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作品的主题
一、关于主题
上篇谈了“知青文学的生命力”,中篇谈了“知青作家的使命”。下篇来谈谈“知青作品的主题”,相对于前面两篇的概念化内容,主题似乎具体一点。
主题也叫“主题思想”,它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主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广义指题材概念,是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方面,如改革主题、战争主题等。
主题有不同的称谓:一般在记事、抒情类文章和作品中称作主题;而在论述类文章中称作中心思想(也称作主旨)。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多个主题(或在一个母题下包含多个子题)。
显然,我所讲的主题并非指平常学生“命题作文”中的那种“中心思想”小题旨;而是指文学创作中的具有概括意义的大题旨,即具有社会特征的时代主旋律。
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有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作者在创作时即已在心中有了底,也就是说,作家的头脑里已经孕育了主题,并且用它来指导作品的完成。但我们在这里不提倡那种所谓“主题先行”的做法,那样是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来的,这在解放后的许多概念化的文学作品里可以看出来,尤其是在“四人帮”时期“样板作品”里的“高大全”等人物形象上可以看出来(如《金光大道》里就有),当年也有人把它说成是“遵命文学”、“歌德派”。
另外一种主题的表现方法就是:作家在作品里让人物的形象化去说明主题的思想性,甚至于作家在创作时,对自己所要写的作品主题都还没有一个“数”,他就凭借自己的一腔激情和兴趣写下去(有评论家说这才是一个作家真正的才华),有时候,往往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还成功得多,所以又有“潜在主题”之说。曹禺就说“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一定有什么预先规定的主题”,因为真正伟大的作品从来不给主题下结论,而是留给后人去讨论——即恩格斯提过的“让作品本身去说话,让历史来证明”。况且有时候有些作品,大家谈起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一千个作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
请看福楼拜给乔治桑回信中的一句话:“说到我对于艺术的理想,我认为就是不该暴露自己,艺术家不应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他这句话就是说,作家不应该将自己的观点在作品里赤裸裸地表白出来,而应该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来。这句话对我们怎样去表达自己作品的主题不无启迪。
二、关于知青作品
知青作品是随着知青的出现产生的,应该说,自文革前下放知青起知青文学就已经萌芽了,只不过那时候未成气候,只流行一些手抄本而已。例如文革前下放的江永知青,他们中有几个刚到乡下就办了一期刊物(后被迫停办)。知青作品的真正涌现则是文革后大下放出现的,例如任毅作的《南京知青之歌》,70年代在各地流传得非常广,歌词很有文学性,曲调非常伤感,真实地表现了当年下放在全国各地知青的普遍心理和生存状况,其它如《异乡寒夜曲》等一些知青歌词作品也是如此。这些知青口头文学至今仍在温暖着我们沧凉的胸膛,甚至于我们一唱一吟就会忍不住落泪。
知青作品的增多是从1979年起步的,且与文革中的知青作品有了明显分野。这些返城后涌现出的知青作品汇入了“伤痕文学”的浪潮,已涉及到上山下乡阴暗面及知青的悲惨遭遇。这时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安徽女知青竹林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上海知青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1982年出版)等作品。80年代初期、中期是知青文学的高峰,形成了“知青作家群”,出现了一大批怀旧的知青作品。这些作品可分三类。第一类写知青与农民(牧)民等的情谊,代表作有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陈村的《我曾经在这里生活》等。第二类是表现知青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代表作有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张承志的作品《金牧场》等兼有以上两类的内容。第三类写知青回城后不尽如意而怀念乡村或兵团生活,如陆星儿的《达紫香悄悄的开了》,孔捷生的《南方的岸》等。80年代中期、后期出现了一批用批判眼光反思上山下乡运动及知青历史的作品。比如阿城的《树王》,张抗抗的《隐形伴侣》以及李晓等人的系列短篇。
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在80年代初先由广播播出;而后拍了电影,轰动一时。90年代梁晓声全景式地反映我们这代人的长篇《年轮》……知青作品更是一哄而起。进入20世纪来,随着商品化经济带来的冲击,以青春吸引读者眼球为快的“80后文学新锐”异军突起,纯文学完全“招架”不住。那些以传统手法写作的作家和诗人,有的竟推着单车沿街销售自己废寝忘食、自费出版的书籍;有的则干脆丢弃作家良知,沦为金钱的俘虏,被雇佣为“写手,为广告商“捉刀”……其情状何其哀也!属于严肃文学范畴内的知青作品自然不能幸免,况且作为其读者之一的广大知青大都在“下岗大潮”中卷起行李回家了。
知青作品中有不少是散文体的“纪实文学”(如邓贤的《中国知青梦》等),但我这里谈的知青作品主要是指以小说为主的知青作品。为什么要以小说为主呢?因为在文学的四种体裁(散文、诗歌、戏剧、小说)中,唯有小说的影响和作用最大,戏剧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但许多戏剧也是在小说的基础上改编的。因为“只有虚构的小说才能将蕴涵着深刻社会主题的大作呈现在世人面前;只有虚构的小说才能塑造出打动读者心灵的不朽艺术形象。”
可以看出:知青作品是一部底蕴厚实而内涵沉重的多卷体:它的厚实是以知青这代人四十年沧桑岁月沉淀的酸甜苦辣人生累积起来的;它的沉重是以三千万豆蔻年华莘莘学子的失血青春作代价凝聚熔铸而成的。
三、关于知青作品的主题
主题和知青作品两个概念都已经说完,现在说本文的正题——“知青作品的主题”。我认为:既然“知青已经成为苦难的代名词”,那么,知青作品的主题就应该是以描写知青的苦难为主(这里顺便扯一句“知青情结”,这个话题是由90年代后一些成功人士提出“青春无悔”一说后所引起的。“情结”虽然与知青创作素材有关联,但与作品蕴涵的主题概念有别,此处就不再多说下去)。
何以非要强调“苦难”呢?我以为:人生虽然是一部悲欢交织的五味曲,但我们知青的这一辈受的磨难硬要比别人多。何以为证?就拿我在茶座发的《青春苦旅》来说:我是今年1月25日发帖,在3月7日还有人回帖。40多天里共有30多人(次)跟帖,点击率达到1500次以上。我认为无非是其中那个“苦”字使人刻骨铭心也!“我们青春的小鸟飞走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我们青春的花瓣凋零再也不能重开了/ 我们青春的芳梦破碎再也不能重圆了/我们青春的灵魂丢失再也找不回来了”——这段话之所以被网友反复引用,是因为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啊!如果说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那么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就是青春啊!所以我一直认为:苦难是知青作品的主题;而青春的苦难乃是知青作品主题的灵魂啊!
只要回望我们逝去的青春岁月就会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青春是什么?是豆蔻年华的遥远流放,还是红颜花季的无期漂泊?是寒夜浸在冷枕上的热泪,还是炎夏异乡惊梦中的哆嗦?我们的青春是人格尊严的完全丧失,是理想信念的彻底剥夺。我们的青春是一片四海为家的流云,是一条呜咽的干涸之河啊!苦难原本就是文学的母亲,正是苦难这片文学的沃野诞生了古希腊的悲剧美,催生了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繁荣。所以歌德说:“既然痛苦是幸福的泉源,那么又何必因痛苦而伤心呢!”而悲剧这个文学的宠儿,它正是踏着苦难的呻吟才爬上艺术宝座顶峰的。鲁迅则从本质上点出:喜剧将人生观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试问: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被毁灭难道不值得作为知青作品的主题来探讨吗?
确认苦难作为知青作品的主题后,我们再回到知青小说的创作上来。在当年以《蹉跎岁月》为代表的知青小说问世后,其后出现了一部又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但并没有一部超过叶辛这部的影响。就像路遥的成名作《人生》一样,他其后的《平凡的世界》虽然获文学大奖,却也没有他成名作那样被人传颂。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回到我中篇讲到的“生活是属于作家个人的”话题上。我的意思是说,除了写作技巧的基本条件外,生活积累是创作长篇的必要本钱,没有这个前提是无法动笔的。有不少例子也说明:有些作家一旦将自己的生活素材写完就再也写不出比先前更出色的作品来了。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生活这位默默无言的良师益友。
还不能忘记的一点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作为文学作品最主要形式的小说是不能避开这个问题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一个长期被行内人士反复争论的课题。在“政治高于一切”的阶级斗争年代,文学自然只能默默无闻地“寄人篱下”;在横扫封、资、修的“红色呐喊”时代,文学更是被政治批斗吓到角落弯,“屈蹲”在地;即使是“回归”年代后的文学创作,也还存在政治与艺术争议不休的纠缠。在此我想抛开文学与政治孰先孰后的问题,只表明我的一个基本看法:即文学是无法离开政治的。文学作为意识形态里最活跃的艺术形式,它是上层建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离不开政治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文学离不开政治是由于文学离不开现实所决定的。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它是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虽然文学的主要笔触应该针对社会下层的广大劳苦大众,但位居其上的统治阶级定出的一切方针政策和措施及对下层经济基础具有导向作用的一切行动都是文学描写的素材之一(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文学形式”)。
第二,文学离不开政治是由于文学描写的对象本就应该包括社会形态的一切方面所决定的,既然政治属于社会形态的范畴之一,那么,作为反映社会生活主要艺术形式之一的文学作品,当然责无旁贷地应该去描写政治生活了。
现实是文学创作的艺术土壤和生命源头,离开了现实,文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政治水分和下层社会底部的经济土壤都是文学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有人说:文学艺术和政治范畴之间是具有相对性的,它们之间不应该具有从属性,即不应该要求文学从属于政治。文学若从属于政治,作家受到束缚,就写不出好作品来。我不想再争论下去,因为再说就分题收不拢了……
最后归结到主题:当今的时代主题无疑是“祖国高于一切”。在这个母题下有各种各样的子题,知青作品的主题必须是一个能反映母题的子题。那么,知青这部《苦难的历程》的主题是什么呢?怎样用艺术的手法去表现这个思想深邃的题旨呢——这个艰巨的任务当然交给我们知青作家们冥思苦想去挖掘啦!
我希望:走进这部苦难的长卷,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少年求学无忧时光的绿色扉页;可以惶恐惧地读到我们青春黎明中的那些红色冲锋章节;可以欣慰地浏览到我们当中那些骄子的精彩画面,但绝不能少的是:回城后在生存夹缝挣扎中被淘汰下岗的面色蜡黄的广大知青兄弟姐妹的身影……
——2009-10-31日晚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