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长沙县知青由成千上万文革前知青、老三届知青、转点知青、七十年代集体落户的知青等部分组成,是知青构成最为多样化的一个地方。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长沙县知青 → 【原创】老人出游记——前言

您是本帖的第 49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老人出游记——前言
隔山唱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740
积分:5532
注册:2009年6月2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隔山唱歌

发贴心情
【原创】老人出游记——前言

老一辈市井俗语有“少不入广,老不进川”之说。(此语何解我至今不明)我是少已入“广”,(一入就40多年)老又进“川”,全是对着干。这不,国庆前

入川18天,老同学调侃谓之“收脚迹”。(此语我又不知何解)我确是想在不多的有生之年以“只争朝夕”精神在全国主要地方“收”一次“脚迹”。

老人出游自然免不了安全风险。此风险彼风险无非一个字:死。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死所”这篇文章,写的是某大学教授在授课时突然死去,其他教授们则害

怕得不敢去授课了。鲁迅先生说死在家里的教授远比死在讲坛的教授多得多,那麽你不害怕,你还待在家里吗!?模仿鲁迅先生的意思,我想死在家里(包括居住地医

院里)的人远比死在旅游路上的人多得多,待在家里就不害怕吗。如果哪一天在旅游路上突然倒地不治,在我是如何地幸福呀。难道不比在医院挂着瓶子,插着管子,

在家里看着房子,想着孙子,不比这样死去幸福千万倍麽。

当然准备好各种细节也是必要的。第一是自助游,以减慢节奏;第二是晚上只住店不坐车;第三不论是坐车或游览,早上九点后才出门,下午六点前必回窝;

第四是逢大山不爬,逢险境不去,只重过程不重目的。

这恐怕也是老人出游的“经验”吧,带着这些“经验”我毫无畏惧地出发了。

以上算是前言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5 22:50:05
隐士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992
积分:22860
注册:2008年11月7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隐士安

发贴心情
想不到隔山唱歌君是一个懂得生活、会旅游,而且还有一套老到的经验和心得……。谢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6 17:35:30
双江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新手
等级:版主
文章:3368
积分:18883
注册:2009年4月21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双江

发贴心情
早上九点后才出门,下午六点前必回窝;

第四是逢大山不爬,逢险境不去,只重过程不重目的。

这恐怕也是老人出游的“经验”吧,带着这些“经验”我毫无畏惧地出发了。

我们以后也学您的,照您的经验去做!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6 22:23:37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隔山唱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740
积分:5532
注册:2009年6月2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隔山唱歌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双江在2009-10-6 22:23:37的发言:

我们以后也学您的,照您的经验去做!

我这些“经验”适合20年甚至30年以后的你。现在你还如此年轻,还在大学讲坛耕耘,别理这些劳什子“经验”。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6 22:55:51
p align="center">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
隔山唱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740
积分:5532
注册:2009年6月2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隔山唱歌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隐士安在2009-10-6 17:35:30的发言:
想不到隔山唱歌君是一个懂得生活、会旅游,而且还有一套老到的经验和心得……。谢谢!

我也要谢谢几乎每天都看看网上“情况”,给新老网友施以鼓励的“党代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6 23:32:52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双江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新手
等级:版主
文章:3368
积分:18883
注册:2009年4月21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双江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隔山唱歌在2009-10-6 22:55:51的发言:
我这些“经验”适合20年甚至30年以后的你。现在你还如此年轻,还在大学讲坛耕耘,别理这些劳什子“经验”。

       更正一下您的说法:不是20、30年,而是这后面要去掉0,还要除以2,才是正确答案。另外,不是在讲坛耕耘,而是在讲坛下面打杂。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7 20:19:24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隔山唱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740
积分:5532
注册:2009年6月2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隔山唱歌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双江在2009-10-7 20:19:24的发言:

       更正一下您的说法:不是20、30年,而是这后面要去掉0,还要除以2,才是正确答案。另外,不是在讲坛耕耘,而是在讲坛下面打杂。

你太谦虚了。我婆婆子在网上看到你的照片说只有40多岁(我不善于“看”别人的年龄),20年30年以后是60多70岁,我的“说法”没有大错。“讲坛”耕耘和讲坛旁讲坛后(如做行政工作)耕耘有什麽本质区别吗。没有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7 20:59:16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双江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新手
等级:版主
文章:3368
积分:18883
注册:2009年4月21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双江

发贴心情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7 21:09:25
灵玉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2057
积分:13501
注册:2008年9月13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玉

发贴心情

我确是想在不多的有生之年以“只争朝夕”精神在全国主要地方“收”一次“脚迹”。

哈哈~~潇洒的你,佩服!佩服!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8 0:01:14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何日君再来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382
积分:9622
注册:2007年12月22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何日君再来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隔山唱歌在2009-10-5 22:50:05的发言:

老一辈市井俗语有“少不入广,老不进川”之说。(此语何解我至今不明)我是少已入“广”,(一入就40多年)老又进“川”,全是对着干。这不,国庆前

入川18天,老同学调侃谓之“收脚迹”。(此语我又不知何解)我确是想在不多的有生之年以“只争朝夕”精神在全国主要地方“收”一次“脚迹”。

  老人出游自然免不了安全风险。此风险彼风险无非一个字:死。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死所”这篇文章,写的是某大学教授在授课时突然死去,其他教授们则害

怕得不敢去授课了。鲁迅先生说死在家里的教授远比死在讲坛的教授多得多,那麽你不害怕,你还待在家里吗!?模仿鲁迅先生的意思,我想死在家里(包括居住地医

院里)的人远比死在旅游路上的人多得多,待在家里就不害怕吗。如果哪一天在旅游路上突然倒地不治,在我是如何地幸福呀。难道不比在医院挂着瓶子,插着管子,

在家里看着房子,想着孙子,不比这样死去幸福千万倍麽。

  当然准备好各种细节也是必要的。第一是自助游,以减慢节奏;第二是晚上只住店不坐车;第三不论是坐车或游览,早上九点后才出门,下午六点前必回窝;

第四是逢大山不爬,逢险境不去,只重过程不重目的。

  这恐怕也是老人出游的“经验”吧,带着这些“经验”我毫无畏惧地出发了。

  以上算是前言吧。

     值得好好学习。谢谢您的实时的总结!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0/10 21:48:12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11   10   1/2页      1   2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