不说不写?

       我们还能做什么?写什么?如实记录知青自己的历史,警醒后人,我们做了,或者还不够;另一方面,知青们逐渐迈入老令,还有我们的子孙辈所处的环境,都有很多题材值得写。当前的社会热点,这码事一提就事关时政。早些天,有个当了外婆的知青朋友说:做外婆有天伦之乐,只是在家庭教育上十分困惑,经常左右为难。作为知青的我们,总希望后代人生活得比我们幸福,又往往忽视两点:对后代注重物质需求少了精神需求,被动地跟着应试教育走。其实,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误区,我们过去不单是物质条件苦,精神方面更苦,好在知青吃得苦,也有知青独特的乐观生活方式。把教育自己后代的要求和起点放低,再考虑培养生存技能,这方面也有许许多多东西可写,不能忘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还有医改,与我们戚戚相关。一言以蔽之,个人改变不了社会现状,可以保持一份平常心。知青之间的交流、活动、文章、讨论,都有无尽的题材,让知青相互帮助解惑,也扩大了“知青文学”的取材面。热门话题往往又跟人的切身利益相关,我们只能点到为止,或是绕着写,再远就越雷池。如果有更深刻更有影响力的大作,将是对当前中国社会进入转折点的一大贡献,但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出版部门发表,这叫“选庙”。早几天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女作家赫塔·米勒,又是欧美人得奖,连奥巴马都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你怎么看?我不以为然。也许中国有赫塔·米勒,或是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这样的人,但外国庙不同于中国庙,只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她)们在思想叛逆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过利益和荣辱。但欧美与中国,在价值观上标准完全不同,敏感话题往往关乎国家民族,如果不择时候说,叫不识时务;过去的苦难,是全民性的苦难,说说无妨,毕竟现在自由多了,但写成文字就得负责,立字就为据。去年5.1返乡前后,我构思《背尸记》一文,是个敏感话题,亲身经历的写不好会变成诅咒谩骂,只有再现时情时景和内心的真实感受,才会增加文章的说服力。故事梗慨真实,事情起因是当时的政策造成,在描述中,将“坚决铲除资本主义尾巴!”“农业学大寨!”的标语放入文章,因此,这样处理不至于苍白无力。矛头也不是指向某个特定对象,目的只是反映当时的生存状况,也是将知青与农民对比。经历苦难,了解死亡,对自己有本质的提升,写的东西就会跨越个人狭隘圈子,着眼点会看到更高层面,从而把人的真善美写出来。如果单纯写自己的苦难,发泄自己的心情,就是控诉书,不是文学,或者说不是“知青文学”。

      常言“幸福何其相似,不幸各有不同”。《红楼梦》给我们留下一笔丰厚的财富,写作水平叹为观止,放在篇首的“好了歌”,它的朴素唯物观对写好文章有帮助。这是我的一点体会。说到这里,我想赞美江永蒲哥的《茶铺春秋》,通篇没有自己,但一群栩栩如生的草根人物,嘻笑怒骂,活灵活现,已经超越“知青文学”题材的范畴,对知青写手选择范围有启示,对丰富知青网以及“知青文学”,都是锦上添花。我们知青中间,如果爱好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比如游客宴生,他父亲陈渠珍所著《艽野尘梦》,就是一座文学素材宝库,民族和睦,爱情、亲情,新奇,时间跨度大,朝代多更迭,可以改编成一部不错的电视剧。我之所以两次提电视剧,主要是它的受众面大。说的都是大的,非一人能为。“知青文学”只是文学的独特分支,时间会使它逐渐融合改变。一般认为,文学家不写小说,尤其长篇,就不是文学家,这是固有的看法。现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的时间节奏加快,欣赏要求不同,故而长篇看的人少些(除开专业,或者有影响的长篇)。湖知网的长篇栏目,还有书店架子上的长篇小说,即使广告造势也是叫好不叫座,恰恰短文受人青睐。如今,长篇已经远不如过去时候争相传阅的氛围。是进步还是倒退?应该是人的选择更多更自由了。说这个现象,是我知道有朋友往这方面努力,也许没有丰厚的回报,我依然报以真诚敬意。写东西费力,写好文章难,尤其年轻不再,但有不老的心态和人生阅历做资本,一定会出现更多水平高的作品。

      如果能再年轻一次,我们会做许多不同的事——去读书,去创业,去玩个不知死活。想归想,年轻时的心愿不一定实现,心境也完全不同。总要活到一把年纪,自己才会了解,真正没有遗憾的人生,是在自己的那个年龄做该做的事,超越或落后,都不现实。

     《中庸》说:“君子之道,辟如远行,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我最后只说一句:我们后面还有戏,你愿意做个演员,还是观众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3 21:51:49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思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95
积分:1193
注册:2009年6月22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思树

发贴心情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3 22:34:27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夜深人静
等级:版主
文章:9284
积分:50629
注册:2007年7月24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如果能再年轻一次,我们会做许多不同的事——去读书,去创业,去玩个不知死活。

绝对会!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3 22:37:17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孟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00
积分:16156
注册:2007年1月27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孟晓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夜深人静在2009-10-13 22:37:17的发言:

   如果能再年轻一次,我们会做许多不同的事——去读书,去创业,去玩个不知死活。

绝对会!


    ——如果能再活(爱)一次,我们会少犯那些不应该犯的可笑错误……我们的人生将会是另一个模式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3 23:44:12
公社社员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998
积分:6514
注册:2008年4月22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公社社员

发贴心情
如果能再年轻一次,我们会做许多不同的事——去读书,去创业,去玩个不知死活。想归想,年轻时的心愿不一定实现,心境也完全不同。总要活到一把年纪,自己才会了解,真正没有遗憾的人生,是在自己的那个年龄做该做的事,超越或落后,都不现实。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8 11:52:04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乐闲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老知青
文章:900
积分:6540
注册:2007年2月13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乐闲

发贴心情

然哥,对不起!只到现在才给你回音,主要是我的腹内空空,贫乏让我不知怎样来谈论知青文学,下笔很难。是你和笔会上的良师益友们开启了我的头脑,让我了解了一些知青文学的真谛。其实早就拜读了你的文章,还打印了。现谈点看法,讲得夫浅,但保证是实话。

对你的“知青文学之我见”总的感觉是很实际。你说得对:“讲‘知青文学’,实际是知青群体的一种文化,是知青生活的客观反映,更是一代人对现实的呐喊与人性的执着追求。

如实记录知青自己的历史,警醒后人,我们做了,或者还不够;另一方面……”这另一方面,你例举了许多事例,认为我们大可深入其中写,尽管内容与“知青”无关。这让我想起养花。请别笑我三句话不离花,我认为养花的事也和时代精神紧密关联。由于改革开放后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才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赏花和养花的闲情与闲钱,从而也推动了花卉市场的发展。正象人们不满足于亠般的温饱而寻求胃口刺激令攴饮业空前兴旺发达,花样百出,花卉市场,花木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世界各地的优良品种,人为培殖的矮化、微型新品花卉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奇花异草让人们眼界大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花商们敏感到,仙人球类植物不光净化空气,花开奇丽,它的便于管理也越来越被看好。于是,花市中这类植物多起来了,而且珍奇品种也不断出现。作为花卉爱好者,有心人,我深深感觉到鲜花下面起伏的时代波涛,更别提日日感受到的清心悦目的享受,还有那勾人的期盼和希望。于是,我常把来自于花卉和养花人的感动写下来,希望朋友们能获益:欣赏花仙子的美,取点成功的养花人的经。也许,作为一个过去的知青,现在的退休老人,这是最适合我做的事了。可是,这沾不上知青文学的边。

你说,如果单纯写自己的苦难,发泄自己的心情,就是控诉书,不是文学,或者说不是“知青文学”。蒲哥在笔会上说,真正的知青文学还没到来。枫林兄说,真正有志于知青文学写作的人必须重新调整心态,对素材的积累和题材的选择也须要一段时间的磨合,真正以人为本,写出复杂的人性,写出这一群体令人刻骨铭心的生存状况。我心中的知青文学作家梁晓声说:“但我在《雪城》下部,不但尽力摒除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水份,甚至巳进行着调侃、跺踏和摧毁了。在上部我怀着真情实感塑造的人物,在下部我将他们推翻在地,并且‘踏上了一只脚’。//就我的眼光看,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正从当代人的生活之中逸去。//有人看到了这一点,于是调头而去,想要到别处去寻找。//我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将脸更凑近生活,看一看同时还消失了些什么,又嬗变出了些什么,滋生出了些什么。//这样看,也会从平凡之中,看到另外的种种不平凡甚至惊心动魄的东西来。//您也不妨这么看一看的。//更不妨这么写一写”。

我说,然哥,你们都说得这么样了,我还知道说些什么呢?我只有加入观众的行列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9 16:39:48
然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029
积分:11300
注册:2007年4月29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然哥

发贴心情

“作为花卉爱好者,有心人,我深深感觉到鲜花下面起伏的时代波涛,更别提日日感受到的清心悦目的享受,还有那勾人的期盼和希望。于是,我常把来自于花卉和养花人的感动写下.”

乐闲:每次看你的文章或是跟帖,心里总有种敬佩之情,因为你谦虚、心善、富于同情。谈文学离不开生活,你已经进入里面了,花下的时代潮涌,不是跟我们戚戚相关麽?爱好于人,正是萝卜白菜,各喜各爱,但爱好文学有点苦。有些作品我感到晦涩难懂,让人不知所云,不如直白简单。我喜欢思想有深度有人性的东西。谢谢你!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9 21:07:21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包子馒头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031
积分:6632
注册:2009年6月27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包子馒头

发贴心情
于是,我常把来自于花卉和养花人的感动写下来,希望朋友们能获益:欣赏花仙子的美,取点成功的养花人的经。也许,作为一个过去的知青,现在的退休老人,这是最适合我做的事了。可是,这沾不上知青文学的边。
----------------------------------
    其实,这就是知青文学,因为知青文学不是单一的,不是独立于生活之上的东西,一个知青不仅有过去、有现在、还会有将来,我想只要是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字(包括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那就是知青文学。毕竟知青的忆苦能够持续多少年呢?所以,乐闲能将自己的养花经写下来,就是在写一个知青现在的人生路,怎么可能不是知青文学呢?
    问好乐闲,祝你永远有如花的心境!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9 22:47:16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雨后斜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击球手
等级:版主
文章:3888
积分:89711
注册:2005年12月30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雨后斜阳

发贴心情

   这也是一直憋着没说的话,不是泼冷水,现阶段很难出现知青经典大作。为什么呢?但凡经典巨作,总是要贯穿一种经历、一个事件的始终,并全方位地、鲜活地、有深度地、极富感染力地表现出来。知青的命运从开始到现在都牵动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都留在那个年代,一是那里曾流浪过我们的青春,印象深刻,二是写过去的事忌讳少些,这些充其量只能算是知青经历的一个时段。而要真正地,完整地写知青,回城后的经历,包括艰难打拼、娶妻生子等等,这些才是知青生活的主线,这里面历时最长,同样有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有着更深层次的东西可挖掘,这就是然哥说的后知青时代。为什么好多知青作品写这个时段就“触了礁”,缺乏深度和力度,缺乏历史的厚重感,或许不是写不出,而是写不得的苦,因为只要一深入,就必然会牵涉到最敏感的时政问题。所以我才说,趁着还冒痴呆,给自己一个使命感,从各个角度真实地、鲜活地记录下这段历史是当务之急。

   年纪来哒,现在眼还不太花,脑壳还不太昏,看些精悍的、醒脑的文字解谗。





斜阳的余辉堪与早霞媲美,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若能留下一点余辉在人间,此生足矣! http://blog.sina.com.cn/shengandy98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20 11:52:37

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


 9   9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