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推荐当老师受挫,使我对前景有些灰心丧气,心想这一辈子可能只有作田了。在泥里又滚了几年,到1974年,在队上“战天斗地”已有五年的我,已不敢再奢望有什么奇迹发生。然而就在这时,好事不经意地找上了门。
三月初一天吃完早饭,扛着锄头准备出工,吴队长面有喜色上门告之:刚接分场电话,让我快去五分校报到。真有点喜出望外。我忙往分场赶去。先找到已在五分校教书的成迈钧,才了解到原来是女老师梁燕被评为扎根农场的知青先进典型,马上要到益阳地区各县场与代表们一道巡回汇报。梁老师老三届的高中生,正教着初中毕业班的数理化课。那时中学的课不是每个老师都能上的,故成老师与我农机校的同学费老师乘机推荐了我。这回分场领导也没有阻拦,只是要求先试教再看。
我见了教导主任刘老师,刘老师也表示了欢迎,说就要下早自习了,第一节就是数学课,你先上课再说吧。我的天,我可一点准备都没有做啊。看来真是要临阵磨枪了。已没有退路,硬着头皮上吧。我知道这一节课对我意味着什么,只能成功啊。这样更感压力大。我虽然在教师家庭、校园环境中长大,但自己初上讲台还是很紧张的,生怕出丑、匡瓢,又是苍促上阵,毫无准备,面对几十双求知的大眼睛,我真的有些辞不达意,语无伦次了。
感谢当年的学生,他们是那么的谆朴、可爱,尊敬老师。他们没有看笑话,没有起哄捣乱,多是理解和鼓励的眼神,这让我蹦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站在讲台上,我急中生智,说同学们知道我刚从田野走进课堂,还没反应过来,让大家见笑了。不如我们都放松放松,先讲个故事听听如何。同学们真是善解人意,纷纷说好。我也就顺势而为,讲起在知青中讲过多遍的故事来。讲故事使我找到了感觉,语言也流畅痛快多了,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我也自信心大增。转入课堂正题后,虽是仓促上阵,但我仍能侃侃而谈,那些被冷落了数年的公式、定律,这时都适时地在我的记忆库中被换醒,由我的嘴巴上、板书中流入到了学生的头脑里……。第一堂就这样有惊无险地结束了。
当我第二次走上讲台时,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讲起课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当然这已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