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秋之旅
---------记原回龙圩农场马鹿头工区老知青重返江永
一、印象何裕建(1)
二、上阳峒放歌
三、 那时的山水那时的人
四、回望初恋时分
五、与新一代劳动者对话
六、印象何裕建(2)
2009年秋天,八月十七日至二十日,正是秋老虎在长沙肆虐时分,我们,原江永国营回龙圩农场知青,一行八人,应我们第二故乡的小同乡、现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学院何裕建教授(博导)的盛情邀请,重返阔别四十余年的江永,在湘南山乡的清凉世界里,天蓝水碧,金风送爽,秋色浓艳,我们度过了心潮澎湃的四天,在花甲之年里留下铭刻终生的记忆。
一、印象何裕建(1)
这一次秋之旅的由来,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也是八月的一天,在长沙理工科大学工作的陈迎楷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原来在马鹿头队工作过的几位老知青赴宴作陪。他告诉我们,从马鹿头走向世界的海归博导何教授携家人从江永返京,路过长沙。他的学友,也是从回龙圩农中毕业现在任教长沙理工科大学的另一位姓刘的教授向陈迎楷表示,何裕建教授希望会一会老知青,于是,陈迎楷欣然设宴于侯家塘立交桥旁酒家,邀约我们从星城的四面八方赶来,引出一番美谈、留下一段佳话。
从陈迎楷和他同事的介绍以及互联网搜索得来的资料,我们得知了何教授的基本情况:
何裕建,湖南江永县马鹿头人,瑶族,民盟会员。中国科 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化学 生物学,分子修饰与化学标记和《生命起源与化学进化》课程,早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后获北京大学放射化学硕士学位,美国华盛顿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化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得到了药物化学博士后训练。自1994年旅美学习和工作十年。美国医学杂志Medical Science Monitor的国际审稿委员会委员,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学会会员,美国分子图象学会会员等。于2004年12月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用实验确证了可能与人类衰老密切相关的人类染色体端粒DNA四螺旋结构的天然构象选择方式;提出了"天然地球轨道手性力场"理论统一解释生命起源中的多个经典学术难题(如生物分子手性起源、生物钟起源、JUNK DNA的起源、分子进化的方向性和驱动力等)。因其在人类染色体端粒结构和生命起源研究等领域的杰出表现及学术创新性,荣获2005/2006年度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在互联网上甚至有网友大胆预测,就何裕建教授研究课题的方向,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金。想到在我们曾经下放的小山村崛起了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我们感受到莫名的兴奋和自豪,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会见的期待。
我们提早来到酒家,在记忆的深处搜寻着知青年代对马鹿头流存的点滴,设想着久闻其名的何教授的形象,探究着他的生活道路,感叹着命运的造化,洞悟着在那神奇的土地上诞生的不可复制的传奇,然而,当宴会厅的大门打开,一位架着一副珈玳眼镜、头发微卷、皮肤白皙,有着中国传统学者模样的人走了进来,沉着、坚定的步伐又分明透露着他曾经的山里人的稳重和朴实。在他的身后,是他的父母和两位可爱的女儿,我们所臆想的一切,都嘎然而止了。
一位小男孩从我四十年前的记忆走出,皮肤白皙,头发微卷,他和他的小伙伴呼啸着从我们面前掠过,我们正挑着谷子走向晒谷坪;又或者,我们扛着锄头出工,他和他的小伙伴正背着书包披着从树叶缝隙透过的阳光上学去,一路追逐着。。。。。历史和现实就这样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他当时确实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男孩。
握手。寒暄。将近四十年未曾谋面的人一下子从记忆中找到了对方的印象,顷刻之间便热乎起来。谢周迪和陈迎楷握着何裕建父亲的手,回忆起当年在马鹿头工区盖粮仓的往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当知青们从上山下乡最初的狂热中冷却下来开始谋划生计学一门手上功夫时,不少知青选择了学木工。盖粮仓正是学木工的好课堂,而作为全工区最有名的工匠、搭建粮仓施工的“权威”,何木匠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知青学徒的师傅。谢周迪至今仍对师傅在上大梁的施工工艺中充满民间智慧的一种特别的方法记忆犹新、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场指划着向我们解释。陈迎楷则回忆起当年他学木工小有心得准备凭手艺去闯天下时,师傅临别时赠送给他两个做细木工用的异型刨,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操刨扯锯的手如今已拿起如喙大笔,随性挥洒,在省会书法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那两个异型刨却仍然留在他的身边,当灵感降临他还会拿出两个刨子鼓捣出一两件工艺品,在他内心深处,做木工和书法艺术总有那么一些相通的地方。
曾在马鹿头队担任过保管员的周兰则用江永土话和何裕建的母亲热烈地交谈起来,她们谈得眉飞色舞,不时爆发出格格格的笑声,江永的土话并不是那么好懂,但你可以一知半懂地听出她们在回忆起四十年前那些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互相打探着老知青和老职工如今的下落和生活状况。
继周兰后同样担任过保管员的倪保璐则和何裕建交谈起来。从一见面,何教授就叫出了当年老职工特用的对倪保璐名字的谐音的称呼:“枇杷露(当时常用的一种带甘甜味道的咳嗽药)”一下子拉近了暌违多年的距离。何裕建出生于1963年,从他出世起,先后有两批知青数十人插队来到马鹿头,倪保璐到马鹿头时,何裕建正开始读小学了。倪保璐回忆说:“我当时在队上当保管员,秋收扮禾时节,整天守在晒谷坪负责过秤和翻晒谷粒,有时天边涌来一片乌云,顷刻之间大雨倾盆,我急得直跺脚,后来我想到发动奶崽和小学生们帮忙,何裕建就是这些孩子们中的一个,长得挺清秀的,但做起事来,一点也不落人之后,他们铲的铲、扒的扒,把谷子堆成一堆堆,盖上塑料薄膜,最后一个个累成了小泥人,我又喜欢又心疼,跑到商店买了点糖粒子,慰问和犒赏他们,”她扬起了一根手指:“每人一粒!”何裕建回忆说:“我们那班小男孩最喜欢接触知青,尤其像倪保璐这样美丽的知青大姐姐,就好像天外的仙女降到了我们山村,知青们给我们讲叙山外的世界,送给我们那么多的小画片,使我们知道了长沙有个烈士公园,公园里有座塔;知道了天心阁,还知道了北京,我把倪保璐大姐姐送给我的小画片挂在床头,想像着外面的世界。知青们使我们看到了在山外还有着不同于我们山里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使我们充满了对崭新生活的无限向往。”而后,已届不惑之年的何博导在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时满含深情地说:“我的一生中对我影响很大或者说我要感谢的三位人,第一位就是美丽的知青大姐姐;第二位就是江永县的一位书记,1989年时,是他毅然拍板、批准我从县一中教师的岗位上去报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第三位是我在北京大学的导师、岳父,是他把我引导入科学研究的彼岸,不断开拓着自己的事业,让我一个山里娃与京都的大家闺秀联姻,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如此高的评价让在场的知青们始料未及,一朵羞赧的红云飞上倪保璐的脸颊,连声说过誉过誉,何博导由衷地说:“这的确是我的心里话!”发端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至今毁誉不断、悔与不悔的争论不绝于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上,终要记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服务员将菜肴逐一端上,我们举起酒杯,为这场美丽的邂逅干杯!在杯觥交错中,我们已亲昵地简称他为小何。小何告诉我们,每年暑假,他都要回江永一趟,故乡的点滴变化,都在他的心海中激起涟漪、翻腾起浪花,他只感到故乡变得太慢了。当他听说我们中除两人还是85年回江永去过外,其余的都还没有回去过,当即表示明年邀请大家一齐回江永,江永县和回龙圩管理区的领导他都很熟络,一路上提供食、宿、行的方便,当不成问题。有位知青开玩笑说,“我们小人物劳动你大科学家,不敢当呢!”小何热情地说:“你们把青春、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我的家乡,我尽一点地主之谊,有甚么不可以的呢?” 于是我们遂约定一年后的8月18日成行。
时隔一年,小何趁暑假赶回江永办完了自己该办的事务,风驰电掣,又于8月17日赶到长沙,专程接我们上路。面包车旁,谢周迪紧紧地握住小何的手,赞扬道:“你真是一诺千金啊!”小何仍然用一年前那句话平静作答:“尽地主之谊,不值一提!”而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位科学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