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知青文学意义和价值的浅识
*
落霞孤鹜
*
标题很大,笔力很浅,但我还是想谈一谈这个话题。
知青文学,伴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发轫和兴起,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开始星火燎原生生不息,然而,其间却也累累遭到非议和质疑。我曾读过一本重庆某出版社出版的书:两代人的心灵对白,封底以非常醒目的导语提示——萨特说过:身处一个黑暗的时代,不对黑暗说不,就是黑暗的同谋。导语甚至接着提示——知青在文革中充当了帮凶和同谋的角色,不仅如此,该书还厉言戟指知青:请不要拍卖苦难!
“黑暗”与“苦难”的成因,对于我们草根百姓,我们无力去深研和剖析,但我们曲曲折折真真切切走过的路,我们在“黑暗”中的茫然迷失和摸索,我们在“苦难”中的心灵焦灼和企盼,我们在拨云见日后的觉醒反思和奋发,那是有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作证的啊!
艾青说得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雪莱说得好:倾诉最哀伤的思绪才是我们最甜蜜的歌。
网友天要下雨的一声“戈儿,为父平反了!”像重锤一样敲击在大家的心上,虽然当年这份电报的敲击声在历史的震波中余音早散,但它给人带来的心灵撼恸,是岁月之手都很难抚平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肯定轻松比沉重好,快乐比痛苦好,欢笑比泪水好。人总想摆脱重荷包袱、轻装前行,但人的思维和情感又不可能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抽刀割裂,于是,常常是快乐与痛苦交替着,如影相随。在你享受着阳光和欢乐的时候,脑海中也许就会蓦然闪现出哪一幅风雨如磐的画面,会发出雷电般的轰响撞击你的心灵……这种苦难记忆、这种悲悯情怀,你能说它是不健康的吗?平民草根虽无济世之力,可从社会底层一路走来,如果人们已经麻木了苦难记忆和怜世之心,那才是真正可悲的。
我个人认为,我们所经历过的,不管将它看成是历史的灾难也好、人生的磨难也好抑或是将它看成精神的磨砺也罢,能将各自的故事和生存体验用平常心写出来,就是一种公民责任心的驱使、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拳拳爱国之心。史学有四个字——无徵不立,“徵”就是历史文献,没有文献纪录,人类所发生过的一切便会被“史笔”忽略,便会随时间推移而了无痕迹。
对历史的有意涂抹或遗忘,应该是我们这代人不愿意看到的。
所幸,我们有了湖南知青网这个平台,所幸,我们湖南知青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知青朋友开阔视野、与时俱进,利用网络快捷发布和迅速传播的优势,用真实的笔触和良知的尺度,创作和发表了大量反映时代特征的亲历和所见,给后人、给历史留下了真实鲜活和可供考证的史料。
前些年我在创作知青歌曲的时候也有朋友劝说我:世间有这么多好题材可写,怎么就钻进这么一个狭窄的圈子出不来?我心里在答:人生如歌,知青的歌更是一部五味杂陈的歌,它总是奔涌在我的心中经久回旋,趁着潮水未息激情未消,我自己心中的歌我不歌之咏之,更待何时何人?
也有人说知青们老是絮絮叨叨说自己怎么受苦了,怎么受到不公正待遇了,说知青有着严重的自恋情结……其实这是一种有失公允的指责:通过知青的笔来揭示农村的蒙昧落后,通过知青的笔来反映农民的生存状态,通过知青的笔来讲述农民的艰辛苦楚,从世俗的人群发现人性的闪光点、讴歌人性的真善美,这样的文章出自知青之笔的实在也很多,就是在我们湖南知青网都是不胜枚举的……虽然我们的笔力难以达到一种深度透视,但凭着曾置身底层的体察,这种积累和这种情结同样是激发知青们想要写一写他们——那些曾风雨与共在田间地头的乡亲。以广生宴生祥生为代表人物擅写草根百姓的网络写手们厚积薄发,让那些从未出过山坳的老乡们的鲜活形象,在网络读者的心中熠熠闪光。记得我曾在给雄鸡报晓“汔湖打柴”文的回贴中有过这么一段感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段岁月虽然蹉跎了这些学生青年的青春,不意却让许许多多从来缺少话语权的苍生百姓,出现在了历史的人物长廊中……
还有人说,“知青情结”是人到暮年的一种喋喋不休、自我悲悯。我说:知青是芸芸众生,是三千一百万的芸芸众生!是亲历和洞悉了底层社会劳苦大众生存状态的芸芸众生!“知青”不是孤立于社会的,我们的笔下更是包含我们一路走来的农村、工矿的农友乡亲、工人兄弟——包括对这些缺少话语权的普通大众的题材,应该说是一个无比宽广的、及其厚重的题材!倡导道义、良知、忧患意识、悲悯之心——握过锄把、开过机床、执过教鞭的这些知青们的手又拿起了笔、敲起了键盘,记录自己的亲历故事,笔耕不辍参与历史。网络媒体的日渐强势,让边缘化的知青文学草根故事无需入室登堂也能走近读者流传于世。
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一件事物有着这样那样的质疑是不足为怪的,但正如广生还带着油墨香味的《点亮你心中的灯》告诉我们的,我们只有让自己心中这盏灯永远明亮,才会心无旁骛坦荡磊落的做成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
我在想,我们的很多网友也许从前并没真正从事过文学创作,但看看现在层出不穷的文章,哪篇不是饱蘸着知青兄弟姐妹的真情实感?哪篇不是接近文学意义上的有着生命力的好作品?
感谢在湖南知青网上不断涌现的扛鼎写手和你们的佳作连连,将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知青故事和百姓故事,用本色表达和文学形式展现出来,真实地再现那段历史,你们付出的心血是有价值的!
借此,也向湖南知青中素以思行并重、知行合一著称的江永知青致敬!是你们最早将湖南知青的故事引入历史视线和纳入大众视野,最早孕育了湖南知青草根文学的种子!
种子和土地的价值,是互为依存共同提升的,愿我们共同珍惜这片土地,让它能结出累累硕果!
最后我想说,我们拥有这样一个交流情感、充实自我、砥砺思想、发出诤言的平台,这应该就是我们湖南知青网的价值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