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尽酷暑秋正凉 金秋笔会好宜时
由永明马灯、李姐,丘山傍渡、蒲哥、火土重生,枫林过客,周全几位江永老知青、江永栏目版主组织的“湖湘知青2009金秋笔会”在湖知网全体朋友的关注下,成功落下帷幕,这是永明马灯出的好点子,得益于李姐,蒲哥,枫林过客,周全及我们版主们同心同德,全力以赴的努力,还有湖知网牛主等超级版主的大力支持,所有参加笔会知青的热火捧场,才有的如此圆满。
记得那时永明马灯出了这个点子,大家都说好,只是,谁也没有底岸,我心里想的笔会,就是二三十个好友,泡几杯清茶,聊一点文学话题,谈一点心得,再吃一餐便饭,记得当时也讲不要发公告,一是我们自己也没有底要开得怎样,而是大家来了,又不是自娱自乐的唱歌跳舞,人家期望很高我们也不好交待,后来,从马灯,李姐筹备中渐渐感到来势不由人,可能会爆棚,只是再爆棚,我万万没有想到有今天一百余人,内容之丰富,人才之齐备,大家热情之高,这场面真的不敢想象。今天可谓群贤毕至,璀璨生辉了。
对这个笔会,我其实我没有发贺电,我心里想的,我们知青网,既不是一届政府,在一个地方板块也不存在谁领导谁,我知道大家在辛苦的操劳,大家比我能干,思考也全面,不用我来指东划西。所以,我连给其他的版主都没有发过一篇关于这次笔会的短信,更没有想到作古正经发个贺电什么的,大家都为这事在忙,你没做事情,捏然的发个贺电,真是有点得了轻巧还卖乖,只是马灯客气,和我有几次交流,真不知道他把我们哪次联系做贺电发了。还有一点,我知道李姐的能耐,还有我们江永人才济济,除了我们版主个个身手不凡以外,我们有事情,江永知青一定还会一呼百应,还会有人来,果然,后来有蒲哥,周全,枫林过客等全来了。这次成功也就不奇怪了。
知青网造就了一大批写手(我尽量不拔高吧),组织这样一次交流的确太有意义,这些年来,我们行走论坛之中,皆因共同的经历,相似的命运,总有一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网上交流,从未谋面却神交久久的大有人在,能做以文会友就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缘份。这里有知名作家,书法家,有年纪不轻却能难可贵的后起之秀,有文学爱好者,崇拜者。这些朋友们相聚畅所欲言,那的确是难得的机会。从报道来看,有些朋友的心得体会感人肺腑,我总想,那些发言的朋友,能不能将发言作为文字留下来,也给我们这些没有参加笔会的一个教益。我觉得我们江永版是十分欢迎的,只要大家愿意发。相聚圆满随意,收获自在心里,这次聚会如果真使每一个人感到充满快乐与温馨那真是超过我们预期。相信湖知网文字园地由此更加发达,。
这此笔会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开创了湖知网知青活动的新思路,开创了湖南知青网地方栏目活动的新局面,从大家的的赞誉之词来说,这次活动也算是别具一格。知青们老有所学的新尝试,充分展示了我们老知青的永远进取的精神风貌。套用一句现在时髦的话说,这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我们老知青的新生活,不亦悦乎。
从报道中我知道:
这次特别谢谢挥毫泼墨的知青书法家、画家。特别谢谢陈广生为笔会送来还带着油墨清香的新书,还亲自签名送书,把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给笔会增光添色功不可没。我的内心真的被这样的好朋友,好知青深深感动着。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还有,几位书法家都是年逾花甲的老知青,连续挥毫很辛苦,齐石坚冷汗淋漓不得不停止;南哥居然以服药来坚持实让人感动;更让人感动的还有枫林过客朋友,他刚开笔就接到他媳妇电话:夫人被柜门倒下伤及头部,在医院缝针。。。。。。。一边是夫人安危悬心,一边是排队等候他赐字的知青朋友,他硬忍痛坚持,他只想知青朋友的等待不能舍弃,当我知道情况致电问候时,他还说很抱歉字没有写好,以后有机会定再给朋友们写。
谢谢!谢谢所有参与笔会的知青朋友,感谢为今天笔会的圆满成功所作的无私奉献的知青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