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婶
---蹉跎岁月回忆录(十二)
在《老队长》一帖中,我向大家介绍过:我们生产队只有一户富农,没有地主,大多是贫下中农……本帖的“五婶”正是这家富农的二儿媳。
五婶的老家在湘西山区,家庭成份是贫农,由于山区缺粮食,家里人口多,生活相当贫困。经媒人介绍,16岁的她便远嫁到我们生产队来了。她在家时叫“五妹”,26岁的少妇便成为4个女儿的母亲,因此我们这些小辈们则称她“五婶”,大人们仍叫她“五妹”。由于丈夫家庭成份不好,找对象困难,她夫家和媒人有意隐瞒了家庭成份。婚后不久,她才知道夫家是富农成份,但木已成舟只好认命。好在比她大12岁的丈夫很疼爱这个小媳妇,夫妻感情还算恩爱,一连生了4个女儿,还想生个传宗接代的小儿子,因此全家人的生活相当困苦。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听干妈说,由于五婶年轻貌美,又是外乡人,娘家隔得太远没有人出面说话,夫家在生产队也没有地位,两个有家室的贫农兄弟便打起了饿头主意。平时,他们经常对着五婶嬉皮笑脸,进行言语挑逗,甚至动手动脚,还趁她丈夫外出之机,半夜三更去敲门,图谋不轨。但一一遭到五婶的拒绝,并告诉了其夫。为此,丈夫多次与那两兄弟发生口角、争斗,但每次均处于下风。而且,那两兄弟还利用派工、干活、记工分等,对他们家进行故意刁难、打击报复。幸好老队长为人正直,有些过分之事及时予以制止,才未酿成大祸。
由于农村缺医少药,五婶的丈夫患有胃病(也可能是胃癌),不能吃饭,只能嚼炒熟的蚕豆米充饥。因此,他的衣裤口袋里长期装着蚕豆米,边干农活边一粒一粒地往嘴里塞。为了养家糊口,他每天不得不忍着病痛,干着繁重的农活,精神上还要承受不应有的羞辱。在我招工走后不久,他终于挺不住沉重的生活、病痛和精神压力而撒手离逝,留下五婶她们孤儿寡母,甚是可怜。
后来,还是老队长和干妈等人出面做工作撮合,让五婶改嫁给丈夫的哥哥---也就是那个曾被民兵排长小黑欺凌的、在“文革”期间被遣送回老家的、50年代的老大学生。这位先生虽然饱读诗书,一直单身,也疼爱这个苦命的女人,帮她继续养育幼小的女儿们,却没有能力很好地保护她。终于,让那两兄弟得逞了,而且怀上了孩子。悲愤交加之际,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里,可怜的五婶不知道、也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而是含恨服农药自尽、追随她丈夫而去了。
哎,五婶---现代版的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