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山真才女,
才高八斗五.
须眉刮目看,
红颜都佩服.
朵姐好,易山只好这么回姐姐,逗姐姐一笑。
一朵两朵三四朵,
歌舞戏曲都包括。
更有诗文信手拈,
栽遍一山还有多。
今人写古文较之古人更难,中文功底不一般,很有灵气。很喜欢这篇“记”,全而实,声情并茂。
易山之山,
藏有奇秀,
含有灵光,
文如其人,
清秀可人。
孤帆远影姐姐,我们是同行中的同行,彼此当然更亲切些。在道吾,我看到着古香古色镶边红旗袍的你,就感到面善得很,冒昧跑过去要和你合影,你满脸洋溢着令人亲近愉快的笑容,原来真是故友,太令人兴奋了。上次在慕霓唱歌,细观姐姐,真是个雅致人,但对我等疯疯癫癫之态一点不显嫌恶,反而很喜欢样的,姐姐真好脾气呢!现在姐姐这样夸我,我更不好意思了,我看了姐姐一些帖子,深感姐姐是内行,还望姐姐指教易山才好。谢谢姐姐!
过华颠之六一,登道吾之青峰。
读易山之骈文,颂晚霞之雍容。
惊图文之精美,闻音调之锵铿。
有如此之才具,展绚烂之不同。
哈!借潇湘子之斯文,揖易山之才俊。
人是光彩照人,文是文采斐然。且诗、文、歌、赋无一不精,(借用红楼语言:妹妹(姐姐)真正是越发出落的好了)
观其文,闻其声,仿佛见一女扮男妆之秀才,峨冠绩履,衣袂飘飘,手持一折扇,指指点点,沿浏阳河畔徐徐踱步,吟哦踏歌而来。
朋之君好!但凡中“红毒”的人都不好对付,曹老先生调教人真是“润物细无声”的,我本想也用了此中话来回了兄(弟),却真还不得手呢。若真的说出了那不得体的“混帐话”,要么是开罪了朋之君落个后悔不迭,要么又生分了咱们知青网友的情分划不来,唉,横竖是重也不行,轻也不行,雅了嫌酸,俗了嫌糙,索性来个“礼多人不怪”,易山这厢有礼,谢了!