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国风雨路
——逃缅国民党残军纪实
江程浩
二十三章(大结局)
去国残军,亚细亚的孤儿
台湾作家吴浊流写过一本书叫《亚细亚的孤儿》,1946年首次出版。吴浊流先生运用纯朴生动的笔法,以小说体裁描述日据时期的台湾一段辛酸的史实,写出作者在日本投降,“祖国”来临之后,思想和精神上的变化。日本友人村上知行曾评论这本书说: “《亚细亚的孤儿》是在日本据台时期,生于台湾、长于斯土的台湾人所描写的纪录性浓厚的创作。世界上没有所谓“台湾人”。普通被称为台湾人的,实在完完全全是中国人。……事实虽如此,可是当时,不但日本人,连中国大陆方面也称他们为‘台湾人’而加以歧视。”
此书通过生动而又辛酸的笔触,写出了一个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感到自己没有祖国母亲时内心的愁苦与悲伤。
书在台湾出版后立即遭禁。就在吴浊流很落魄的时候,一位姓罗的医生向他伸出了援手,在资助他的同时,一次买了他二十几本书堆在自家的书架上。许多年以后,这位罗医生的一个小儿子罗大佑长大也当了医生,他还酷爱音乐。在医院妇产科实习的某一天,一个宫外孕的孩子胎死腹中,可怜的母亲也去世了。他为这对不幸的母子写了一首曲,却一直填不上合适的词,那首曲就那样放在一边。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之中从父亲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亚细亚的孤儿》,书里的文字深深地感动了他的心,于是,那首空寂许久的曲终于有了词,那首终于出世的歌同样叫《亚细亚的孤儿》。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真理?
为了让这首歌能够通过当局审查得以问世,“滚石乐队”在演唱这首歌之前在歌名后加上一个大大的副标题“给中南半岛难民”,果然蒙混过关。那一群逃离祖国,被利用了多次的寄居泰缅边境的国民党残军再一次被人利用。可让人无语的是,这首歌虽然以歌唱寄居在泰缅边境的逃缅国民党残军为名,仍然没逃掉被禁的命运,不仅在台湾被禁,大陆也禁,新加坡也禁。可正是这一次无意的移花接木似的欺骗,使《亚细亚的孤儿》这首歌与那一群寄居异国他乡的国民党残军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1992年,这首歌被作为台湾电影《异域孤军》插曲,名符其实地送给了流落泰缅边境的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