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读吧】周桂钿: 给《邓稼先》一文提点意见【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读吧】周桂钿: 给《邓稼先》一文提点意见【知青公共频道】
周桂钿
个人简介
周桂钿,1943年1月生,男,汉族,福建省长乐市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客座教授。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现任教授,博士导师,1994年至2000年任哲学系系主任,曾任校学术委员,教代会执行委员等职,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99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现在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客座教授。担任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中国哲学专题、秦汉哲学、秦汉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博士生12名,已经毕业9名,指导硕士生十多名。
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秦汉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十多种,合著几种:《王充哲学思想新探》(1984)《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1988)《董学探微》(1989)(中国传统哲学)(1990,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并被韩国翻译出版。)《虚实之辨》(1994)《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1998,合著,获第七于“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秦汉思想史》(2000年)《中国传统政治哲学》(2001,合著,主编,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成果)。
相关图书
中国古人论天作者:周桂钿著 ISBN:780211595
出版社:中央编译 出版日期:
原价:¥35.0元
普通会员:¥33.25元
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
作者:张立文 周桂钿,李祥俊著 ISBN:70100460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2-01
原价:¥60.0元
普通会员:¥56.1元
给《邓稼先》一文提点意见
《永久的丰碑》这个栏目非常好,我几乎每期必读。第(302)期写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内容也好,只是有一点不满意的是如何写其他的人姓名。与邓稼先关系特殊的人,主要包括两种人:一是与他生活关系密切的亲人,二是与他的事业关系密切的老师与同事。本文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即该写的没写,不该写的却写了。例如文中写他的父亲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说邓稼先“在父亲的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这从三件事可以看出来。一是在抗日期间,他参加抗日聚会,受到追捕,在父亲的安排下,随大姐逃到昆明。二是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与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报效祖国,归心似箭。三是要隐姓埋名,参加研制原子弹工作,他义无反顾地同意了。这些行为体现了他的人格,也是父亲对他培养教育的结果。他随大姐逃到昆明,说起来简单。战乱时代,从北京如何到昆明,姐弟俩经历了千辛万苦,才逃出日寇的魔掌。后来姐弟俩感情特别深。邓稼先生前对大姐说:你退职,以后我养你。哪知邓稼先已经去世二十年,而大他十多岁的大姐现在还健在,九十多岁。邓稼先生前最高月工资才130多元。邓稼先在天有灵的话,他最惦记的是他的大姐!在短文中,没有出现邓稼先的父亲与大姐的名字,似乎可以理解。但是,这篇短文中却出现了许多人的名字,如杨振宁、钱三强、周光召、华罗庚、于敏、李鹏。许多人因为工作关系,不应该埋没别人的贡献,点上名,是应该的,而父亲与大姐,也是有特殊贡献的,为什么不点呢?清华、北大的哲学教授还上不了台面?讲杨振宁是邓最好的朋友,有什么贡献呢?没说。是不是最好的朋友?也值得怀疑。最好的朋友应该志同道合。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后九天就毅然回国,另一人比邓还高两班,则在美国做贡献,直至获得诺贝尔奖,又过了几十年,才回国养老。这两人的价值观如此差异,怎么能是最好的朋友?价值取向如此不同,也没有对邓稼先有过什么特殊贡献,为什么要点他的名字。是因为他获得诺贝尔奖,可以为邓稼先增光?可以让邓稼先“傍”一下名人?前几年评选二十世纪中国十大名人,邓稼先与孙中山、鲁迅、毛泽东、邓小平、王进喜、袁隆平等并列。这是诺贝尔奖够不到的地位!这说明在我们有些人的心目中,将诺贝尔奖看得太高,中国科学家都成了矮子。中华民族就不应该更自信一些吗!?
钿粟何须饰宝珠
随着近几年国人涌起的“国学”热,民众大都喜爱读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东西。而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儒学方面的书,尤为广大读者喜爱,记者也是喜爱者之一。去年与周教授相识,今年初与周教授相约,7月9日上午,记者赶到北京师范大学宿舍拜访周教授。
教授住小红楼7号2层。客厅中的书柜里装满古今的文史书籍,墙上挂着“先师孔子行教像”。
书房在隔壁,因为东西两面的书柜而显得小了。玻璃门的掩映下,能看出整齐摆放的书籍,教授自己的著作单独摆放在一个格子里。玻璃门反射着窗外的绿色植物和窗台上的君子兰,给人以淡雅之感。书柜延伸过去临南窗则是写字桌,桌上的电脑开着,原来教授刚刚申请了一个100讲的中国传统哲学课题。
“回想自己治学所受的影响,除了一般的基础教育之外,还有四项是主要的:一是小学时代下象棋,培养全局观念;二是中学时代学数学,训练严密的推理;三是在大学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形式逻辑,锻炼了理论思维的能力;四是在上研究生时,得到国学的基本功训练。”教授是福建人,口音浓重,与其说是介绍自己,不如说是谈学习方法。
其间,有电话来,原来是出版社约稿,想把教授以前出版的几部著作再版,教授则叮嘱一定要重新修订。周教授满面红光,忙而有序:著书立说,在北师大正带着两个博士生,担任国际儒学院常务副院长还带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等等。记者得知,教授刚刚主持了国际儒学联合会与法学界联合开的一个座谈会,题目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教授送了记者3本近两年的著作《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十五堂哲学课》、《中国儒学讲稿》并欣然题词:“德不孤,和无寡”。记者有感而发,做诗一首献给这位鸿儒:
赞曲当歌世界殊,周公制礼展鸿图。
桂冠应与通儒戴,钿粟何须饰宝珠。
周桂钿 1943年1月生于福建省长乐县。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曾任两届哲学系系主任(1994-2000年),博士生导师,已经培养十几名历史学与哲学两个学科的博士生。兼职有: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儒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应邀到日本任京都大学文学部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秦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中国传统科学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个人著作20余种,合著多种。《中国传统哲学》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在韩国翻译出版。主要著作有《董学探微》、《虚实之辨》、《秦汉思想史》、《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2006年夏天出版《十五堂哲学课》、《秦汉哲学》、《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2008年出版《中国儒学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